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5期

患者查对标识卡在手术室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随着科室手术量的不断增加,沿用以往的“三查七对”难以覆盖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婴幼儿和危重患者的查对,以及手术结束全麻未醒返回监护室患者的查对,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我科于2000年自行设计使用了患者查对标识卡,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关键词]标识卡。查对。应用在临床......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科室手术量的不断增加,沿用以往的“三查七对”难以覆盖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对婴幼儿和危重患者的查对,以及手术结束全麻未醒返回监护室患者的查对,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我科于2000年自行设计使用了患者查对标识卡,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

    [关键词]  标识卡;查对;应用

       在临床医疗护理工作中,要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各个环节的查对都绝不能疏忽,才能杜绝差错事故的发生。由于我科患者病情的特殊性,入院后须经过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病房等多个护理单元,几乎全部患者手术后都是在全麻状态下返回监护室,并且17%的患者是婴幼儿,这给各个护理单元的患者查对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我科于2000年自行设计使用了患者查对标识卡,在临床应用中效果明显,现将经验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我科共有三个病区,122张床位,每天进行全麻下心脏手术7~9台,其中相当一部分先心病患者是3岁以下的婴幼儿,表达能力有限,不能确保查对安全,而且所有患者手术后都要在全麻状态下返回监护室进行监护,所以各个环节严格查对,确保万无一失尤为重要。

    1.2  使用方法

    1.2.1  患者查对标识卡的设计  标识卡用质地较软的纸制成,面积约为2 cm×3 cm。见图1。

    1.2.2  标识卡的填写与固定  手术前一天,手术室护士访视手术患者,与病房护士、患者共同核对以上项目后,由病房护士填写查对卡,婴幼儿则由家长与护士查对。填写后将查对卡用1/2张输液贴膜贴于患者(患儿)上臂,需避开动静脉穿刺部位。

    1.2.3  使用  手术当天,护理员到病房接患者时,首先将手术通知单与病历核对,再与患者手臂上贴的患者查对标识卡核对一遍,确定无误后送患者到指定的手术间。进入手术间后,由巡回护士、麻醉医生再次核对手术通知单、病历及患者标识卡。手术结束,由巡回护士与医生一起护送患者回监护室,巡回护士与监护室护士查对病历和患者标识卡,成年患者全麻清醒后即可将标识卡取下,婴幼儿待病情平稳返回病房,由监护室护士与病房护士查对病历和患者标识卡后取下。

    1.3  结果  实用标识卡查对以来,我科共收治各种心脏手术患者3000余人,每位患者均要经过病房—手术室、手术室—监护室,再由监护室回到病房等多个护理过程的周转,未发生一起接错患者的事故,达到了预防差错,提高护理质量的目的。

    2  讨论

    2.1  使用患者标识卡查对以前存在的安全隐患  过去手术室护士是依据病历和手术通知单及患者的自述进行三查七对,遇到婴幼儿患者和危重患者,不能清楚表明自己的身份时,仅能依靠病历和手术通知单查对,一旦工友在接患者时发生差错,往往不能及时发现。手术结束返回监护室时患者都处于全麻未醒状态,而且常常是几个患者同时返回,交接时更容易出现差错,单靠床头牌查对患者很不可靠。由于心脏手术后病情危重,很多特殊药物是在患者返回监护室前配制,一旦因为患者查对不严导致用错药物,就会给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胁。上述这些环节都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容易发生差错事故。

    2.2  标签效应  很多国家的医院是采用手圈标识查对,患者从入院开始,就被戴上手圈或脚圈,标明姓名、住院号、科室、床号等以便查对。由于中国人传统观念及心理特点,对疾病都采取回避态度,认为戴上手圈就被贴上了“患者”的标签,且手圈位置明显,更易使精神紧张,心理压力增大,出现头痛、头胀,甚至手脚麻木、睡眠不足、食欲下降等,种种不适,影响了治疗和手术效果。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标签效应”。与手圈相比,标识卡面积小,固定位置比较隐蔽,更容易被患者接受。

    2.3  标识卡查对的优点  标识卡查对适用于所有外科手术患者,特别是对婴幼儿和危重患者的查对,以及手术结束全麻未醒返回监护室患者的查对,使这些患者在不能清楚表明自己身份时有了查对依据。随着科室手术量的不断增加,沿用以往的“三查七对”难以覆盖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为了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提高护理质量,更体现人性化的管理,我科认真按照患者标识卡查对,各个环节层层把关,提高了安全防护意识,经过多年使用各个环节均未发生差错,大大增加了护理安全系数,杜绝了医疗事故发生。2003年开始在西京医院进行推广,现已在全国各科室施行,并在ISO9000认证中受到了好评。

   作者单位: 710032 陕西西安,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心血管外科

  (编辑:丁剑辉)

作者: 金艳,薜卫斌,张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