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9期

1例妊娠合并急性脂肪肝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急,病情危重临床上母婴死亡率高,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认真细致的观察,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早正确的诊治,通过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心,可以降低本病的母婴死亡率。【关键词】妊娠。急性脂肪肝。护理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发病时间集中于妊娠28~......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发病急,病情危重临床上母婴死亡率高,通过护理人员对患者认真细致的观察,使患者能够得到及早正确的诊治,通过护理人员无微不至的护理和关心,可以降低本病的母婴死亡率。

【关键词】  妊娠;急性脂肪肝;护理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多发生于年轻初产妇,发病时间集中于妊娠28~40周,平均36周,母婴病死率高达85%。近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可能与妊娠期激素代谢紊乱、营养不良等有关。其临床表现酷似重型肝炎。多有厌食、恶心、呕吐、黄疸、上腹疼痛、胎动减少、明显出血倾向和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在数天或1周内患者黄疸逐渐加重。体检及辅助检查发现高血压、水肿及肾衰竭,肝脏体积可正常或缩小,B超显示有脂肪肝,肝活检显示急性弥漫性小泡型肝脂肪变性。我科曾收治1例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患者,现结合临床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27岁,已婚,因“停经32+5周,恶心、呕吐5~6天”于2006年12月9日19∶00平车送入院,3天前在外院查胆汁酸34.25 μmol/L,总胆红素49.24 mmol/L,B超提示“肝轻度肿大”,经外院治疗2天无好转,来我院就诊。入院后查体:T 36.8 ℃,P 92次/min,BP 110/80 mm Hg,宫高30 cm,腹围92 cm,胎心136 次/min,胎方位LOA,一般情况好,神志清,皮肤、巩膜轻度黄染,入院诊断:第三胎一产孕32+5周,胆淤症,肝炎?予能量、思美泰、地塞米松等治疗,并密切监测胎心胎动,完善常规检查。12月10日05∶48监测胎心80~103次/min,即刻行剖宫产终止妊娠,予常规术前准备后于06∶10行剖宫产术,于06∶39娩出一活女婴,重1900 g,Apgar评分3~6分,新生儿因早产转儿科进一步治疗。手术经过顺利,于07∶44回病房,生命体征平稳,保留尿管畅,量色正常,术后予克林霉素、替硝唑、止血敏、止血芳酸、氨甲环酸、催产素等抗炎、止血、加强子宫收缩治疗。12∶00阴道出血共有400 ml,阴道出血为不凝血,予欣母沛及输血治疗,15∶00患者凝血功能报告血不凝,3P试验阳性。因为患者查3P试验阳性,凝血报告提示不凝血,PT时间延长,肝肾功能异常,综合考虑:(1)DIC;(2)产后出血;(3)贫血;(4)肝肾功能受损;(5)重症肝炎可能,于17∶10转ICU进一步治疗。患者入ICU后到12月11日07∶00阴道出血共有300 ml,08∶30分出现意识淡漠,呼之能应,全身黄染,尿色深黄。09∶15患者出现瞳孔进行性扩大至5 mm左右,瞳孔对光反射消失,神志不清,深昏迷,少尿,自主呼吸浅弱,血压进行性下降至78/28 mm Hg,血氧饱和度进行性下降至91%左右,电解质、血气分析提示酸中毒,立即给予呼吸机支持呼吸。并于11∶30行颈内静脉置管术。经过本院及外院专家会诊根据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诊断:妊娠期急性脂肪肝。产妇病情危重,出现肝肾综合征,肝衰竭,肝性脑病。在以上治疗的基础上积极治疗。予血浆、白蛋白、纤维蛋白原、凝血因子等交替使用。温醋酸低温灌肠以改善肠功能,用复达欣抗感染,应用甲基强的松龙减轻应激反应,洛赛克保护胃黏膜,血必净抑制炎性介质的释入,ATP、辅酶营养神经系统,予多巴胺、速尿,扩张微血管,利尿改善肾功能,并用碳酸氢钠纠正酸中毒,予静脉营养治疗,用杜秘克肠道排毒,用替硝唑静滴防止真菌感染等并发症。随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中心静脉压、凝血功能,电解质、肝肾功能、心肌酶谱,血气分析。经过上述综合治疗及护理后效果不理想转外院行血浆置换治疗。

    2  护理体会

    2.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正确统计出入量  给予持续心电监护。正确估计阴道出血量,保留24 h会阴垫用称重法计算出血量。观察尿量的变化以了解肾功能的状况。

    2.2  观察全身皮肤、黏膜、神志、瞳孔的变化  观察全身皮肤黏膜黄疸的程度,全身皮肤黏膜有无出血点、瘀斑。观察全身皮肤及球结膜水肿情况。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以了解有无肝性脑病的先兆。

    2.3  DIC的观察及护理  观察伤口渗血情况;行穿刺后延长穿刺点的加压时间;观察阴道出血性状是否为不凝血。遵医嘱应用血浆、纤维蛋白原、输血及输凝血因子等以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2.4  加强基础护理  因为患者贫血、低蛋白血症导致机体抵抗力下降。所以做好口腔护理、皮肤护理及会阴护理尤为重要。

    2.5  管道的护理  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有效。留置针的局部每日换药1次,留置尿管期间每日会阴擦洗2次。

    2.6  饮食护理  控制脂肪肝的主要办法是调整饮食结构,限制胆固醇、饱和脂肪、糖类及酒精的摄入,增加维生素及富含纤维食物的摄入,增加优质蛋白的摄入,以纠正低蛋白血症,减少对肝细胞的损伤,有利于肝功能的恢复。

    2.7  指导运动与休息相结合的原则  以维持理想体重及相对正常的血脂和血糖水平。

    2.8  根据正确及时给药  遵医嘱应用保肝护肾等药物,合理安排补液顺序及补液的滴速,以维持水电解质的平衡。

    2.9  做好心理护理及健康指导  医务人员应耐心向患者宣传健康知识,以增加对脂肪肝的了解,指导患者解除恐惧,保持乐观情绪,不要擅自乱用药物,以免增加对肝脏的负担,自觉接受饮食、健康锻炼及药物治疗。


作者单位:214062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四人民医院产科

作者: 杨晓燕,陈 艺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