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5期

染发剂所致23例接触性皮炎临床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提高人们对染发剂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染发剂对人体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方法分析染发剂主要化学成分及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结论提醒人们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染发剂,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关键词】染发剂过敏反应接触性皮炎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染发剂......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提高人们对染发剂的认识,让更多的人了解染发剂对人体可能产生过敏反应。方法 分析染发剂主要化学成分及过敏反应的临床症状。结论 提醒人们如何正确、合理的使用染发剂,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关键词】  染发剂 过敏反应 接触性皮炎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用染发剂的人越来越多,而由染发剂引起的接触性皮炎也明显增加。接触性皮炎是皮肤或黏膜接触某种物质后,接触的部位所发生的炎症性反应。引起接触性皮炎的原因较多,包括:原发性刺激物和变态反应物。如动物性、植物性、化学性物质等。而染发剂是化学物质的一种。其中的对苯二胺有较强的致敏性,易引起接触性皮炎。笔者自2002年以来共遇到23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3例均为2002年以来农安县人民医院收治的患者,男9例,女14例;年龄35~65岁。染发后24 h以内发生皮炎就有7例,24~48 h 13例,48 h以上3例。

  12  临床特点  (1)皮肤损害:主要发生在头面部及上下眼睑,表现为皮肤瘙痒、潮红、水肿、渗出、丘疹、水疱,若继发性感染则形成脓疱疹。(2)黏膜损害:常发生在眼球结膜、鼻黏膜、口唇黏膜。表现为黏膜充血水肿、糜烂、破溃等。

  2  典型病例

    例1,女,28岁,患者于2003年5月16日3 pm,用染发剂染发,17日8 am,洗发时,自觉双眼及面部、头部瘙痒伴烧灼感。17日4 pm,上述症状加重伴有皮疹发生。检查:头部弥漫性红斑,多处片状黄色痂皮及渗出,双眼睑、面部潮红、肿胀,密集分布大小不等淡红色丘疹,部分融合成片。上下唇黏膜破溃,张口困难。诊断:染发剂致接触性皮炎。治疗:给予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10%葡萄酸钙注射液20 ml。地塞米松注射液10 ml,维生素C注射液25 g每日一次静点。扑尔敏片4 g,1日3次口服。皮炎平软膏,每日两次外涂,生理盐水,每日2次湿敷,治疗3天后症状明显好转,头皮渗出物减少,痂皮变薄,皮疹缩小、变平,无新疹发生,面部仅有少量淡红色丘疹,大部分皮疹消退,继续治疗5天后,症状完全消失,皮疹全部消退,恢复正常。

    例2,女,55岁,2004年11月18日使用染发剂染发,次日,自觉双眼及头皮瘙痒,两天后,症状加重,面部出现红斑、丘疹,检查:头面部、颈部皮肤及口唇黏膜均有大小不等、淡红色、圆形丘疹,鼻黏膜苍白、水肿。诊断:染发剂致接触性皮炎。治疗:给予10%葡萄糖酸钙注射液20 ml,每日1次静点,敏迪10 mg,每日2次口服,外用去炎松尿素软膏。3天后皮疹完全消退,未留任何痕迹。

  3  讨论

    染发剂主要成分为对苯二胺,为灰白色片状结晶,市场上所售的染发剂为咖啡色粉末,其盐酸盐较稳定及易溶于水,并可渗入毛囊,沉积于皮肤表面,形成大分子聚合物,而使毛发变为黑色,染发剂引起皮肤黏膜接触性皮炎,主要是由于染发剂中的主要成分对苯二胺引起。一般用染发剂染发对人体无损害作用,只有过敏体质的人接触染发剂后,表皮角质层的胶原蛋白结合形成完全抗原而致过敏反应发生。染发时并不发痛,绝大多数发痛于次日或第一次清洗头发时,病变同时累及皮肤、黏膜,病程一般7~10天。皮肤损害包括:红斑、丘疹、水疱、肿胀、糜烂、结痂。治疗以抗组胺钙剂、皮质类固醇激素为主。为预防本病的发生,可在染发前做过敏试验,即用糊状药粉涂前臂内侧约1 cm×1 cm大小,其上敷盖塑料薄膜,24 h无红肿、无瘙痒,即可使用。


作者单位:130200 吉林农安,农安县人民医院

作者: 张玉军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