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3期

嵌甲易发因素与防治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嵌甲系指甲甲板外侧生长过度,陷入甲沟的软组织内而形成[1],长期慢性刺激,引起局部水肿,形成甲沟炎,即嵌甲—甲沟炎,可引起疼痛,继发感染和诱发肉芽组织形成。目前治疗该病已由传统拔甲术转变为多种方法与手段,如拔甲与激光联合治疗、拔甲术后伤口换药方法的改进等等,但无一例外,这些治疗都是有创的,尤其是换......

点击显示 收起

  嵌甲系指甲甲板外侧生长过度,陷入甲沟的软组织内而形成[1],长期慢性刺激,引起局部水肿,形成甲沟炎,即嵌甲—甲沟炎,可引起疼痛,继发感染和诱发肉芽组织形成。该病好发于足部大拇趾,常影响行走,且易反复发作。目前治疗该病已由传统拔甲术转变为多种方法与手段,如拔甲与激光联合治疗、拔甲术后伤口换药方法的改进等等,但无一例外,这些治疗都是有创的,尤其是换药给患者带来很多痛苦。笔者认为,根治嵌甲,还应从另外一个角度来提高认识,那就是生活中如何预防嵌甲的发生,换言之,预防更重要。

  1  易发因素与防护

  首先从嵌甲的易发因素入手。许多嵌甲由生活习惯使然,如趾甲长期受压,穿高跟鞋,或鞋子过窄,以年轻女性多见。所以有这些倾向的人群宜穿宽松软底鞋,防止局部受压或长时间行走。

  经常修甲,尤其趾甲甲板外侧缘。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先天性指甲发育不良[2],更要勤剪勤修。在门诊病例中这类患病人群中多为青少年学生。他们活动量大,有的踢球过度,又由于他们缺乏主动意识,常疏于修理趾甲,易反复感染,一旦发病,对学习影响非常大。所以定期修甲非常重要。但在修甲过程中也要防止剪甲过深。

  拔甲手术虽小,但给生活造成诸多不便。由于嵌甲易在夏季发病,连洗澡都困难。所以如果病人在发病初期,甲床破坏不大,不主张拔甲,能保则保。这就要求医务人员要有高度责任心和娴熟的技术,治疗上以换药为主。

  2  嵌甲的换药方法

  换药要彻底,可分三步进行:(1)消除趾甲局部不良刺激,如系甲缘有刺或有钩长出,则应消毒后先用小剪刀剪除,再用1∶5000高锰酸钾液泡甲10min,用生理盐水冲洗净药液,再用2%碘仿纱布覆盖,避免局部受压,连换2天后改隔天换药1次,1周可痊愈。(2)如甲沟局部仅有红肿、压痛,无波动感,可于消毒后,用依比膏外敷局部,连敷2天,再做处置。(3)如已形成脓肿,但仅限于甲沟侧缘,压之有脓液外溢,则应及时切排减压。切排时应用小剪刀将甲床侧组织中的炎性肉芽及坏死组织尽量剪除,用抗生素细纱条(如庆大霉素、头孢菌素类)填塞,连换2~3天,改碘仿纱布隔日换药,1周可愈[3]。

  总之,嵌甲虽是小病,影响却很大。在门诊宣教中对易发人群通过增强其防护意识,一旦发病应及早就诊,可大大减小复发率及手术率,减少因此给生活带来的诸多不便,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何泽蒲.组织学与胚胎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4,133.

  2  黄志强.外科手术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408.

  3  吕福林.小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3,530.

  (编辑:宋  晓)

  作者单位: 430014 湖北武汉,武汉市中心医院

作者: 田冬荣 2006-8-31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