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19期

骨筋膜室综合征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介绍本组7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根据临床资料的重点分析,讨论了骨筋膜室综合征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避免了肢体伤残,尽早地康复出院。【关键词】骨筋膜室综合征疼痛护理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个或几个筋膜内的肌肉与神经等软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此类......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介绍本组76例患者的护理体会,根据临床资料的重点分析,讨论了骨筋膜室综合征产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观察和护理,使患者避免了肢体伤残,尽早地康复出院。

【关键词】  骨筋膜室综合征 疼痛 护理


    骨筋膜室综合征是一个或几个筋膜内的肌肉与神经等软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的一系列病理变化。其原因是严重创伤、骨折、手术、挤压伤等造成肌肉和组织渗出、渗血、水肿使筋骨模室内压力增高。此类疾病多发生于壮劳力,若处理不及时,护理方法不得当,将给患者带来不可逆的肌体伤残;严重者可威胁患者的生命[1]。本组病历76例,经精心治疗和有效的护理,除2例由基层医院转入术后48 h高度肿胀,虽经脱水、抗炎、切开减张,仍出现足部坏死截肢。74例患者都病愈出院,无一例留下伤残。因此,临床上早观察、早预防、早诊断、早处理至关重要。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998~2006年我科共收治四肢骨筋膜室综合征患者76例;男64例,女12例,年龄12~58岁,平均35岁。致病因素为肢体急性外伤史,挤压伤无骨折11例;骨折手术手法复位夹板及石膏外固定16例;骨折后术前23例;骨折术后26例。部位:上臂6例,占8%;小腿28例36%;足部5例,占6.5%。

    1.2  典型病例  患者,男,39岁,农民。于2000年10月8日19时以后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急诊收住院。该患者于入院前4 h驾马车不慎伤及右大腿,当即感右大腿剧烈疼痛,出血、畸形、不能活动。在当地医院包扎止血后,急送我院。门诊摄X线片后,诊断为右股骨干上段开放性骨折,急诊收住我科。于当晚22时20分急诊行“右大腿挤压伤,右股骨干开放性骨折,清创切开复位,钢板、螺钉内固定术”。术后7 h患者右大腿明显肿胀伴剧烈疼痛。体格检查:足背动脉搏动良好,末梢血运好。给患者抬高患肢并制动,静滴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2 h患者右大腿肿胀,病痛不见缓解,伴右小腿麻木。遵医嘱静滴20%甘露醇,肌肉注射度冷丁。给药30 min后,患者右大腿肿胀疼痛加剧,右小腿静脉明显充盈,感觉、运动功能丧失,足背支脉搏动微弱。于2000年10月10日凌晨入手术室急诊行“右大腿骨筋膜室综合征切开减压术”,术后给予甘露醇与抗生素交替静滴,患者右下肢感觉、运动功能、足背动脉搏动逐渐恢复。减轻切口行无菌换药,有渗出时更换敷料,后经植皮创面愈合,必要时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34天治愈出院。

    2  护理体会

    2.1  早期观察及护理

    2.1.1  早期预防及护理  患者入院后,整复时手法应稳妥、轻柔,避免粗暴地反复整复,以免加重软组织损伤。在使用各类管型石膏后要注意观察及调整其松紧度,需严密观察5~7天,管型石膏固定后以石膏干透为止。患者入院1周内可应用脱水剂、活血通络、激素等药物,再结合冷敷措施,减少组织缺氧,早期切不可按摩和热敷。此组病例中26例经去除石膏外固定后,配合上述措施,1周后治愈。

    2.1.2  对疼痛的观察和护理  疼痛是本病的特征之一。容易与创伤引起的疼痛相混淆,患儿则哭闹不止。此类患者因疼痛可大声叫闹不止。应用各种镇痛剂均无效且疼痛不断加剧,常使患者无法耐受。被动屈足、屈指时可引起剧痛。这一疼痛性质也是本病的重要标志。此时要做患者的心理护理,多安慰体贴患者,向家属做好解释工作,取得患者和家属的配合,通知医生,做好术前准备。

    2.1.3  对感觉的观察和护理  在病情进展中,早期表现为足背或足底、足趾皮肤麻木,特别是足背第一及第二趾骨皮肤感觉迟钝。这是由于肌肉组织血管渗出增加,压迫神经所致。神经对缺氧较敏感,此处感觉变化常提示发生骨筋膜室综合征的重要标志。要密切观察,认真做好记录,及时通知医生,采取妥善的处理。

    2.1.4  局部的观察和护理  多数患者早期表现肿胀、疼痛、皮肤红肿,皮肤张力度,触之发硬并有明显疼痛,足趾的温度一般较健侧发凉,颜色较健侧苍白。这时不能抬高患肢,抬高患肢反使动脉压降低,加速小动脉关闭而使病情加重。

    2.2  患肢切开减压后的护理

    2.2.1  全身情况的调整  因创面较大,体液丢失较多等原因,要给予高蛋白、高维生素、低脂饮食,必要时给予补液,静脉输入血白蛋白,增强机体抵抗力,维持酸碱平衡。同时给患者做好心理护理,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治疗和护理。合理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2.2.2  患肢的处理  减压后的肢体放置与心脏同等高度,这样有利于肢体血供恢复和防止再发:进行局部降温可使局部组织耗氧量减少;有条件的置于高压氧舱内,增加组织的供氧量。在肢体固定于良好体位后,可行患肢主动或被动活动,防止发生失用性挛缩。减张口多为大切口,以达到充分减压,切开后肌肉组织有不同程度膨出。换药时动作要轻柔,以减少疼痛及出血。当组织压力恢复正常,膨出的肌肉回纳后,即可缝合创面,不能缝合的创面,以3%高渗盐水湿敷,延期缝合或植皮。

【参考文献】
  1 杜克,王守志.骨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46-547.


作者单位:024000 内蒙古赤峰,赤峰市医院骨科

作者: 张永梅 宁站学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