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4期

2例冠脉内支架术后合并腹壁血肿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2例冠脉内支架术后合并腹壁血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示波。观察穿刺部位伤口,做好动脉鞘管拔出前后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术前护理评估、术后指导。...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2例冠脉内支架术后合并腹壁血肿患者的护理体会。术后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和心电图示波;观察穿刺部位伤口,做好动脉鞘管拔出前后的观察与护理;做好术前护理评估、术后指导;了解饮食习惯、排便规律,引导合理用药;重视心理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治愈出院。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术后并发症;腹壁血肿;护理

    冠状动脉内支架术是将支架置入冠状动脉内,通过导丝将装有支架的球囊导管送入病变部位,缓慢撤出球囊导管,支架被留在原处并支撑于血管壁上,用于预防球囊扩张后急性闭塞及再狭窄[1]。我院自2002年9月开展冠脉介入诊疗技术以来,共为176名患者成功地实施了冠脉内支架术,2例患者分别在术后第3天、第5天并发腹壁血肿,经积极救治和护理,患者病情稳定,治愈出院。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例1,患者,女,66岁,入院时血压180/100mmHg,空腹血糖9.5mmol/L,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心功能Ⅲ级)、高血压3级(极高危组)、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神经病),入院后第10天局麻下经右股动脉穿刺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置入术,手术顺利,术后4h顺利拔管,拔管后1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0u,给予抗凝、抗炎治疗。术后第5天,出现下腹痛、出虚汗,血压逐渐下降,查体见小腹有一8cm×6cm大小包块,触之疼痛加重,血糖11.1mmol/L,急查肾功、电解质、血常规,急诊行腹部超声、床旁B超检查,提示腹膜外血肿。立即给予输血、补液、升压等对症治疗,防低血容量性休克;及时调整抗凝药物剂量,局部包块抗凝处理;同时,给予营养支持、纠正便秘,做好生活护理,加强心理护理,经积极救治和护理,病情逐渐好转,腹壁血肿向周围扩散,由青紫色渐变淡,无压痛,于并发症出现后20天治愈出院。

  例2,患者,女,77岁,入院时血压130/80mmHg,心电图示心肌缺血、快速性心房纤颤,诊断为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痛),心律失常(阵发性心房纤颤)。入当院当日局麻下经右桡动脉行冠状动脉造影、支架植入术,手术顺利。术后5h顺利拔出动脉鞘管,拔管后1h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500u,给予抗炎、抗凝治疗。术后第3天主诉右腹外侧疼痛。查体:左侧卧位时,可触及右下腹外侧有一7cm×8cm大小包块,边界清楚,无波动感及搏动感,血压逐渐降低,急诊腹部CT示腹膜外血肿。数小时后查体:包块增大,约10cm×10cm大小。立即给予输血、止痛、补液等对症治疗,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调整抗凝药物剂量,改半量注射低钙。同时,给予心理支持、做好生活护理,纠正阵发性房颤,经救治和护理,腹壁血肿逐渐向下肢扩散,疼痛明显减轻,于并发症出现30天后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术前护理评估 

  入院2h内完成护理身体评估和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发病性质、诱因、日常生活形态、心理因素等,掌握患者的健康信息,了解饮食习惯、排便规律,正确引导良好的行为方式,指导合理用药。如2例患者均有不稳定型心绞痛,有长期卧床病史,存在习惯性便秘的护理问题,针对此问题,给予饮食指导,多食蔬菜、水果及富含纤维素食物,保持大便通畅,忌饱餐等诱发因素,必要时用缓泻剂。

  2.2  术后心电和生命体征监测 

  术后患者入CCU病房,立即行心电及生命体征监测,1h内每15min测生命体征1次,正常后可改为每30min或每1h测生命征1次[2]。常规记录24h护理记录并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情况[3]。2例患者出现并发症时,均有血压逐渐下降的体征和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护理监测数据为患者得到第一时间的救治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2.3  伤口观察和鞘管护理 

  术后严密观察穿刺部位伤口敷料包扎是否完好,有无渗血、血肿,防鞘管脱出、扭曲,断裂等。拔管前测定APTT或ACT决定拔管的具体时间,以其恢复至正常对照值的两倍为宜(60~80s)[3]。2例患者拔管前测定ATPP均显著增高,可能是导致术后3~5天出现腹壁血肿的诱因之一。

  2.4  心理护理 

  医护人员应及早了解患者的情况,掌握患者的信息,有针对性地给予疏导和解释,消除不安和焦虑等不良因素[2]。2例患者术前期望值较高,出现并发症后,表现出情绪低落和焦虑,医护人员及时地给予生活指导和心理疏导,向患者介绍类似的成功病例,增强自信心,以配合医疗护理工作,促进康复。

  3  分析讨论

  2例患者均为老年女性,合并多种疾病,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必须使用抗凝药,预防腹壁血肿的并发症应注意以下几点:(1)术前准备要充分。必须掌握患者的凝血机制情况,发现异常,加强跟踪监测,以选择最佳治疗方案和时机。(2)术中穿刺力争一针见血,避免反复多次穿刺,留下渗血隐患。例1患者不排除术后有潜在渗血的可能,因血肿压迫直肠,使患者不断产生便意。(3)皮下注射抗凝药物方法要正确,部位常更换,忌局部用热或做按摩运动。(4)术前嘱排便,术后勤观察,防止大便硬结,用力排便会增加腹压致出血。(5)其他,如防受凉感冒,剧烈咳嗽会引起腹压增高,导致出血的可能。总之,为确保患者的安全,医疗护理各个环节都不能有丝毫的疏忽。

  [参考文献]

  1  刘绍辉,张学军.心血管内科分册.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206.

  2  唐礼丽,贾秀丽,谢国慧,等.冠心病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中华综合临床医学,2003,5(12):66.

  3  梁涛,郭爱敏.临床护理学.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61-262.

  作者单位: 721004 陕西宝鸡,解放军第三医院心内科

作者: 唐礼丽,延妍,索佳,杜莉莉,王海云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