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7期

14例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置入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对14例主动脉夹层Ⅲ型的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及护理进行回顾。术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恢复良好出院,提出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及动脉搏动情况,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反映并处理,是治疗及护理的重要因素。【关键词】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对14例主动脉夹层Ⅲ型的患者行覆膜支架植入术的治疗方法及护理进行回顾。术后患者病情均得到控制,恢复良好出院,提出严密监测血压、心率及动脉搏动情况,发现异常症状及时反映并处理,是治疗及护理的重要因素。

  【关键词】  主动脉夹层;覆膜支架植入术;治疗;护理

  主动脉夹层是一种来势凶猛、死亡率极高的血管疾病,主要是因为主动脉内膜撕裂,血液进入动脉壁内形成血肿[1]引起。临床常用De Bakey分类法将此病分为3型,Ⅰ型:部位起始于升主动脉并越过主动脉弓向远端延伸;Ⅱ型:起始并局限于升主动脉;Ⅲ型:起始于降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开口并向远端延伸。随着现代诊断技术的发展和重视程度的提高,对此病的诊断准确率也越来越高,治疗技术也达到较高的水平。我院对主动脉夹层Ⅲ型患者经术前合理药物治疗控制病情后,采用了覆膜支架置入术方法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现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3年9月至今已进行了14例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均为男性,年龄34~69岁,平均51岁。住院天数22~60天,平均住院时间36天。从入院到手术时间6~46天,平均19天。术前均行超声、CT和MRI检查以确诊。胸主动脉支架8例,腹主动脉支架6例。其中有1例患者在支架置入术前18天先进行了右腋动脉向左腋动脉分流手术。

  2  治疗方法

  2.1  术前治疗

  2.1.1  降压药物  理想地控制心率、血压,以防止夹层进一步撕裂或破裂而危及生命是术前治疗的目的。常用口服药物有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类,钙离子拮抗剂,α、β受体阻滞剂,并应大剂量使用。9例患者全都使用拉贝洛尔、硝普钠控制血压。2例患者还间断使用过乌拉地尔。

  2.1.2  镇静止痛药  (1)主动脉夹层患者往往有明显的疼痛,疼痛刺激患者心率、血压短时间内急剧升高,因此尽早、尽快地使用镇痛药,缓解患者症状为首要目的。常用镇痛剂为:吗啡、强痛定。但多次使用吗啡,要警惕成瘾性。(2)由于疼痛的刺激和活动的受限,患者常常恐惧、焦虑、情绪极不稳定,会加重撕裂。因此给予镇静剂是有必要的。常用药物有:安定、咪唑安定。可间断使用,效果较好。对于极度烦躁的患者也可用冬眠合剂。14例患者中5例间断使用安定、咪唑安定,其中3例还使用了冬眠合剂。对于严重躁狂的患者可肌肉注射氟哌啶醇。

  2.2  手术治疗  手术方法是大血管造影加覆膜支架置入术。此种方法疗效可靠、创伤小,可缩短住院天数,但费用较高。手术方法:在全麻下行覆膜支架置入术,患者平卧,局部消毒,铺无菌巾。由外科在腹股沟下方沿股动脉方向纵行切开,分离股动脉,在直视下行股动脉穿刺,置入6F血管鞘,沿血管鞘进入6F猪尾导管,边进管,边注造影剂,确认导管在真腔内,送导管至弓部,行造影,确认破口部位,沿猪尾造影管送入加硬长导丝并退出猪尾管,沿导丝送入主动脉带膜支架,确认支架到位后,麻醉医生将血压降至80/60mmHg,释放支架,退出输送器。沿导丝再送入造影导管行重复造影,见破口完全封闭后,外科行股动脉及皮下组织皮肤缝合,患者生命体征稳定,检查双下肢血流情况,停用麻醉药,送回CCU,继续观察。

  2.3  术后治疗  手术虽然通过带膜支架封闭了血管内膜的破口,但是夹层造成血管中层的病理生理改变仍然存在,部分患者仍有疼痛,甚至再发撕裂的可能,因此仍应积极控制心率、血压及疼痛。

  3  护理要点

  3.1  病情观察

  3.1.1  血压  积极控制血压是防止夹层进一步撕裂、改善预后的重要环节。因此临床用药治疗以大剂量降压药为主。治疗原则:静脉用药为主、口服用药为辅。血压的监测:血压不稳定及调节药物剂量后要勤测量,15min内必须测量1次并记录。控制SBP在静息时100~120mmHg之间为宜。血压稳定后,每30~60min测量1次,动态观察。在大剂量使用降压药的过程中,也要注意观察出现低血压的症状。有3例患者在未调节降压药物剂量的情况下,血压突然降至60/40mmHg左右,考虑与进食少或疼痛剧烈后出汗较多以及精神紧张、焦虑,致血容量不足有关。在静脉药物暂时停用或减量并给予补液治疗后,血压能升到100/60mmHg。入院当时即应测量四肢血压,以后每天测量一次,并要勤观察。

  3.1.2  心率  控制心率对稳定病情也相当重要。一般要将心率控制在静息时<70次/min,常用药物为β受体阻滞剂,如无禁忌证(支气管哮喘、严重房室传导阻滞等),一般用量较大,14例患者倍他乐克基本上都用到了50mg q8h口服。拉贝洛尔兼有阻断α和β受体的作用,除了能降低血压外,也能较好地控制心率。

  3.1.3  疼痛  夹层引起的疼痛是最早疾病出现的症状,并且是剧烈而且持续的,患者往往不能耐受。疼痛的部位、持续时间可预示疾病发展的过程。因此,对于疼痛的观察是夹层护理观察中一个重要方面。14例患者入院时、住院期间都有明显的疼痛,并且难以忍受。给予吗啡小剂量(3~5mg)、多次静推后能缓解。其中有2例患者还加用了强痛定肌内注射才能缓解症状。

  3.1.4  动脉搏动  每班交接双侧足背、桡、股动脉搏动情况。出现任何异常情况,随时向医生反映。根据血管撕裂的程度不同、累及的部位不同,可出现不同情况的动脉搏动征。例如:累及髂总动脉,可出现双侧股动脉、足背动脉搏动不对称;累及头臂干、左颈总动脉、左锁骨下动脉可出现颈动脉、桡动脉搏动不对称、意识障碍。3例患者入院当日双侧足背、桡、股动脉搏动对称,但在经过一段时间后1例出现了右侧股动脉较左侧弱,2例出现了右侧足背动脉较左侧弱。其他病例中1例双侧桡动脉、右侧股动脉和足背动脉搏动正常,左侧股动脉搏动减弱、左侧足背动脉搏动不清;1例入院时右侧足背、桡、股动脉搏动较左侧弱,但入院第9天后双侧足背动脉搏动正常。术后下肢动脉搏动的观察,特别是术肢动脉搏动的观察相当重要,以免血栓形成。

  3.1.5  体温的监测  术后常规预防感染治疗5~7天,qid测量体温3天,无发热后可改为qd测量。如有发热症状还需联合用药,发热时qid测量体温。待体温正常后,再监测3天,如无异常,3天后可改为qd测量。

  3.2  相关脏器功能的观察

  3.2.1  心脏  夹层撕裂如果累及到主动脉瓣,导致主动脉瓣关闭不全,会出现进行性左心功能不全的表现:呼吸困难、憋气、胸闷等。

  3.2.2  中枢神经系统  当夹层撕裂累及肋间动脉,或支架术后损伤肋间动脉,导致脊髓缺血受损,可有下肢感觉障碍、偏瘫、尿潴留的情况。有1例患者术前出现左下肢麻木感,运动受限。当夹层患者出现嗜睡、意识障碍时,是因为血管撕裂引起大脑的供血不足而引起。有2例患者出现了嗜睡的症状。

  3.2.3  肾脏  观察尿量、尿色、定期检查尿常规、肾功能。如果出现尿量减少、血尿、肾功能异常,提示血管撕裂已经影响了肾动脉。对无尿患者要尽早行透析治疗。

  3.2.4  肝脏  累及到肝动脉,可有肝功能异常。有1例患者谷丙转氨酶为77u/L。

  3.2.5  消化系统  撕裂到肠系膜动脉,可有便血、肠鸣音减弱、肠坏死的症状。1例患者有暗红色稀便的症状,隐血试验(+++)。

  3.3  伤口的护理  手术采用的是动脉切开方法,术后三日开始换药,隔日换药,7天拆线。保证伤口敷料干燥无渗血,注意观察患肢的皮温、皮色、有无肿胀。有助判断血流情况。有1例患者术后伤口有少量渗血,经对症处理后无特殊。

  3.4  呼吸机的护理  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特别是SpO2、神志的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一旦神志清醒,生命体征平稳,SpO2维持在95%以上,应尽早撤机。撤机前要充分的吸痰,拔除插管后给予鼻导管或面罩给氧。在带机过程中,还要保护性约束制动,防止意外事件的发生。有2例患者是带插管回监护室的。

  3.5  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  5例患者在术前或术后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精神症状、烦躁不安,甚至不配合治疗,2例经会诊后诊断为轻度躁狂症。考虑与药物作用[2]、精神压力过大、活动受限有关,因此药物尽早停用或减量是有必要的。同时要加强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心理障碍时,要及时与家属沟通,取得其配合,共同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夹层患者术前应绝对卧床休息[3],可在床上轻微活动,在要改变卧位时应由他人协助。并注意观察患者的血压和主诉有无眩晕、黑朦的症状。因患者长期用药可能会出现直立性低血压。

  3.6  肢体功能的护理  帮助患者做被动肢体运动,鼓励早期下床活动。术后24h就可活动术肢。有1例患者术后出现了患肢失用性萎缩,因此尽早进行肢体功能锻炼是非常重要的。

  3.7  健康宣教  嘱患者低盐饮食,注意休息,避免情绪激动,按医嘱有规则服用降压药物,积极控制血压、心率。术后1~3个月复查CT。

  4  体会

  覆膜支架置入术治疗Ⅲ型夹层是非常有效的对症治疗手段,9例患者术后都恢复良好,病情稳定出院。术后护理要密切监测血压、心率的动态变化,做好心理护理是关键。临床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767.

  2  张洪泉.医用护理药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216.

  3  汪承滋,刘治晏,敖薪,等.实用重症监护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153.

  作者单位: 430022 湖北武汉,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CCU

  (编辑:夏  琳)

作者: 杨沁玲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