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8期

2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观察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对2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29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痊愈出院。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全程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观察急性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 对29例急性心肌梗死行冠脉介入治疗患者施行心理护理,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以及健康教育防止并发症发生。结果 29例患者中除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痊愈出院。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施行全程护理是保证患者生命安全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冠脉介入 护理

    随着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心肌梗死成功率明显提高且并发症下降[1],心肌梗死发生后最短的时间内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心肌得到再灌注,使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或使坏死范围缩小,保护和维持心脏功能,使患者不但能躲过危险期而且康复后还能保持尽可能多的有功能心肌,对梗死后心肌重塑及预后极为有力。介入治疗是目前最积极的治疗措施,具有危险小、手术简单、效果肯定的优点。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07年1~8月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行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29例,其中男18例,女11例,年龄37~77岁,平均58岁,其中前壁(包括广泛前壁和前间壁)15例,下壁(包括下后壁)13例,伴右室梗死3例,伴心源性休克1例,心内膜下心梗1例,单纯冠状动脉造影9例,术中安装临时起搏器2例。

    1.2  方法  局麻下经股动脉穿刺,冠状动脉造影确定病变部位后,将导引钢丝送入所需扩张的血管远端后,置入球囊至狭窄处进行扩张,选择适当大小直径的冠状动脉内支架,明确支架的最佳位置,精确放置支架。术前、术中、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给予正确合理的健康指导及出院随访,取得满意效果。

    2  结果

    通过施行规范化全程护理,大大减轻了患者痛苦,从而降低了手术并发症及意外情况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29例中除1例发生穿刺部位血肿外,均安全度过危险期,痊愈出院。

    3  护理

    3.1  术前准备

    3.1.1  心理准备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强烈的濒死感,患者恐惧、焦虑,这种紧张情绪会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从而增加心肌耗氧量,加重心脏负担,因此术前的心理护理尤为重要。首先,要耐心倾听患者的感受,允许患者释放自己的恐惧和焦虑,根据患者不同的文化层次,用恰当的语言安慰患者,向患者介绍手术过程、应注意的事项,增加患者的安全感,稳定情绪,愉快地接受治疗。

    3.1.2  患者的准备  术前口服抗凝药物,嚼服阿司匹林0.3 g,抵克力得0.75 g,术前30 min口服安定2.5 mg,双侧腹股沟区备皮,了解股动脉、足背动脉波动情况,了解药物过敏史,做碘过敏试验、青霉素试验,术前排空膀胱,以免术中排尿影响操作。术前常规检查血、尿常规、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常规做十二导心电图,心脏超声检查。

    3.2  术中护理  建立左下肢静脉通路,连接心电监护,吸氧,准备各种抢救药物,尤其是抗过敏、抗心律失常药、抗心绞痛药物。在发生心血管急症时,能反应敏捷,迅速有效地参与抢救。常备气管插管设备,临时起搏器,除颤器接好电源,打开开关,准备好盐水纱布,使其处于备用状态。术中严密观察心电监护情况,及时发现病情变化,急性心肌梗死时心电不稳定,冠脉再通时易发生再灌注心律失常[2],术中患者出现胸闷、胸痛可舌下含化或静滴硝酸甘油等药物,血压增高时给予心痛定[3],室颤、室速时立即配合医师实施电复率、胸外心脏按压、气管插管等抢救措施。

    3.3  术后护理

    3.3.1  术后一般护理  手术结束陪同患者回病房,立即连接心电监护,持续吸氧,做十二导心电图,监测生命体征,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嘱患者术侧肢体制动,不能屈曲或侧卧,将患肢平放,避免动脉鞘管打折引起出血,拔管后穿刺点沙带压迫6~8 h,观察双下肢皮肤温度、颜色、足背动脉波动情况。嘱患者多饮水,以利造影剂尽快自尿中排出[4]。

    3.3.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1)冠状动脉损伤的并发症包括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冠状动脉穿孔和心包填塞,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最严重并发症。患者出现再梗死症状及极度呼吸困难,护士应严密观察并记录心电监护及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备好充足的抢救药品,反应迅速,用药准确配合抢救。(2)在拔鞘管和压迫止血时最易出现迷走神经反射,患者出现胸闷、恶心、呕吐、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脉搏细弱、面色苍白、全身大汗、四肢发冷。拔管前要补足血容量,保持静脉通畅,备好阿托品、多巴胺等药物,局部麻醉后用10%利多卡因5 ml鞘管周围麻醉[2],如发生迷走神经反应,立即静脉注射阿托品1 mg,患者平卧位、吸氧、快速补液,安抚患者并做好护理记录。

    4  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

    心肌梗死患者远期存活与年龄、性别、急性期病情、部位等因素有关,还与患者的生活方式有关。健康教育应循序渐进的讲解,在饮食、活动等方面给予科学的指导,患者维持正常体重,食用低胆固醇膳食,严禁暴饮暴食,少量多餐,清淡饮食,多食蔬菜、水果,参加一定的体育活动,保持乐观的生活态度,不吸烟、不饮烈性酒。出院后继续服用抗凝药物,定期复查出凝血时间。

【参考文献】
  1 胡大一,马长生.心脏病学实践2002——规范化治疗.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71.

2 许慧,温澄非.心血管介入治疗致2种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72例.实用护理杂志,2003,19(4):10.

3 谭源,邱月红,翟莹.急诊PTCA+STENT 术后严重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与护理体会.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03,增刊:57.

4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76.


作者单位:250200 山东章丘,章丘市人民医院

作者: 刘爱萍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