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4期

老年慢性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由于人口老龄化,临床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因为他(她)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习惯,从而造成了多种心理特点。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早日康复,成为临床广为关切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医疗保健机构的主观完善以及现代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人均寿命正在逐渐延长,人口老龄化已成为全球发展的趋势。由于人口老龄化,临床上老年慢性病患者日趋增多,因为他(她)们有着不同的社会地位、职业、生活习惯,从而造成了多种心理特点。如何提高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及社会负担,促进老年慢性病患者早日康复,成为临床广为关切的问题,这就要求护士针对老年患者不同的心理特点及其具体情况实施不同的心理护理

【关键词】  老年人 慢性病 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指在护理过程中运用心理知识,以科学的态度、恰当的方法、美好的语言,通过护患间的密切交往,以护理行为来影响和改变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促进其康复的方法和手段。

    1  生理特点

    由于老年人机体的衰老,各脏器功能减退,代偿适应能力下降,以及社会、家庭、工作、生活等环境的改变可以使其心理、精神产生各种各样的变化,主要表现为:记忆力差、反应迟钝、敏感性降低、缺乏客观冷静的听取他人意见的宽容性、固执己见、喜欢别人恭维服从、以自我为中心希望得到周围人的重视。又因不工作的关系,社交范围明显缩小,对周围事物均心有余而力不足。由于社会角色的改变,使其在家庭、社会中的地位也随之改变,故易产生孤独、寂寞、自卑感。同时通过自我暗示,患者依赖心理极强,力所能及的一些小事,也要靠别人来做,情感脆弱,甚至伴有幼稚行为,以上这些都对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恢复及治疗极为不利。

    2  心理特点

    衰老是一个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心理健康与机体健康对延缓衰老起同等重要作用。因此应注意分析老年人的心理活动特点。它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社会、家庭、经济、文化水平等,常常表现为焦虑、内疚、自责,甚至消极悲观,自暴自弃,可出现绝望厌世心理,有时表现为抑郁、少言,有时表现为暴躁、怒气冲冲,遇到一些琐碎小事就大发雷霆。

    老年慢性病有些是年轻时所患疾病的延续,但多数是具有老年特征的疾病。一般老年人患有多种内科疾病,平常比较稳定,一旦发热、感染就会加重潜伏的其他疾病的症状,由于老年人不能完整叙述病史,所以症状不典型。比如老年肺炎,可以出现不发热、白细胞不高的现象,只表现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等,这就给诊断带来了许多困难。

    另一种慢性病患者一开始有侥幸心理,即不肯承认自己真的患了疾病,迟迟不愿进入患者角色,一旦明确诊断,又易产生急躁情绪,想立即服上灵丹妙药,于朝夕之间把病治好,这时他们对自己的疾病格外敏感、格外关心,向医护人员寻根问底,向病友“取经”或翻阅大量有关书籍,渴望弄清疾病的来龙去脉,试图主动把握病情。因此对老年患者要及早发现异常变化,早诊断早治疗,防止潜伏疾病的加重。

    3  护理对策

    在进行心理护理时,首先应仪表端庄、态度和蔼、言语温和、称呼恰当、举止文雅、耐心倾听,给患者以亲切感和安全感。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逐步取得患者信任,采取不同方式与患者交流,了解其个性、爱好、饮食起居习惯、有无特殊生活习惯。利用语言技巧及实际行动增强患者的信任感,并在其家属的配合下采取适当的方式消除患者的焦虑、不安。通过上述手段,我们可以获得较全面的患者心理资料,针对其个体差异进行不同护理,满足不同老人的心理需要。

    要了解患者主要病史,对不同身份、职务的患者应一视同仁,平等相待,尊重患者,为患者解除痛苦。最好根据患者的年龄、文化程度、爱好等情况合理地安排病床,避免患者在生活、心理上产生不必要的困扰。由于同病相怜,老病友们相互交流的经验较容易被接受,从而影响新患者的心理活动。

    必须紧紧围绕慢性疾病病程长、见效慢、易反复等特点,调节情绪,变换心境,安慰鼓励,使之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

    心理护理应当与生理护理结合进行,做到身心积极,效应相互促进。例如,慢性支气管炎患者长期咳嗽、咳痰、伴喘息,护士应鼓励患者多咳嗽,变动体位,定时翻身拍背,呼吸困难者取半卧位,使之呼吸通畅,并易将痰咳出,患者的情绪自然就会好转。又如,慢性病患者除每天口服药物外,还经常进行肌肉注射和静脉点滴,这对那些痛阈低的患者来说,也常常引起焦虑。技术熟练的护士常常取得患者的信赖,即说明其中也包含了心理护理。

    针对患者的饮食,不仅要考虑到患者的营养需要和禁忌,也要讲究色、香、味、形、量以及就餐的环境条件等,在良好的心理护理配合下,患者不仅能遵医嘱就餐,而且还有饮食疗法的意义。另外,优雅的环境、舒适的治疗条件,也具有心理护理的意义。

    慢性病患者大都空闲时间多,根据他们的不同情况,组织必要的活动,如欣赏音乐、绘画、看电视、听广播、打太极拳等,活跃病房生活,对于因病情反复和病程长而失去治疗信心的患者更要多安慰,多鼓励。对垂危患者更要态度和蔼,语言亲切,动作轻柔,加强基础护理,使之生理上舒服,心理上也减轻对病危的恐惧。

    俗话说:“三分治疗,七分护理”,这也是老年慢性病患者的治疗原则。所以对老年患者要做好卫生宣教工作,并注意平时的保养。常言道“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经常供给身体均衡的营养,犹如“水不来先筑坝一样”,这就是预防胜于治疗的中医理论。在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应做到均衡的营养,充足的睡眠,适当的运动,良好的心理。总之,护理人员应了解熟悉老年人的生理心理特点,在采取有针对性心理护理的同时,恪守保护性医疗制度,不给患者任何恶性刺激,有利于疾病的康复。

 


作者单位:232007 安徽淮南,淮南矿业集团职业病防治院

作者: 曹学梅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