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8期

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年龄40~65岁),女12例(年龄45~58岁)。2心理特征2。1忧虑心理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有时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多愁善感,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身体呈现虚弱......

点击显示 收起

  我们在临床护理实践中,对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与分析,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30例心血管疾病患者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其中男18例(年龄40~65岁),女12例(年龄45~58岁)。

  2  心理特征

    2.1  忧虑心理  患者每天愁眉不展、寡言少语,有时唉声叹气、无精打采、多愁善感,对疾病治疗失去信心,身体呈现虚弱无力的状态。

    2.2  绝望心理  由于病情加重,医疗中的特殊检查,特殊护理及周围环境的刺激,患者心理承受力低下,出现神志不安,恐惧惊慌,日常行为难以自理,依附性大,陷入困境,难以解脱,有的甚至做出后事安排。

    2.3  猜疑心理  患者对周围的事情非常敏感,常把病情看得比较重,超出医护人员交代的范围,怀疑猜测医生、护士、他人隐瞒病情,把一些没有关联的事情扯到自身,生套病症,并进行无故的病情联想,导致身体怠倦、神志恍惚、身心疲惫。

    2.4  拮抗心理  对自身的病情满不在乎,不相信医生的诊断,违背医嘱,尤其在病情好转后,自动放弃治疗。

    3  心理因素

  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应激心理对心血管疾病的影响极大,一方面由于心理失衡→行为消极→身心防御功能低下→疾病加重。另一方面应激心理可以从改变人的各种生理功能,平衡失调引起病情发展。现在研究已认识到紧张的信息刺激先使下丘脑兴奋,作用于交感神经系统,使其末梢释放大量去甲肾上腺素,而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因儿茶酚胺与皮质类固醇结合,动员脂肪,增加了血中脂质,如果说这些游离脂不能通过肌肉活动消耗,就促使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发生动脉硬化;同时儿茶酚胺以可促进血液凝固,促进血小板聚集,而阻碍了小动脉正常血液循环,导致心肌梗死。有人观察心脏病患者在紧张的因素下易产生不规则的心率、心律失常,如房颤、心动过速。为此,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理治疗、心理护理是整体医学,整体护理中重要的环节。

    4  心理护理特点

    4.1  控制应激心理因素  应激心理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威胁较大,轻者病情加重,严重者可引起猝死。因此在护理方面要创造良好的护理环境和气氛,以患者的心理需要出发,减少应激心理的刺激源,这就要求:(1)要有良好的舒适治疗护理环境,病房空间设置要和谐、轻松,物品摆放整齐、干净、协调,使患者心情舒畅,精神放松;(2)医护人员举止大方,语言和蔼,耐心细致,衣帽整洁,动作轻柔;(3)杜绝在患者面前谈论与病情有关的刺激性言论,严禁对患者传达不利于心理方面的家庭及单位工作信息。

    4.2  调节患者的心理平衡  患者住院期间避免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如家庭、经济、工作、病情等问题。在护理过程中要认真做好分析研究,积极进行心理咨询,心理护理,由于病情引起的心理反应,要向患者宣传心理、生理、病情相互转化、相互作用的知识,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正确对待疾病,使患者相信医学,相信医务人员,由心理失衡达到心理平衡。对患者家庭及工作方面引起的心理状态,要做好耐心的劝导,以解脱心理上的压力。

    4.3  做好信息反馈  掌握心理状态,在心血管疾病患者的临床观察中,除了认真注意躯体表现外,还要注意患者心理状态,情绪表现的掌握。有些患者心理状态难以察觉,需要护士通过患者周围进行信息反馈了解,另外,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出分析,由表及里,去伪求真,从中发现和掌握患者的内心世界。对于患者的心理、情绪变化要认真做护理记录,及时向医生报告。避免由于心理因素影响评价的治疗,或因心理因素导致患者突然猝死。

    4.4  提高药物的心理效应  给药是护理工作内容之一,给药中的心理护理是根据患者的药物心理效应,达到药效的目的。经做试验,让高血压患者服药同时参加考试,测得的心率,比原基础增加12次/min,血压比原基础增加2.5 kPa,而给药时配合心理支持作用下,血压比原基础下降了2.5 kPa,心率比原基础减少8次/min。因此,在给药的同时配合心理疗法是护理中重要环节。

    作者单位: 844000 新疆喀什,喀什仲华中医院

  (编辑:朱兆耘

作者: 韦萍,汪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