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9期

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组织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1]。根据细胞分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功能型腺瘤,主要有泌乳素(PRL)腺瘤、生长素(GH)腺瘤、促进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等和无功能腺瘤。另外,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可分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垂体大腺瘤(直径1~3cm),垂体巨......

点击显示 收起

   垂体腺瘤是颅内常见肿瘤之一,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组织的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0%~12%[1]。根据细胞分泌功能的特点可分为功能型腺瘤,主要有泌乳素(PRL)腺瘤、生长素(GH)腺瘤、促进上腺皮质激素(ACTH)腺瘤等和无功能腺瘤。另外,根据影像检查结果可分为垂体微腺瘤(直径<1cm),垂体大腺瘤(直径1~3cm),垂体巨腺瘤(直径>3cm)。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但术后亦可产生一些并发症,如尿崩症、出血等。其中尿崩症是最常见的并发症,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尿量的增多,随之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变化,若处理不当可引起水电解质紊乱、心肾功能衰竭而危及生命。我科2004年1月~2006年3月对经鼻蝶窦入路行垂体瘤切除术的患者进行了严密的监测和系统的观察及护理。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18~66岁。GH腺瘤13例,ACTH腺瘤5例,PRL腺瘤4例,无功能腺瘤8例,其中属微腺瘤15例,大腺瘤10例,巨大腺瘤5例。均采用经鼻蝶窦入路垂体瘤切除术,术前检查均未发现伴有糖尿病、尿崩症及急慢性肾脏疾病。

    2  观察及护理

    给予相应的心理护理,坚定患者信心,让患者以积极态度配合治疗护理。观察鼻腔内堵塞纱条的渗血情况,及时更换敷料,面罩持续吸氧,3天后拔除堵塞纱条,还要继续观察有无脑脊液鼻漏等情况。严密观察并记录每小时尿量,每4h测1次尿比重,记录24h液体出入量及尿钠的排出量,如发现每小时尿量>250ml,持续2h及24h尿量>4000ml以上,应早期做出判断及时处理。每日或隔日检测电解质,为治疗提供依据。遵医嘱给抗利尿激素,如垂体后叶素、长效尿崩停等。严密观察用药效果及用药后反应,垂体后叶素有抗利尿和升高血压的作用,故静点时应缓慢输入,最好使用微量泵,逐渐减量以保证用药效果及患者的安全。量出而入,满足患者对水的需求,保持体液及电解质平衡,严格及时按医嘱输液,每小时70~100ml。

    3  体会及讨论

    垂体瘤术后的并发症是护理重点,要求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常规护理,更要了解并发症的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才能早期及时准确判断病情,提高护理质量。

    根据腺瘤种类及切除范围评估尿崩症的可能性,做好护理计划,并在术前做好卫生宣教工作,使患者对特定的知识有一定的认知,以取得患者的积极配合。

    保持水、电解质平衡是护理工作的关键。在观察护理中应强调术后每天定时测水、电解质;仔细观察头痛性质变化与伴发症状,注意与原发颅内病变的头痛症状鉴别;观察尿量的同时注意比重变化。综合分析可早期发现而获得及时治疗,甚至可预防其发生,避免更严重的并发症。

    综上所述,对于经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的患者,应将尿崩症的观察作为重点,要根据腺瘤的类型、大小及手术切除范围评估尿崩症的可能性,制定具体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保持水、电解质平衡,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  吴阶平,裘法祖.黄家驷外科学(下册),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732.

      作者单位: 100071 北京,解放军第307医院外二科

    (编辑:李建伟)

作者: 向嘉蓉,周染云,崔 健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