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7期

直接动脉穿刺在血液透析中的应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动脉。穿刺。血液。透析目前,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败的关键,尤其在基层医院,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接受造瘘、插管等方式建立通路,因此多数患者都是以直接穿刺血管来接受透析治疗。...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动脉;穿刺;血液;透析

  目前,血液透析治疗急慢性肾衰竭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快速建立血管通路是血液透析成败的关键,尤其在基层医院,绝大多数患者不可能接受造瘘、插管等方式建立通路,因此多数患者都是以直接穿刺血管来接受透析治疗。我院近1年来,在直接动脉穿刺上取得了一定的经验,现总结如下。

    1  方法

    穿刺前30 min将敷料近叠成小四方块(大小约5 cm×5 cm),在桡动脉搏动最明显处进行加压包扎(使用回血用的止血带即可),穿刺时解开止血带,即可看到明显的桡动脉,用左手的示指和中指压紧动脉上端,右手持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进针,见回血后再水平进针1 cm,然后固定即可。

    2  比较

    随机抽取患者200例次,每组各100例次,用传统的穿刺方法与新方法进行穿刺比较。

    传统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37%,皮下血肿形成率32%,血流量达220 ml以上者72%。新方法穿刺:一次成功率99%,皮下血肿形成率1%,血流量达220 ml以上者97%。

    3  分析

    因桡动脉属中动脉,其平滑肌发达,收缩性强,动脉内压较高,血流丰富,而静脉中血流缓慢,压力低,管壁薄,收缩性差,故当松解止血带后,动脉迅速充盈,因此显而易见,为动脉穿刺赢得时机。

    4  小结

    建立临时血管通路,如颈内静脉插管、股静脉插管,不但有一定的风险,也存在着脱管、出血、感染等并发症,而且加重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直接动脉穿刺不仅减轻了患者痛苦,而且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更重要的是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单位:441300 湖北随州,随州市曾都医院

作者: 文庆敏,张桂兰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