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9期

试论现代护士应具备的素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护士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以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作为白衣天使,不仅应该仪表端庄大方,热爱护理工作,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在医学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护士应该跟上时代的发展步伐,提升自己的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以发挥自己的最大作用。作为白衣天使,不仅应该仪表端庄大方,热爱护理工作,还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对待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全心全意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

【关键词】  护士 政治素质 职业素质 科学素质

    素质是一个外延很广的概念。狭义的素质是指人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是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方面的特点。广义的素质是指人在正常的生理、心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学习、实践锻炼而形成的品德、学识、思维方式、劳动态度、审美观念、气质、性格特征等方面的修养水平。笔者认为,护士素质是指在一般素质基础上,结合护理专业特性,对护理工作者提出的特殊的素质要求。作为一名护士应当具备政治素质、职业素质和科学素质三个方面。

    1  政治素质:热爱护理工作并为护理事业,奉献终生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护士政治素质的根本立场,是做一个合格护士的思想基础,只有具备这样的思想基础,才能热爱自己的专业,进而培养为护理事业奉献的崇高精神,这也是护理人员职业道德的重要内容。护理工作是高尚的,同时也是十分艰辛的。每时每刻,包括所有的节假日,都有大量的护士坚守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帮助患者解决病痛,使其尽快恢复健康,这些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特点。为使护理人员适应这一特点,要求护士要自觉克服个人的种种困难,必要时放弃某些个人的利益,并努力培养对护理专业的兴趣、感情,从而树立自觉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尚品德。

    坚定的政治立场和高尚的奉献精神是任何一名护士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护士的服务对象多是被各种疾病折磨的患者:有的是不会说话的婴儿患者,有的是昏迷和麻醉后尚未清醒的患者,他们不能提出要求和意见,完全需要依靠护理人员及时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但是有些护士不会设身处地为患者着想,做完了打针、发药等硬指标,就算完成了任务;至于给患者擦洗、翻身和按时巡视等软指标,则能省就省,这显然是不够的。护理工作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死安危,而且宝贵的生命对于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护士应当时刻积极主动地帮助患者解除痛苦。可是在我们队伍中有些人却让患者为她们服务,这更是不能允许的。

    护士必须具备高尚的医德。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时刻为患者着想,视患者如亲人。要认识到护士是一个神圣而高尚的职业,护士职业道德好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也意味着患者享受医疗服务质量的高低。白求恩在晋察冀军区模范医院开幕典礼上曾经说过:“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护理员的责任是什么?只有一个责任,就是使我们的患者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你必须把每一个患者看作是你的兄弟,你的父亲,因为他们比父兄还亲——他们是你的同志。”[1]

    这里还应着重指出:医德所要求的,绝不只是服务态度问题。现代医学心理学和行为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心理活动与躯体是相互影响的,大脑皮质的信号活动,影响着机体的一切过程。因此,从行为科学和医学心理学的观点来看,医学伦理道德教育不仅要求正确处理医务人员与患者的关系,而且也是医疗护理活动中所不可缺少的。无数事实证明,心理精神治疗对于促进或加速患者恢复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

    思想是行动的先驱,要有良好的行为,首先要有高尚的思想与情操,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放在首位。护士只有树立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护理工作的思想,才能把护理事业搞上去。护士对工作是否尽责,归根结底是“人人为我”还是“我为人人”的思想问题。

    2  职业素质:即身体健康、态度和蔼、热情服务、精心护理

    护理工作既包括体力劳动,又包括脑力劳动,有时还要值夜班,生活没规律,而且每日接触患者,有被传染的可能,这就要求护士必须有强健的体质。同时,护士的仪表态度是取得患者的信赖、处理好人际关系的先决条件。如果护士身体健康,精力充沛,豁达乐观,可以在病室中造成明快的气氛,对于患者会有感染力,能使患者对治疗充满信心[2]。因此,护士必须具备高雅的仪态素质。

    护士对患者应有高度的同情心,热情关怀,体贴入微,并做到一视同仁,周到照顾。护士一上岗就应当摆脱生活中的自我而进入特定的“护士角色”,她的言行都应自然流露出对患者的同情和关切,要尽可能对患者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因为患者都希望从医务人员的言行中获得安慰、依靠和希望。笔者去年接触的1例急性阑尾炎住院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因工作人员说闲话,患者听后立即产生了逆反心理,担心自己的手术有问题,手术后第3天,患者出现低热症状。此时患者精神负担很重,不愿与医务人员讲话,经责任护士多方了解与解释后,才使这位患者重新振作精神,住院9天后终于治愈出院。语言能治病也能致病,激烈的语言刺激,能使患者情绪发生很大波动以至病情突变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在护理过程中要根据各人所处的情况,病情特点,文化程度选择最适宜的语言方式来运用,同时还要注意说话的声调,表情和态度,护士应保持充沛旺盛的精力去为患者做好各项护理。

    护士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甚至一个微小动作都对患者的情绪、心理状态起着重要的影响作用,我们每个护士都应有镇定的表情,轻盈快速的步态,饱满的精神,给患者带来治疗信心。如果遇事慌张,应急能力差,做治疗时忘记带物品,或边做治疗边聊天,说笑,患者即认为在医疗上无安全感。为此,在执行治疗或护理时态度要严肃、认真、慎重、细致,要让患者知道周围的人对自己十分关心,使他能处于接受治疗及护理的最佳心理状态。护士职业的可贵之处就在于她们总是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做到急患者所急,想患者所想,痛患者所痛,对待他们能不是亲人而胜似亲人[3]。做到这些她们就一定会取得患者的信任。得到患者的配合,而信任与配合的好坏,又直接关系到治疗的效果。

    3  科学素质:即具有丰富的护理知识和精湛的护理技能,以科学认真的态度,不断充实自己

    护理人员是科技工作者,日夜在患者身边工作,担负着观察病情,提高治疗效果,预防并发症,保证患者舒适安全,培训下一代和提高本学科水平等任务,所以,在业务技术方面应有一定的要求。据调查,美国康涅狄克大学护理系的四年制教学计划是:第一学年学习普通课,包括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如数学、化学、英语、语言学、历史、心理学等;第二学年基本学习基础课,仍要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其余一半时间学习部分基础课与各科护理。因此,丰厚的知识基础成了护士胜任工作的前提。护理学的创始人南丁格尔说过:“人是各种各样的,由于社会职业、地位、民族、信仰、生活、习惯、文化程度的不同,所得的疾病与病情也不同。要使千差万别的人都能达到治疗或康复所需要的最佳身心状态,这本身就是一顶最精细的艺术。”[4]

    护理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护理工作是一门专业,具有严谨的科学性。现以癌肿的化疗为例加以说明:护士必须熟悉药物的性能和使用方法,比如长春新碱若与博来霉素相混,就会发生化学反应,二药必须间隔6 h;又如氮芥稀释后作用只有5~8 min,以后即氧化失效,因此化药后须在2~3 min注完[5];再如强刺激性药物静注时须严防药液外溢,以免造成组织坏死,静点时须在输液前后用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快速冲洗血管,以减少刺激。当今世界处正于“知识爆炸”时代,知识总量每隔7~10年要翻一番,在20世纪40、50年代,大学毕业生知识的废旧率是以10年一更新来计算的,而到20世纪60、70年代,知识的废旧率已经缩短到五年了。因此我们必须勤奋学习,以防由于知识老化和知识不足而影响工作质量。脱产学习的机会很少,绝大多数护士要靠自学,所以要把自学放在重要位置,每人要制订自学计划,定期检查学习收获,这也属于有无事业心的一种表现[6]。

    综上所述,护理工作是医疗工作的终端环节,关系到每个患者、每个家庭的幸福。护士的职业具有无限高尚性,护士良好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和科学素质是相互关联,缺一不可的。它不仅体现于仪表、风度、动作等外在形象,更体现着护士的道德品质、业务能力等内在的素养。在我国,护理工作得到党政领导的重视,受到社会的尊重,但是我们的工作能否做好,护理学能否进一步发展,还要靠我们自己付出辛勤的劳动。我们每一位护士只有在理论、技术和管理上做出成绩,不断提高工作质量,才不会辜负领导和人民对我们的一片期望。

 

【参考文献】
  1 白求恩语录.我们的战斗岗位就是手术台.http://www.cctv.com/health/20041222/100195.shtml.

2 王美芝.护理语言与体态语言对患者心理的影响.兵团医学,2006,3:64-65.3 游萍.浅谈门诊护士在工作中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及意义.现代医药卫生,2005,21(6):722-723.

4 护理心理学的对象与任务.http://www.syyyy.net/ReadNews.asp?NewsID=681.

5 中国纪钧治癌网.http://www.120ca.com/index.0.370.htm.

6 周利娟.21世纪护理人员应具备的素质.现代医药卫生,2004,20(20):2431-2438.


作者单位:510230 广东广州,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海印分院

作者: 张鸿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