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7期

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静脉穿刺(VP)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1血管的因素及对策1。160岁以上老年人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

点击显示 收起

  静脉穿刺(VP)是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也是临床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给药途径之一。如何提高VP技术的成功率,并使其操作更趋于完善、规范,一直是护理同仁研究的课题,现将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及对策总结如下。

    1  血管的因素及对策

    1.1  60岁以上老年人  由于衰老,其静脉管壁增厚变硬,管腔狭窄,血管弹性降低,脆性增加,皮下脂肪少,皮肤松弛,血管浅,易滚动,不易固定,容易刺破,回血缓慢,凝血较快。针对老年人血管特点,采用左手拇指绷直血管下端,示指固定血管上端,在选择穿刺点下方1~2 cm处进针,进入皮肤约1/3时再进入血管内,见回血后稍向前进针少许;使整个针尖都进入血管。进针时角度、力度相对要大,针头部位充分接触血管壁,使滚动的血管不易滑脱。对表浅脆性大或细小血管要保持低角度平行进针,见回血后不宜继续进针,以防穿破血管。不可用针头在血管内乱拨动,针头斜面切忌在表皮与真皮之间停留,否则疼痛剧烈导致进针不顺利。

    1.2  消瘦患者  此类患者皮下脂肪少,血管位置浅,暴露充分,但血管管壁脆,易滑动,且皮肤松弛,握拳后指掌关节明显高于手背肌层组织,对VP的进针角度有一定影响。因此穿刺时要采用握指法,从血管的侧面进针,进针角度和力度不宜过大,回血后继续平行进针1 mm为宜,以防刺破血管。

    1.3  肥胖患者  由于患者皮下脂肪丰满,血管通常不隆出皮肤,但血管较固定,故穿刺时操作者要以示指和中指探明静脉走行方向和深浅度,然后从血管上方进针,沿前方探索血管,其进针角度和力度要稍大些,但进针角度一般不超过40°。

    1.4  小儿  小儿头皮静脉呈网状分布,细小,固定,暴露明显,但穿刺时,往往哭闹不止、多汗、面红,因此操作前必须将头发剃净,并绷紧头部皮肤,回血后不宜继续潜行,应立即固定,否则易刺破血管。穿刺时应注意头皮静脉和动脉的鉴别。

    2  护士的心理素质

    主要是不良因素带入工作中,如紧张、焦虑、烦躁、胆怯等导致失败。针对这种心理,首先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善于用心理学的知识来调节自我,把握好角色,不要把个人的烦恼及喜怒哀乐带到工作中去。专心工作,对静脉穿刺要耐心细致的选择血管,避免盲目性,如穿刺失误时,对患者抱以歉意,说声对不起,得到患者的宽容,为重新穿刺提供良好的心态。

    3  穿刺技术不过硬导致失败及对策

    (1)术者进针不稳或进针太深、太浅或偏离血管方面,针头扎不着血管。(2)针头斜面较长,见回血后未再沿静脉方面平行少许,致仍有少许血管腔外下,虽然回血良好,但药液仍渗出皮下,局部有肿胀。(3)针头在血管腔内长度不够,若松解止血带过猛或肢体活动后,可能刺破血管或滑出血管腔。(4)体质差,血液压力低的患者,使针回血较慢甚至大回血,易造成假象和错觉,使术者误以为失败重新穿刺,既增加了患者痛苦,又误工费时。为此只有加强业务技术训练,长期全面提高了穿刺技术。

    总之,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不是单一的,常由几方面的因素综合促成,只有找准原因,采取相应防范对策,才能不断提高穿刺成功率。

    作者单位: 20215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崇明分院

   (编辑:吴  莹)

作者: 陆菊萍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