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年第4卷第21期

脑出血患者的观察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脑出血。护理。观察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头痛病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脑出血;护理;观察


    脑出血是指脑实质内血管破裂引起的一种急性脑血管病。多数患者有高血压头痛病史。急性期常见的临床表现有头晕、呕吐、意识障碍、偏瘫、失语、大小便失禁等,重症者出现昏迷。所以做好脑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在治疗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现将多年来治疗过程中笔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再出血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特别是生命体征的变化是病情发展的重要标志,应严密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急性期每隔15~30 min测量一次生命体征。脑出血死亡原因多为脑疝、肺部感染及褥疮等,如能密切观察,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可挽救生命。再出血的严重性在于能并发严重脑梗死及脑水肿,发展至脑疝,甚至死亡,其中以小脑幕切迹疝最多见。早期脑疝的表现为头痛、喷射状呕吐、进行性意识障碍、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视乳头水肿、昏迷、抽搐、去大脑强直等。少数死于合并症,主要为肺部感染,若患者入院后如果出现体温上升、咳嗽、咳痰、外周血象升高,应考虑支气管及肺部感染,立即使用两种抗生素控制感染,并给予支气管解痉剂和祛痰剂。

    2  常规护理

    要绝对卧床休息,避免搬动。保持静脉补液通畅,必要时取浅表静脉穿刺;保持室内清洁、安静经常通风换气;护理人员应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做解释工作,必须让患者养成卧床大小便的习惯,严禁下床大便,以免造成再出血。

    3  饮食护理

    保证营养供给,可增强机体免疫力。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在发病的72 h内禁食。3天后,待病情好转,可放置胃管,给予低脂、高蛋白流质和一定的水分,如牛奶、果汁、菜汤、鱼汤、大米、面类、豆腐、瘦肉等。入院开始7天内输液量不宜过多,每天控制在1500 ml左右,以免加重脑水肿。另外,嘱陪护在患者进食时不宜过快,以免呕吐、呛咳,甚至可造成窒息。

    4  口腔护理

    加强口腔护理,注意口腔气味,对意识清醒患者,早晚用淡盐水漱口,对病情较重不能自理及昏迷患者,常用0.3%双氧水、5%碳酸氢钠、生理盐水分别清洗口腔,防止口腔溃疡发生。

    5  做好心理护理,避免情绪激动

    该病患者由于头痛、呕吐、生活不能自理,易产生急躁、忧虑、恐惧、紧张、气愤等情绪变化。护理人员要用高度的责任心、同情心、安慰和鼓励患者。经常巡视病房,加强对陪护人员的管理,急性期谢绝探视人员,以使患者保持身心健康和安静,防止因情绪变化诱发再出血。

    6  保持大便通畅

    脑出血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减弱致便秘,排便用力过猛可使血压突然上升导致再出血。对大便秘结者,应给予缓泻剂或开塞露肛注,另外在每次进食后陪护可以给予患者腹部按摩,以促进肠蠕动,帮助排便。

    7  预防并发症及处理

    7.1  尿路感染  脑出血患者大部分伴有尿潴留或尿失禁,对此,应在无菌操作下行留置导尿管,尿管要定时开放,并用生理盐水加庆大霉素冲洗膀胱1~2次,导尿管应每周更换1次。

    7.2  褥疮  由于患者长期卧床,营养差、体质消瘦,易形成褥疮。护理人员应亲自或教陪护帮患者翻身拍背,由下而上,每2 h拍1次,每次3 min;每3~4 h给患者翻身一次。及时更换清洗污染的衣服、被褥,保持床铺清洁、平整,使患者舒适。对已形成褥疮的,可用1%的龙胆紫或无菌纱布覆盖。

    8  体会

    通过对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笔者从中认识到:本病具有发病急、病情变化大、致残率和病死率高等特点,这就要求医护人员应当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熟练的操作技能,在护理过程中要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减少各种刺激、避免情绪波动、保持呼吸道通畅、鼓励患者树立信心、保持心情舒畅等护理措施,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163316 黑龙江大庆,大庆市人民医院神经内科

作者: 薄晓巍,杨春芳,陈桂英 2008-6-5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