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6期

浅谈心理学在护理工作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关注较多,而对易于影响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心理因素常易忽略。本文拟着重以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生理学已经证明,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能引起机体内部的各种变化,如乐观、坚定、开朗、兴奋等积极的心理变化,......

点击显示 收起

    临床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生理、病理变化关注较多,而对易于影响疾病发展和预后的心理因素常易忽略。本文拟着重以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结合临床护理工作,对这个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1  心理因素对疾病的影响

    生理学已经证明,通过第二信号系统的影响,能引起机体内部的各种变化,如乐观、坚定、开朗、兴奋等积极的心理变化,可以促进内分泌、机体代谢、血液循环、消化功能等有益的变化,精神创伤,悲观、失望、过度紧张等常可促使疾病趋向于恶化。对于情理因素与疾病的关系,祖国医学阐述颇多。《黄帝内经》中即明确地指出:喜、怒、忧、思、悲、恐、惊,不仅是人类正常的精神活动,也是造成疾病的心理因素。突出的强调了病态心理可以导致阴阳平衡失调,使气血失去畅和,脏腑、经络偏盛、偏衰而发生疾病。正常生理状态下,情志变化是以人体脏腑机能为基础的,人的“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思、忧、恐”(《素问·天元正纪大论》)。失常的心理活动,也易破坏人体内环境的气化功能的稳定状态,而使疾病发生。“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同时,患者发病后也必然产生心理应激。祖国医学认为“肝气虚则恐,实则怒;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在临床上也看到在一部分患者中,往往容易形成“心理应激—病理改变—心理应激”或“病理改变—心理应激—病理改变”的恶性循环。如果不设法中断其恶性循环,可能对患者造成不良后果。

    2  患者的心理反应

    据笔者多年来在护理过程中的观察,患者常见的心理反应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种。

    2.1  恐惧、忧虑心理  主要表现是害怕疾病给身体带来伤残或死亡;对医护治疗措施恐惧,害怕疼痛或手术意外;或忧虑因之给家属带来的经济或精神负担;以及对医护人员服务的不满等。

    2.2  羞辱心理  对于所患某种可能涉及社会道德的疾病或者由于封建心理影响,存在有怨悔情绪,并有时因此而隐匿病情。

    2.3  怀疑心理  怀疑医护人员治疗措施和技术水平,致使对医疗不能合作,或怀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强迫医生进行不必要的检查和治疗。

    2.4  绝望心理  不堪忍受疾病折磨,认为难以治愈,失去信心,产生自杀欲望或出现放荡不羁,不遵守医院制度的现象。

    2.5  自恃心理  自认为身体素质好,对疾病满不在乎,盲目乐观,甚至否定自己患病。以上病态心理虽非普遍,但均可能对疾病产生恶性影响。心理学认为,一个人心理状态的形成在幼小时期就已经开始,受着家庭、生活、学习、工作、社会诸因素的影响;遗传因素给人的性格、气质心理的影响,也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准确地分析患者的心理状态,必须要做到,密切观察患者的神情变化,注意其行动上的意图;语言的真正涵义,了解患者家庭环境,亲戚感情和工作单位的关系;分析患者平素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综合分析,以期比较全面地掌握其心理反应。

    3  心理护理的初步体会

    护理学是医药卫生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自然科学和社会为基础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作为一名合格的护士,不仅要掌握医学知识,护理技术,而且还要认真学习心理学,贯彻保护性医疗制。笔者曾遇到的2例如下:例1,患者,女,风湿性心脏病,心力衰竭Ⅲ度,住院治疗后,心衰纠正。出院当天清晨,患者精神兴奋,和同室病友嬉戏,大笑之后,突然昏倒死亡。例2,患者,男,60岁,胃癌,住院治疗后病情基本控制,已与患者及其家属约定出院观察。在出院的前一天夜里1∶30,护士查房时发现患者未在病室,经多方查找,在医院后院找到,已自缢身亡。事后据其家属反映,患者家境较困难,老妻半身不遂,生活不能自理,自己又患不治之症,患者曾流露因此引起的绝望心理。这2例的情况,在医疗工作中虽很少见,但足以引以为戒,使笔者认识到在护理工作中,必须注意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引导。几年来笔者体会到心理护理工作,基本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1)护士的服装要保持整洁,待人文明礼貌,举止大方,不卑不亢、态度热情亲切,体贴患者和家属。(2)精神饱满,情绪镇定,充满信心。任何不快和恼怒心情不能带到患者面前。优柔寡断,主观武断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的心理影响。(3)护士的行动应该轻、快、准、稳,护理中要有秩序,切忌慌乱、笨拙、懈怠。(4)护士的语言,应该轻柔、简练、肯定、文雅。语言内容和语气的正确表达,是护理工作的很重要的基本功。(5)医护之间气分融洽,互相尊重,主动合作,对患者的心理是一种很好的影响,任何不合作的表示,都会给患者带来不良刺激。医护人员谈话时禁止喧哗,也不宜窃窃私语,特别应防止在患者面前议论患者及病情,这很容易引起患者的误解和猜想。(6)为了针对性的做好心理指导,随时掌握患者的心理活动,尤其要注意新入院者,危重急症者,或病情变化和准备出院、转科患者的思想变化和心理活动的表现,因为这几种情况,最容易出现心理变化。另外其他患者垂危或出院时也容易产生心理应激。家属探视时语言、行动的影响等,也需要密切观察,随时研究,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引导。(7)患者的态度和行为。疾病的性质和病情的转化,同样会引起医护人员的心理反应。特别要防止出现失望和敌对情绪,需要护理人员时刻注意控制。(8)病房的整齐、清洁、安静、舒适,是对患者心理调节的良好条件。病室内的温度,不宜过冷、过暖,布局要合理、简化。

    (编辑:李建伟)

    作者单位: 271400 山东宁阳,宁阳县妇幼保健院

作者: 王素君,徐敏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