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19期

儿童静脉输液情绪分析及输液固定方法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情绪影响因素,讨论护理人员应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介绍三种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固定方法。[关键词]静脉输液。固定方法。儿童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患者给药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个紧张、恐惧的过程,处理不好可能会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1],所以医护人员要从儿童心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本文主要分析了儿童静脉输液过程中的情绪影响因素,讨论护理人员应注意事项及处理方法,介绍三种儿童静脉输液时的固定方法。

  [关键词]静脉输液;情绪分析;固定方法;儿童

  静脉输液已经成为患者给药的重要方法,但对于儿童而言,这是一个紧张、恐惧的过程,处理不好可能会给患儿带来心灵创伤[1],所以医护人员要从儿童心理着手消除其对输液的恐惧心理,减少该过程对患儿心理造成的不良影响。由于儿童天生具有好奇、多动等因素,输液固定好坏是儿童输液过程中另外一个重点。

  1情绪影响因素及对策儿童的认识是极其感官的,其主观感受和外界影响都很使得其对输液过程增加恐惧和抵触情绪。

  医护人员应该充分认识到儿童的特殊心理,通过合适的方法来积极的引导患儿,减少其对输液的恐惧。影响患儿情绪的因素:(1)主观感受:儿童通常有过穿刺时疼痛的体验,同时输液室内输液的器材、医护人员的衣服等都直接使其联想到穿刺的痛苦;医院的环境如颜色等也使得儿童缺乏认同感,这使得其在主观意识上就对陌生的环境有警惕感,从而表现出逃避等不配合行为[2]。(2)外界影响:儿童主要以直观表象的形式来认识周围的事物,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如看到周围的小患者输液、服药的时候出现哭闹等痛苦情形,就会加深其对这类事情的恐惧感。医护人员的语气、动作等也会直接影响到儿童的情绪。儿童平时都是生活在熟人周围,熟悉说话的语气和方式,如果医护人员态度生硬,言语刻薄、动作粗暴等,必然会增加了患儿的恐惧心理。消除儿童输液的恐惧心理是一个多方面配合的过程,实际过程中有许多地方需要注意,主要可从下面几个方面着手:(1)家长有必要陪同孩子,可以抚摸、讲故事等方法给患儿以心理支持,使他们得到感情上的温暖,保持最佳情绪状态[3]。(2)调动儿童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达到群体相互影响效应。比如:同病房孩子输液,第一个孩子打针未哭,护士就以此鼓励其他的孩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满意效果。(3)护士自身要态度要和蔼并亲切与患儿交谈[4],以减少排斥感,输液过程需经常巡视病房,注意患儿病情变化,关心患儿及其家长的各种需要。(4)有条件的单位可以设立儿童输液室,改善病房环境如张贴儿童图画,配备一定数量的玩具,改变床被及服装的颜色,播放一些卡通影片等,使患儿能融入轻松的环境,减少其对输液过程的注意力。

  2输液固定方法

  儿童静脉输液速度多数较慢,且儿童活动频繁,缺乏保护意识,固定的针头容易脱落或穿破血管,导致药液外泄,局部肿胀,严重者可能出现局部坏死。因此,儿童输液时的固定方法成为了输液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儿童输液固定方法有好几种,但考虑到经济性和操作简易等因素,实际操作中通常采用下面的方法。(1)头皮静脉输液绕耳后固定法[5]:额静脉或颞浅静脉穿刺成功后,先固定针柄,再用一块橡皮膏贴于留在血管外剩余针体处,将头皮针软管反折,用两块橡皮膏固定于颞侧,把余段绕耳后用短橡皮膏固定于耳垂后。(2)头皮静脉输液环绕固定法:静脉穿刺成功后,先用一块橡皮膏固定针柄,再压一小棉球贴于剩余针体处,然后将头皮针软管反折、固定,最后用一块长橡皮膏连接反折处,橡皮膏环绕前额、枕后1圈与另一端连接(在有头发处将橡皮膏对折并绷紧)。(3)取能伸展折叠的塑料板一块,用海绵包裹,海绵用纯棉布包裹,固定板两边有三条固定带,固定板一端有四个手指套,固定板中间有一调节钮。选择好血管,固定夹板的两端,扎止血带,用碘伏消毒皮肤,进行静脉穿刺,成功后用纸胶布固定[6]。

  3小结

  儿童是人生开始的特殊阶段,儿童的医护工作有其特殊性,这要求我们医护人员在刻苦钻研、熟练业务知识的同时,要更多的了解儿童的心理,从而使实际儿童护理工作更加符合儿童的心理需要。针对儿童好奇、多动等特点,输液固定也十分重要,医护人员在做好固定的同时多注意检查。

  [参考文献]

  1严谨.住院学龄期儿童的医疗恐惧及其影响因素.中华护理杂志,2000,35(10):584-586.

  2李莉莉,上官改珍,候醒晨,等.学龄前儿童静脉输液时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Chinese Modern Medical & Clinical,2005,3(7):112.

  3臧建君.小儿静脉输液的新方法.实用医技杂志,2006,13(3):454.

  4钱蓉,金云叶.影响门诊输液室护患沟通因素分析及对策.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6,26(2):55-56.

  5杨绍辉,杜钦霞,任炳宜.介绍两种小儿静脉输液有效固定法.中国当代医学,2004,3(10):58.

  6周凤英,吴军,陶红霞.介绍一种静脉输液固定夹板.临床肺科杂志,2004,9(5):574.

  作者单位: 225300 江苏泰州,泰州市高港区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韩玉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