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2期

护士如何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既要乐于又要善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1引导患者主动交流患者是否愿意与患者交流,取决于护士的态度和同情心,护士如果态度和蔼、语言恰当,就会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才能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对病情的......

点击显示 收起

  语言沟通是指护士与患者的信息传递和交流。作为一名合格的护理人员,既要乐于又要善于与患者进行语言交流,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们的护理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

  1  引导患者主动交流

  患者是否愿意与患者交流,取决于护士的态度和同情心,护士如果态度和蔼、语言恰当,就会取得患者的好感和信任,才能引导患者说出自己对病情的认识、担心和自我心理状态等,这样护士才能有针对性地给予心理护理。切忌对患者热情过度,有时过分的热情反而会收到相反的效果。

  2  与患者进行开放式谈话

  如果患者主动就某种症状进行探讨,护士不要简单地回答“是”或“不是”,而应根据患者的谈话延伸提问,使沟通有效地进行下去,了解患者更多的自觉症状及心理需要,从而做出相应的心理护理。

  3  认真倾听,注意反馈

  与患者进行语言沟通时,护士应注意力集中地倾听对方的谈话内容,并把自己所理解的内容及时反馈给患者,表示自己正在听并且在仔细听,增加患者的信任,使沟通更融洽,给患者提供信息时,语速要适中,所给予的信息不要太复杂、术语不要太多或含糊其辞,因为患者在焦虑恐惧的心理状态下,很容易将护士所给予的信息遗忘,所以应注意患者的反馈,在患者的反馈中调节自己的语速、语言、态度,以利于沟通的顺利进行,达到预期的效果。

  4  避免尴尬的谈话气氛

  有的患者在谈话时故意停顿,中断谈话,以便看清护士的反应,这时护士应鼓励患者进一步讲述,适当插入提问引导患者继续谈话或先提出一些患者感兴趣的话题,在患者有主动性语言沟通欲望时,再引导其回到原来的沟通话题上。适时的提问是打破尴尬谈话气氛的有效方法。

  5  做到以病人为中心

  护士与患者进行沟通时,本来是出于好心,有时却受到患者的责难,这时护士应保持冷静,尽量少说、多听,如果对方实在口不择言,也应借故离开,不要与患者急吵,更不可怒形于色,与患者对峙。待患者平静后,再找机会进行询问或解释。

  良好的语言沟通可以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从而缩短康复周期。事实证明:语言沟通是心理护理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 150076 黑龙江哈尔滨,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编辑:宋  青)

作者: 宁淑梅,栾丽艳,涂仿生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