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6期

高血压的防治误区及健康教育对策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有了很显著的增高,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不够令人满意。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包括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合理的用药等。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高血压患者在高血压的预防和治疗方面存在一些误区。近年来,高血压发病率有了很显著的增高,但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还不够令人满意。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包括对高血压的正确认识、合理的用药等。高血压的健康教育是高血压治疗的重要方法之一。

【关键词】  高血压;防治误区;健康教育

  根据1991年全国高血压抽样调查资料[1],若以目前国内外公认的高血压诊断标准[舒张压≥140和舒张压≥90 mm Hg和(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计算,当时我国15岁以上人群高血压患病率为13.6%,估计当时的全国高血压患者人数约为9000万人。高血压是一个随年龄增加而发病率增高的疾病。虽然尚没有确切的科学数据,但有理由认为我国目前的高血压人数已超过1亿人[2]。而我国高血压患者中,高血压知晓率为26.6%,治疗率为12.2%,控制率仅为2.9%。据近几年卫生部对全国36个城市90个县的监测资料,心脑血管病一直是中国人群死亡的主要原因[3],而高血压又是心脑血管病的肯定危险因素,产生以上后果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人群对高血压的防治存在误区,因此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则显得尤为重要。现就笔者临床工作中总结的人群对高血压常见的认识误区简述如下,并提出健康教育对策。

    1 不了解新的高血压诊断标准

    1999年WHO/ISH及2000年中国高血压联盟都先后公布了新的高血压治疗指南。2003年5月美国预防、检测、评估与治疗高血压全国联合委员会第七次报告(JNC Ⅶ)及欧洲高血压治疗指南也相继公布。然而,对高血压治疗指南知晓率即使在医务人员中也很低[4]。1999年有学者对门诊患者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及控制状况抽样调查表明:中青年对高血压最不重视,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均低[5]。因此,要加强高血压健康教育的力度,给每一位35岁以上门诊患者测量血压,利用每年全国高血压日(10月8日)开展义务咨询,普及高血压知识。

    2 降压目标不明确

    有相当多的患者认为目标血压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错误地认为40岁以后年龄每增加10岁,收缩压可比140 mm Hg升高10 mm Hg,JNC Ⅶ认为,血压和心脑血管病(CVD)事件危险性之间的关系连续一致,持续存在,并独立于其他危险因素。血压越高心肌梗死、中风、肾病的机会越多。年龄40~70岁,血压在115/75~185/115 mm Hg的个体,收缩压(SBP)每增加20 mm Hg或舒张压(DBP)每增加10 mm Hg,其CVD的危险性增加1倍[6]。高血压最佳治疗(HOT)研究已明确,治疗后平均舒张压82.6 mm Hg的个体,收缩压138.5 mm Hg时主要心血管事件的危险性最低,合并糖尿病者血压控制应更严格[7]。因此,要结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提出的危险因素分层,让每一位高血压患者明确自己的目标血压,学会自己监测血压。

    3 认为高血压没有症状不需治疗

    有些高血压患者初期症状很少或没有任何症状,约半数患者因体检或其他疾病就诊时测量血压后才偶然发现血压增高。虽然无症状,但心脏及血管的压力负荷则持续存在,日久导致心肌肥厚,继之可引起冠心病、心脏扩大甚至心衰、肾功能恶化、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眼底动脉硬化[8]。因此,要让患者明白重要的是血压的水平而不是症状的有无,高血压患者即使没有症状,也需要非药物或药物治疗,使血压达到目标水平,才能有效避免高血压导致的靶器官损害(TOD)。

    4 认为血压降至正常后即可停药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高血压迄今为止原因尚未完全阐明。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体液、内分泌、遗传、肾脏、血管压力感受器的功能异常,细胞膜离子转运异常等均可能参与发病过程[8]。原发性高血压目前尚无根治方法,只有肾动脉狭窄引起的症状性高血压可以根治。轻度高血压经过治疗血压正常6个月以上者,可予停药观察,但仍要坚持非药物治疗,并定期随访:中、重度高血压经治疗血压正常6个月以上,可减少一种药物或停用一种药物,更要嘱患者定期随访,且坚持非药物治疗,如发现血压再升高,应重新开始治疗。要教育患者树立长期治疗的思想,只有持之以恒,才能减少高血压的并发症。

    5 认为高血压经输液或降压仪治疗后,可以少服药或不服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错误地认为,每年静脉滴注几个疗程的丹参等活血化瘀药物或使用降压仪治疗后,可以减少药物剂量甚至不服药。只有当发生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危象、高血压并急性左心衰、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主动脉夹层、急性肾衰竭等时需静脉使用降压药[8]。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血液流变性,而无明显降压作用。降压仪可能有辅助治疗作用,但是绝对替代不了药物,擅自减、停药物将会导致严重后果。

    6 认为晚上血压低不能服药

    有不少患者认为晚上血压偏低不能服药。其实,人类的血压变化存在昼夜节律性,血压的变化有杓型、非杓型、反杓型、中间杓型[9]。日本Ohasama A的一项研究表明,非杓型和反杓型患者发生心血管病的死亡率明显增加[10],非杓型患者比杓型患者有严重的TOD倾向。夜间血压下降被认为是中风的主要原因[11]。高血压的治疗中要分清杓型和非杓型,采取不同的治疗策略。杓型高血压患者早晨一次口服长效β受体阻滞剂和钙拮抗剂;或每日两次于07∶00和15∶00服中效制剂,可获得24 h以上降压作用。对非杓型高血压患者,晚上口服钙拮抗剂降压效果较好。对严重高血压患者需要多种药联合非药物治疗,并至少在晚上口服一次降压药,使夜间血压下降,这样可预防醒来时血压的快速上升。

    7 认为降压药要经常轮换服用

    有些患者认为长期服用一种降压药可引起药物耐受或产生副作用,因而要轮换服用。在高血压治疗药物选择上,应首选能降低血压又对靶器官有保护作用的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等。医护人员要教育患者不应频繁更换药物,尤其是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中枢性α受体阻滞剂者,因为在药物更换过程中,会导致血压异常波动,甚至发生意外。

    8 认为高血压只要服药就行了

    有些高血压患者只重视药物治疗,而忽视非药物治疗。这些患者一边服药,一边大量抽烟饮酒,进食高盐高脂肪饮食,不注意运动及控制体重,以致血压控制不理想。JNC 7在高血压的预防及治疗中非常强调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出在高血压前期就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6]。因此要教育高血压患者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

    另外,医护人员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取得患者充分信任;还要根据患者的工作特点和经济承受能力选择合适的方案,以增加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总之,高血压的防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患者对高血压有正确的认识及医护人员的密切配合,只有这样,才能提高高血压的知晓率、治疗率及控制率,有效减少高血压的靶器官损害,由此可见,加强高血压的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 85攻关课题协作组.90年代初期我国心血管病的总体形势和特点.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6,4:145-149.

2 陶寿琪,武阳丰.医疗卫生人员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2000,21.

3 赵素萍,毛嘉文,胡建平,等.我国部分城市和农村人口死亡率及死亡原因分析.中国健康统计,1999,16(5):23-25.

4 程远植,吴锡桂,黄伟,等.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知晓情况调查.高血压杂志,2002,10(2):176-177.

5 蒋雄京,李卫,马林茂,等.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的患病、知晓、治疗及控制状况,1999年医院门诊人群高血压抽样调查报告.高血压杂志,2003,11(1):73-76.

6 Chobanian AV,Bakris GL,Black HK,et al.The seventh report of the joint national committee on prevention,detection,evahuation,and treatment of high blood pressure:the JNC 7 report.JAMA,2003,289(19):2569-2571.

7 Hansson L.The hypertension optimal treatment study(the HOT study).Blood Press,1993,2:62-68.

8 陈国伟,郑宗锷.现代心脏内科学.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16-821.

9 Veglio F,Rabbia F,Molino P,et al.Analysis of 24h blood pressure profile by fourier series during lacidipine therapy.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Pharmacology,1994,23(Suppl 5):113-115.

10 Imai Y.Prognostic significance of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Blood Press Monit,1999,4(5):249-256.

11 Maeda Y,Ikeda U,Ebata H,et al.Diumal blood pressure rhythm in hypertensive with parental history of stroke.American journal of hypertension,1997,10(5 pt 1):562-564.


作者单位:226500 江苏如皋,如皋市人民医院

作者: 闾骁燕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