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Home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年第3卷第23期

肺部感染患者的排痰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中以中老年人最常见。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使痰液阻塞气通,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患者排痰中彩取了“湿”“翻”“拍”“咳”等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收到较好的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肺部感染住院患者中以中老年人最常见。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使痰液阻塞气通,严重影响通气功能,使肺部感染经久不愈。为了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我们在患者排痰中彩取了“湿”“翻”“拍”“咳”等综合护理措施,使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得到了减轻,肺功能得以改善,收到较好的效果。现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4年10月~2005年11月收治的162例肺部感染的住院患者,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98例,除3例死于呼吸衰竭外,其余均好转出院。

    2  护理

    2.1  湿化呼吸道(“湿”)  老年人常因呼吸道黏膜纤毛运动减弱,肺功能低下,咳痰无力,防止分泌物干固结痂促使痰液排出。方法:(1)氧气雾化吸入,在雾化器中加生理盐水10 ml,α-糜蛋白酶4000 u,庆大霉素4万u。吸入时嘱患者重复做深吸气,屏气5-10 s后做深呼吸动作,直至雾化液吸完。这样,药液可随深而慢的吸气沉降于终末支气管及肺泡,起到局部的治疗作用。我们对4例神志不清,72例体虚无力,严重呼吸困难患者进行雾化治疗时,守护在身边,密切观察患者吸入情况,一旦痰液稀释,痰量增多而无力咳出,及时协助清除痰液,避免窒息的发生。(2)氧气的温化与湿化。我们发现76例严重缺氧的患者,长时间地吸入常规湿化的氧气,易出现气道干燥,痰液变稠,甚至形成痰栓阻塞气道。在吸痰的同时我们将氧气加温40 ℃~60 ℃湿化,患者吸入后达到湿化气道,稀释痰液的目的。(3)补充水分,86例患者表现为呼吸加快,张口呼吸,使部分水分经呼吸道散失。我们鼓励患者多饮水(少量多次,每次约30~50 ml,10~20 min饮水1次),并给予静脉补液,以增加体内水分,防止气道干燥及痰液黏稠加重肺部感染,而收到较好的效果。

    2.2  定时翻身(“翻”)  在湿化痰液的同时,对162例患者采取了每1~2 h翻身一次,翻身时,宜缓慢进行,同时配合拍背,咳痰,将患者逐步翻至所需体位。

    2.3  叩击背部(“拍”)  通过叩击震动患者背部,间接地使附着在肺泡周围及支气管壁的痰液松动脱落。拍背方法:将五指并拢,掌指关节屈曲呈120°,指腹与大小鱼际着落,利用腕关节用力,由下至上,自边缘到中央,有节律的叩拍患者背部,同时嘱患者深呼吸。

    2.4  有效排痰(“咳”)  经过上述三项措施,痰液大多已从肺泡周围进入气道,此时鼓励并指导患者进行有效的咳嗽排痰。嘱患者深呼吸,在呼气约2/3时咳嗽,重复数次,因深呼气时可带出少量肺底部分泌物,配合咳嗽可产生痰液运动及咳出效果。

    2.5  饮食管理  嘱患者在痰多、黏稠时,一定要多食蔬菜、水果,少食鱼、肉,每天大便一次。教给患者家属做治疗膳食。

    2.6  心理分析  抑郁、焦虑、紧张的心理不利于痰液的排出。对患者由于病程长,对治疗缺乏信心,对痰液引流存在恐惧心理。因此在采取以上措施前,耐心说服患者与家属,使其明白疾病的控制,单靠抗生素治疗是不够的,需坚持“湿,翻,拍,咳”的方法结合治疗与护理更为重要。

    2.7  环境舒适  安静、舒适的环境有利于疾病的恢复。每天进行室内通风一次(15~20 min),保持在20 ℃,湿度60%。给患者创造一个舒适安静的环境,让患者感到温暖,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

   作者单位: 154103 黑龙江鹤岗,鹤矿集团总医院富力分院

   (编辑:卫  东)

作者: 李淑芬 2007-4-26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