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8期

中医情志护理教学方法探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发展。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

点击显示 收起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护理学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变为“以病人为中心”,并进一步向“以人的健康为中心”的新的护理模式发展。中医护理遵循“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护”的原则,重视患者的情志护理,体现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情志护理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良好的护患关系为桥梁,应用科学的护理方法,改善和消除患者不良的情绪状态,从而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在教学工作中,针对中医情志护理的特点,总结运用以下方法,以使学生们能更好地掌握。

    1  深谙理论依据,明确情志与健康关系

    祖国医学很早就重视人的精神活动和思想变化,这些因素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归纳为五志:怒、喜、思、悲、恐。以后人们又把五志衍化为七情:喜、怒、忧、思、悲、恐、惊。七情仅是精神活动的外在表现,并不成为致病因素,但是如果长期过度的精神刺激,则可以引起人体的阴阳失调、气血紊乱,脏腑经络功能失常而发生疾病。《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素问·举痛论篇》曰:“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情志过极能够损伤脏腑的神和气:神伤,则脏腑阴阳气血无所主;气伤,则脏腑阴阳气血失调,从而诱发或加重病情。

    2  结合中医古籍,讲明情志护理原则

    中医最早医护一体,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大医精诚篇》指出:“凡大医治病,必先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见彼苦恼,若己有之。”对待患者应该诚挚体贴,一视同仁,还要做到因人施护,因为患者存在体质差异(《灵枢·通天论》根据人的体质的阴阳禀赋不同,将其分为太阴之人、少阴之人、太阳之人、少阳之人)、性格差异、年龄差异、性别差异。因此,医护人员必须认真了解患者的个性特征,因人而异,有的放矢,对不同的患者采用不同的情志护理方法。

    3  大量引用案例,掌握情志护理方法

    古人很早就应用情志疗法医治疾病,医案上有很多记载。在讲解一定的情志护理方法时,配合相应的案例解释,会加深学生的理解。比如说在讲解暗示疗法时,即医护人员运用语言、情绪、行为、举止等给患者以暗示,从而使患者解除精神负担,增强战胜疾病信心时,可以举例“望梅止渴”。在讲解释疑解惑法,即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疑虑,通过一定的方法,解除患者对事物的误解、疑惑,去掉思想包袱,甚至可以用假解释的方法,可以举例“古人醉饮红虫,吴球医之为其释疑”的医案。在讲解情志制约法,即根据五行生克关系而来的“恐胜喜”、“悲胜怒”、“怒胜思”、“喜胜忧”、“思胜恐”的方法时,可以举例“范进中举”(恐胜喜)、“文挚疗王侯”(怒胜思)等,这样比较容易理解。

    4  联系临床实际,提高实践运用能力

    理论学习最终是为了在实践中得以应用,因此应在学生掌握了理论的同时,尽量多与临床相结合,向临床靠拢,使其学以致用,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时,多设一些情境练习,与临床挂钩,不能只讲书本上的。比如说有的患者对疾病视若无睹,不予重视,应该如何对待?应采用说理开导法:“告之以其败,语之以其善,导之以其所便,开之以其所苦”。有的患者情感受了打击,悲伤忧郁成疾,应以喜胜忧的情志制约法,可以通过让其听相声,为其讲笑话,或鼓励其多进行自己喜欢的运动等方式让其忘记悲伤,摆脱不良情绪的干扰。对于有的患者久病成医,对疾病一知半解却又不完全明白,拒绝与医护合作,应用释疑解惑法为其详细讲解疾病相关情况,消除其疑虑。

    《素问·汤液醪醴论》指出“精神不进,意志不治,故病不可愈”。历代名医一再提倡“善医者,必先医其心,而后医其身”的宗旨。突出了情志护理对疾病的康复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而情志护理的教学方法亦需不断探索,以期能对健康起到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 110032 辽宁沈阳,辽宁中医药大学护理学院

  (编辑:江  宇)

作者: 王丽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