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3期

50例慢性肺心病患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由于大多数患者年龄大,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因此,除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全面细致的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预后也极为重要。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和健康教......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肺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由于大多数患者年龄大,急性发作期病情重,因此,除了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外,全面细致的护理对肺心病患者的预后也极为重要。我们在护理过程中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急性期和缓解期的常规治疗和护理,以及出院指导和健康教育,较大程度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减少复发。

【关键词】  老年;慢性肺心病;护理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由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以及其他胸部疾病或血管病变引起的心脏病。大多数患者年龄大、病程长、急性发作期病情重。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缺氧、二氧化碳潴留、肝大、胃肠道淤血、全身水肿[1]。针对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表现,我们认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全面细致的心理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极为重要。现将我科2000~2001年收治的慢性肺心病50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50例患者为2000~2001年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收治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均符合慢性肺心病的诊断标准。男40例,女10例,年龄51~84岁,平均72.5岁。职业:工人40例,干部10例。文化程度:高中10例,初中16例,初小8例,文盲1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有效抗感染、吸氧、预防和控制心力衰竭、控制心律失常、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及电解质紊乱及对症治疗等。50例患者经合理治疗和精心护理,除2例患者由于呼衰、心衰难以纠正死亡外,其余48例均获得满意的结果,好转出院。

    2  护理与讨论

    2.1  心理护理[2]  首先,对于初次因病住院的老年患者,由于对医院的环境感到陌生,易产生恐惧、孤独感。我们要主动做好入院介绍,让患者熟悉环境,消除恐惧、陌生感。生活上多关心患者,使他们积极配合治疗,争取早日康复。对于反复发作、病程长,经常住院的老年慢性肺心病患者,由于其子女大都成家并有自己的工作要做,不能长时间陪伴左右,使患者更加感到孤独寂寞,这就要求我们要多与患者交谈,生活上处处关心体贴他们,使患者感到温暖,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地配合治疗。其次,文化程度越高的老年患者越容易产生恐惧、焦虑不安的心理,认为自己的病已治不好,易产生悲伤、绝望的心理,拒绝治疗或不配合治疗,从而影响疾病的转归及治疗效果。这时我们应给人讲解有关肺心病的知识。对文化程度不高的患者。采取通俗易懂的形象比喻,使患者改变对肺心病的错误认识,消除患者的恐惧和不安心理,以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再次,经常住院会在某种程度上给患者造成一定的经济困难,而大多数老人仅靠退休金维持生活,因此,反复住院又给他们造成精神上负担。针对这种情况,我们要把患者当作自己的亲人,把信息及时反馈给医生,尽量使用价廉且疗效较好的药物,同时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让亲人、朋友、亲戚给予经济上的帮助,尽量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使他们能安心治病。

    2.2  病情观察  慢性肺心病患者在住院过程中可出现各种病情变化,需密切观察。(1)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预防肺源性休克、失血性休克的发生。肺心病的患者是因心、肺功能障碍引起的,病情重、变化快故因随时注意患者的生命体征的变化。(2)密切观察神志的变化。神志改变是肺性脑病的主要表现。如出现头痛、烦躁、恶心、呕吐则是肺性脑病的先兆症状。(3)注重观察呼吸的变化。观察呼吸深浅、频率、节律的改变,缺氧症状,防止呼吸衰竭的发生。一旦出现呼吸抑制,应给予呼吸兴奋剂并行辅助呼吸。(4)心力衰竭的观察。患者出现明显倦怠、乏力、尿少、下肢乃至全身水肿。查体示心界向左扩大,剑突下收缩期搏动明显,三尖瓣区有收缩期吹风样杂音,肝大、肝区压痛、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下肢及腰骶凹陷性水肿、腹水征阳性等提示患者出现右心衰竭。

    2.3  急性期护理

    2.3.1  保持呼吸道通畅  在急性期,呼吸道分泌物增多,痰量多且不易咳出,为了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窒息和更好的发挥抗生素的疗效,可根据患者的病情给予合理的排痰方式。如清醒的患者,应鼓励其咳嗽、排痰,按时服用祛痰剂。咳嗽无力者可翻身,拍背,变换体位以助排痰,亦可予超声雾化吸入,药物配方是生理盐水5 ml,庆大霉素8万u,地塞米松5 mg,α-糜蛋白酶4000 u,稀释黏稠痰液,使之易于咳出。对神志改变者,要间断吸痰,吸痰时手法要轻,动作迅速。每次吸引时间不超过15 s,2次抽吸间隔时间一般在3 min以上。同时做好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准备工作及做好相应的护理。

    2.3.2  合理给氧,改善缺氧状态  由于患者长期处于低氧及高碳酸血症状态,其呼吸中枢对于二氧化碳的刺激已不敏感,主要靠缺氧刺激主动肺体和颈动肺窦的化学感受器,通过反射以维持呼吸。因此,患者不宜高浓度吸氧,宜低浓度(25%~35%),低流量(1~3 L/min)持续吸氧。在用辅助呼吸和呼吸兴奋剂时,给氧浓度可稍高。通常采用鼻导管、鼻塞。注意吸入气体的温湿度。在给氧过程中,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期进行血气分析,根据其结果及时调节氧流量和浓度[3]。

    2.3.3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肺心病患者常见并发症有肺性脑病、上消化道出血、心律失常、肾衰竭、休克等,做好病情观察就能及时防止或减少患者死亡。

    2.3.4  准确记录出入量  为了配合临床治疗,在护理方面应准确记录各种液体的出入量,如出汗情况、尿量、大便量、呕吐物、痰液及其性质、颜色等,为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2.3.5  加强基础护理  老年患者身体消瘦,活动能力差,感觉迟钝,应重视基础护理,注意保持床铺干燥、整洁、舒适,病室温度在18 ℃~20 ℃防止患者受凉,湿度50%~60%为宜,防止痰液黏稠,不易咳出。我们采用空调、暖气保持病房温度,每天用1∶500灭菌王配制的药水拖地,保持病房湿度,避免交叉感染。取舒适的坐位或半坐位。烦躁不安者加床挡保护,防止坠床。并注意口腔护理、皮肤清洁、预防感染。此外,输液速度不宜过快,输液量不宜过多,以免加重心脏负荷,诱发急性肺水肿。

    2.4  缓解期护理  缓解期主要防止感染,恢复体力,做好饮食护理,进行卫生宣教和生活指导,加强锻炼。包括:(1)呼吸肌锻炼如腹式呼吸和缩唇呼吸。(2)全身锻炼如进行呼吸操和有氧活动。呼吸操应包括呼吸与扩胸、弯腰、下蹲和四肢活动在内的各种体操活动,有氧活动以步行和慢跑为常规,活动强度的掌握以每次运动后出现轻度呼吸短促,在停止活动后10 min内呼吸恢复至运动前水平为宜。(3)御寒锻炼,如冷水洗脸、洗鼻,按迎香穴、揉风池穴等。

    2.5  饮食护理  患者疾病的治愈与健康的恢复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营养的补给,而营养的补给又主要依靠饮食,这就要求人们科学饮食。对于肺心病的患者应摄入充足的蛋白质、氨基酸和各种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于水肿的患者应予低盐或无盐饮食,少量多餐。

    2.6  健康教育[4]  肺心病多数预后差,病死率在10%~15%,原发病及呼吸衰竭为其主要病因,但经积极治疗,可以延长寿命,提高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内容包括(1)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坚持戒烟;(2)适当锻炼,增强抵抗力;(3)季节更换,注意保暖,防止受凉;(4)按医嘱服药,随访;(5)如何自我检测心、肺功能的变化;(6)姿势的调整:呼吸困难的患者姿势应既有利于气体交换又能节省能量。如站立时,背倚墙,使膈肌和胸廓松弛,全身放松,坐位时凳高合适,两足正好平放在地,身体稍向前倾,两手摆在双腿或趴在小桌上,桌上放置几个枕头,使患者胸椎与腰椎尽可能在一直线上。卧位时抬高床头,并略摇起床尾,使下肢关节轻度弯曲。

    3  结果

 通过50例慢性肺心患者的护理,我们深深体会到,对于慢性肺心病患者,应作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使他们能树立对生活及治疗的信心,积极配合治疗及护理,以利于疾病的康复。密切观察病情的变化是预防并发症的关键。作好健康教育及生活指导,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并有可能减少复发。该50例患者中,除2例患者由于呼衰、心衰难以纠正死亡外,其余48例均获得满意的结果。

【参考文献】
  1 杜坚.影响老年慢性肺心病呼吸衰竭患者预后因素.临床荟萃,1997,12(1):21.

2 耿巧梅.老年肺心病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040-4041.

3 朱菊琴,左志通.老年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的护理.中国误诊学杂志,2006,6(2):4022.

4 钟凤娇.肺心病患者的社区护理观察.中华医护杂志,2006,3(2):162-163.

(本文编辑:宋 青)


作者单位:200030 上海,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王晓敏,许德君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