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5期

冠心病的防治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冠心病防治护理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3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1)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血脂增高的患者,引起血脂增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常食含有高胆固醇和动物性脂......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冠心病 防治 护理


    冠心病,即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闭塞。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变及冠状动脉功能恢复改变(痉挛)。患者大多数在40岁以上,男性多于女性,近年来30岁以上的人发病率有增高的趋势。

    1  病因

    动脉粥样硬化的原因尚未完全明确,目前认为脂质代谢紊乱和动脉壁功能障碍是发病的重要因素。(1)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多见于血脂增高的患者,引起血脂增高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①常食含有高胆固醇和动物性脂肪的食物;②人体本身的脂质代谢失调,如原发性血脂增高;③因肝炎、肾炎糖尿病等所引起的脂质代谢失调,血脂增高;④紧张脑力劳动而又缺乏体力活动时,以及多种内分泌功能失调如甲状腺、性腺功能减退等均可影响脂质代谢。(2)动脉壁功能障碍:高血压是促成动脉粥样硬化重要因素之一,老年人由于动脉壁的黏膜多糖代谢紊乱,使脂质易于在动脉壁沉着。(3)其他因素:如肥胖、吸烟、家庭倾向等亦可能与发病有关。

    2  临床主要症状

    心悸、胸闷,严重者表现为心绞痛,是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使心肌暂时缺血缺氧,而引起胸骨后发作性剧痛。其特点为阵发性心前区剧痛或压迫感,可放射至右上肢或颈、下颌部,发作时表情痛苦、面色苍白、恐惧、出冷汗、四肢发冷,疼痛持续数分钟。多在劳动、情绪激动、寒冷、餐饮后突然发生。如发病时间过长反复发作,可引起心肌梗死,患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所以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3  防治措施

    (1)合理的膳食:肥胖患者应适当减少食量,使体重逐渐减至标准体重,对血胆固醇增高的患者,应减少动物脂肪及富含胆固醇的饮食。如蛋黄、肥肉、动物内脏等。多食新鲜蔬菜、水果、豆制品,尽量食用植物油。(2)适当的体力劳动及体育活动,可促进正常脂质代谢,预防肥胖,锻炼循环系统调节功能,增加冠状动脉侧支循环。(3)生活起居要有规律,避免持续过度紧张脑力劳动,保证充足的睡眠,禁烟,禁饮烈性酒。(4)积极治疗并发症:积极治疗并存的高血压。(5)降血脂药物的应用:①力平脂:200 mg,每日1粒;②脂必妥:0.35 g,每日3次,每次3片;③多烯康:0.45 g/粒,每日3次,每次2~4粒;④脉通:每次1粒,每日3次。

    4  一般护理

    对有心绞痛发作和发生急性心肌梗死时应绝对卧床休息,待急性期过后,病情稳定时才可逐渐增加适当的体力活动,改善心肌血液循环,减少心绞痛发作。病房环境应保持安静,空气新鲜,温度适宜,因为冷与热易诱发心绞痛。病情观察应严密观察心律、脉搏、血压的变化,注意心绞痛发作的时间和疼痛性质,如疼痛增频或加重应及时通知医生。用药观察,患者用抗心绞痛药物时应注意用药后的反应,如硝酸酯类药或硝苯吡啶,用药后常有血管扩张而致头昏、头痛、面红、心率增快。给氧,对冠心病患者,应根据不同的病情和缺氧情况,给予不同流量的氧气吸入。

    5  心理护理

    冠心病患者因得知自己的诊断后,加之病情的发作,多数表现为紧张、恐惧、悲观,整日焦虑不安,忧心忡忡等,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不良的心理,制定周密的治疗护理计划和实施办法,用暗示的手段和强有力的事实说服患者,使他们产生安全感和信赖感,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建立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心理状态。


作者单位:155700 黑龙江饶河,饶河县人民医院内科

作者: 王慧丽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