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9期

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儿科沟通技巧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称为沟通,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是护理的灵魂,没有沟通与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沟通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儿科 沟通 技巧

    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过程称为沟通,现代社会无论是个人,还是社会的生存、发展都离不开与他人的沟通与交流。沟通与交流是护理的灵魂,没有沟通与交流就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护理,沟通在护理工作中非常重要。孩子是家庭的希望、祖国的未来,沟通在儿科护理中尤为重要。护理人员不仅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精湛的操作技术,而且要有娴熟的沟通技巧,才能减少护患纠纷,提升护理品质。笔者结合工作经验从交流环境、护士素质、沟通技巧三方面来探讨儿科护患沟通技巧。

    1  创建美好环境

    美好的环境就像无声的语言,可以拉近护患距离。

    1.1  护理工作站是护患交流的第一平台  可在天花板上挂上风铃,消除孩子的陌生、恐惧,减轻家长的紧张、焦虑。

    1.2  家庭式的温馨病房  在病房的透视窗上张贴利用静电吸附的卡通唐老鸭、米老鼠图案。

    1.3  病房走廊墙壁  贴上色彩鲜亮的卡通故事、育儿知识,并配有图画。

    2  不断提高护士自身素质

    2.1  终生学习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术,终生学习成为必然。

    2.2  增强自身修养  良好的个性特征、涵养、礼貌,整洁的外表,端庄优雅的举止,亲切温和的语言,都是无形的魅力,影响着有形的沟通。

    2.3  稳定的心理素质  遇事不乱、处变不惊。不断增强心理素质和心理承受能力,学会从容面对各种压力,积极采取各种放松技巧。特别是在工作中受挫,不灰心、消沉,能够积极、科学和适时地进行心理调节,及时排解心理压力,给自己营造一个轻松的工作心境和氛围,这样才能进行有效沟通。

    3  沟通技巧

    分入院时沟通、治疗时的沟通、出院时的沟通及与患儿家长的沟通。

    3.1  入院介绍  入院介绍是建立良好护患关系的开始。创建了亲患的环境、氛围,强化与患儿及其家长沟通。护理人员注重自己的仪表、举止,讲话时注意自己的语气、顿挫、声调、音量。主动介绍自己,用和蔼的态度接近患儿,亲切询问患儿的乳名、年龄、学校或幼儿园名称等患儿熟悉的生活与事情,可缩短与患儿及家长的距离。同时应鼓励患儿做自我介绍或提出疑问,避免所有问题向家长询问,形成替代沟通局面,挫伤患儿主动合作的积极性。

    向家长热情介绍医院环境、设施、各种规定并对主管医生和护士进行介绍,帮助家长尽快熟悉环境,消除紧张、焦虑心理。

    3.2  治疗时的沟通,护患沟通的关键  治疗前向家长讲明患儿的病情、治疗效果,对各种预后进行说明,使家长对患儿治疗期间可能出现的情况有所了解和准备,诚恳告诉家长,我们最大程度上减轻患儿的痛苦,提高操作成功率。减轻家长的恐惧心理,取得合作。

    减轻和消除患儿紧张怕痛的心理,根据患儿不同年龄、个性特点,进行引导。1岁以内的以逗引为主,以分散注意力,夸其皮肤白、眼睛大、头发黑等使家长欢心。2岁以上男孩夸其坚强、勇敢,女孩夸其聪明、美丽,并使用肯定的语气如“我要给你扎针,请伸出左手”,尽量不使用“是不是”、“要不要”的模棱两可的话,反应强烈的患儿不妨采用鼓励与态度严肃相结合,都会由不配合到配合治疗。

    治疗过程中加强巡视,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耐心解答,进行传统卫生指导、疾病知识指导、用药指导、饮食指导、心理指导。治疗完毕询问有无其他要求。

    3.3  出院指导  做好出院指导、注意事项,教家长正确的护理知识如如何正确换尿布,如何及时添加辅食等,帮助家长独立进行日常护理,这样即使患儿得到正确护理,也增加了护患感情。

    建立电话随访制度,通过随访,拓展延伸了我们的服务,把服务从医院延伸到社会,从患者扩展到健康人,不断提高全民健康水平。

    4  小结

    良好的护患沟通,有效避免了护患矛盾,把握好各种不同的沟通契机,掌握好沟通技巧,才能提升工作品质,使护理成为科学和艺术。 


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兰州,甘肃省妇幼保健医院儿内科

作者: 冯晓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