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颈外静脉留置针在重危患者抢救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留置套管针最大流速可达97ml/min,能满足危重患者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是在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笔者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试验组32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

点击显示 收起

  留置套管针最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危重患者抢救需快速补液的要求,所以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一般选用上肢的肘部静脉、腕部静脉和下肢的大隐静脉。但是在四肢伤残、失血性休克静脉穿刺有一定难度,笔者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建立静脉通路,取得满意结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78例,男61例,女17例,年龄17~74岁。其中失血性休克48例,胃肠肿瘤9例,腹外伤11例。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年龄、性别、病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试验组32例采用颈外静脉穿刺留置套管针输液;对照组46例采用肢体静脉穿刺留置输液。

  1.2方法试验组:患者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暴露颈外静脉,常规消毒皮肤后,左手拇指绷紧穿刺点上方皮肤,助手用示指轻轻挤压颈静脉三角处,使静脉充盈,呈15°~30°角在胸锁乳突肌中点进针,入皮后呈10°~15°角沿静脉方向行走,见少许回血即降低穿刺针角度,沿血管前行1~2 mm,右手固定针芯,左手将外套管全部送入静脉内,左示指按压导管顶端处静脉,右手缓缓抽出针芯,连接输液器上的T型连接管,自粘性无菌敷料固定;对照组:按静脉留置针穿刺输液选择肘、腕部静脉或下肢大隐静脉穿刺输液。

  1.3结果

  1.3.1两组穿刺留置针效果比较见表1。表1颈外静脉与肢体静脉穿刺留置针效果比较例(略)注:P<0.05

  1.3.2两组血压回复情况失血性休克收缩压上升至80 mmHg时间,试验组为8~3 min,对照组为11~17 min。

  2讨论

  2.1穿刺所需时间短笔者经多次临床实践发现,颈外静脉、四肢静脉在充盈良好的情况下均能在1 min内建立静脉通路,穿刺所需实践无明显差异性,但是失血性休克、四肢伤残,颈外静脉穿刺所需的实践短于四肢静脉。从表1资料可知,两组穿刺时间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原因是循环血容量不足时,肢体静脉充盈不良,穿刺难度增加,而颈外静脉管腔大,血流快,相对充盈度佳,血管弹性好,容易穿刺。

  2.2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中、重度失血性休克、大手术患者,由于周围循环衰竭,微循环灌流不足,肢体静脉失去弹性而塌陷,穿刺不易成功,而颈外静脉相对充盈度好,而且行径浅表,位置较固定,穿刺容易成功。

  2.3循环干线短,液体通畅良好颈外静脉尤其是右侧离心脏最近,而且静脉粗、直,弹性好,经此路径输液、用药,液体通畅良好。两组失血性休克血压上升时间与循环干线长短、静脉粗细和液体通畅度有关。

  2.4导管不易脱出由于上肢不随意运动的幅度、强度较大,所以,颈外静脉留置套管针患者相对活动幅度较小,而且输液瓶离注射部位较近,有足够的活动余地,所以导管不易脱出。

  2.5注意事项

  (1)T型连接管与输液器相连并排尽管内空气,药液滴尽前及时更换输液瓶,严防造成空气栓塞。(2)穿刺置管时,穿刺点不宜过低。否则,导管不能通过锁骨下静脉与颈外静脉汇合角处,可能回使导管在血管内打折、扭曲甚至刺破血管而发生意外。(3)可用25 u/ml肝素或生理盐水3~5 ml封管,防止血液凝集在血管内,如发生凝血反应先用无菌注射器抽出血凝块再注入药液,切忌将血凝块推入血管。(4)每天换穿刺点敷料,常规消毒,观察局部有无红肿,一般导管保留4~7天。

  作者单位: 163001 黑龙江大庆,大庆油田总医院十三病区

 

作者: 邵弘,丁学珍,卢立春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