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0期

考前培训对通过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作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学习完护理专业课程的护士获得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而组织的国家级的考试,为提高该考试的通过率,我院组织考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2004年至2007年调整培训方案后我院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情况,并分析讨论了对提高考试通过率有影响的因素和环节,将对以后的工......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为学习完护理专业课程的护士获得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而组织的国家级的考试,为提高该考试的通过率,我院组织考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总结了2004年至2007年调整培训方案后我院参加国家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情况,并分析讨论了对提高考试通过率有影响的因素和环节,将对以后的工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护士 执业资格考试 通过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规定:凡申请护士执业者必须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获得护士执业证书。我院聘用护士管理规定:聘用制护士未通过考试者,一律不允许聘用。因此,参加并通过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是新护士从事护理工作所必经的第一步。从1998年起解放军第306医院每年举办护士执业考试辅导班,均取得较好成绩。2001年通过率为91%,2002年通过率为94%。2003年由于考试环境及相关情况的变化,我院没有及时针对考试改革发生的变化调整培训方案,考试通过率为63%,低于往年。为了提高新形势下我院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的通过率,我们进一步调整了培训计划,经过认真地组织、周密地安排、详细地计划、严格地要求以及个人的努力,取得了较好成绩。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1  基本情况

    1.1  教材选择  以《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2004(2005、2006、2007)护理学专业(执业护士含护士)资格考试大纲》为主线,充分利用北京大学护理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护理学院等权威院校编写的模拟题进行训练。

    1.2  学员构成  参加培训的学员为我院试用期聘用护士,分别为北京、河北、山西、四川、湖北等不同地区的高等护理专科学校的应届毕业生,3年制大专学历,平均年龄20.3岁。

    1.3  教员构成  教员的水平、经验、能力、责任心和敬业精神决定了授课质量和学员的接受程度以及考试成绩。为此,我们邀请院内有丰富临床经验和教学能力的五名护士长(副主任护师3人、主管护师2人)承担教学工作。

    2  培训组织

    2.1  培训时间  为了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进行以及学习的有效性,每期培训历时4个月。集中授课时间20课时,集中上晚自习86课时(平均每周2~3次),模拟考试12课时,试卷分析20课时。

    2.2  培训方法

    2.2.1  集中讲解、明确重点  由于参加考试人员均为试用期护士,除准备考试外,还要熟悉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及临床工作,因此,培训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来完成。为保证学习质量,我院将参考人员集中,并提供专门的地点,利用每个星期的两至三个晚上的时间(18∶00~21∶00)进行授课、自习、测试。针对全国护士资格执业考试涉及面广,重视基础理论的特点,我们选择所用参考书中的重点部分,作为讲解和测试的内容。对于每一章节部分,都根据大纲中的重点、难点进行授课,详细地讲解需要重点掌握的学习内容。并且在题目的选择上依照涉及范围广、内容全面、针对性强、各个难度均有的原则。

    2.2.2  阶段测验、掌握程度  依照授课内容及复习进度定期安排考试,随时了解学员对本阶段复习内容的掌握以及教员与学员之间的配合,便于调整复习计划。

    2.2.3  及时答疑、不留死角  授课教员在讲解过程中及时解答学员的疑问,做到讲一道题会一道题;学员在课余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随时到教员所在科室请教;每次考试完毕,均设有专门的答疑时间,对每一项有疑问的内容进行解答,不把问题留到第二天。

    2.2.4  交流经验、相互学习  举办学员座谈会,邀请上届优秀考生介绍学习方法,交流学习经验,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可行的学习计划及目标。

    2.2.5  知识竞赛、提高效能  在纪念“5.12”国际护士节期间举办“新护士护理知识竞赛”,增强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提高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彼此间的竞争激发了学习热情。

    2.2.6  模拟真题、适应考试  为了使测试最大限度接近真实考试,我们从测试题的选择、试卷印制、答题卡的使用以及考试环境的安排,都完全模拟正式考试的情景,使学员的心理及习惯逐步适应考试,从而避免在应试时发生不必要的失误。整个过程结束后,参加考试人员的心理能力和应试能力都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2.2.7  小组讨论、重点突破  对基础知识较薄弱、单元测试成绩不合格的学员开小灶,系统的、有重点地进行辅导;所在科室指定专人帮助,采取结对子的方式,边工作边学习,以临床实践工作提高理论知识的掌握。

    3  取得的成果

    由于2003年考试环境的变化,使我院的通过率有所降低,针对这一情况,我们及时调整培训方案,使通过率再次保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取得了2004年56人参加考试,通过率83.9%;2005年57人参加考试,通过率89.47%,2006年55人参加考试,通过率98.18%,2007年57人参加考试,通过率100%的好成绩。

    4  讨论

    “护士资格执业考试”是为学习完护理专业课程取得毕业证书的护士获得国家承认的执业资格而组织的国家级的考试。1998年我院参加考试的通过率为94.7%,2003年通过率降至63%,这反映了考试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很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和探讨,寻找规律加以引导。通过近三年的考试准备工作以及取得的成绩,我们对备考的工作又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首先,院领导对该项工作非常重视,多次指示要切实抓好,关心辅导班的学习进度。院长在考试前专门指导,提示学员利用好现有的参考书,多做习题,巩固学习效果。科主任、护士长为了保证学员听课,在工作安排上尽量予以照顾,让她们以最好的状态去参加考试。

    其次,我们在培训的理念上也发生了一些质的变化。护士接受培训是应享受的权利,也是激发她们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的有效方式;搞好培训,即可以提高考试通过率,也可以增强团队凝聚力,对加强聘用护士的稳定性起到一定作用;较高的通过率可以使大量试用期护士转为正式护士,避免因没有通过考试而离院导致的重复培训或者无效培训,节约了医院的成本。

    在此基础上,护理部对所有考生实施组织管理,制定了严格的教学管理训练计划,挑选具有丰富临床教学经验的中高职称人员为学员授课,较好地解决了参试人员多、时间短、工学矛盾突出等问题;对考试内容进行系统及有针对性的复习,采取多种灵活的学习方式,为学员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对参加培训的人员严格管理,并做好人性化服务。对擅自不参加学习、考试者,实行目标考评;在院周会上通报培训进度和阶段测试结果,使科室领导及时了解所属人员的学习情况,同时,明确考试不合格者将不被聘用,为临床提供合格的护理人员,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科主任、护士长为了保证学员听课,在工作安排上尽量予以照顾,让她们以最好的状态去参加考试;临考前,护理部派专人看考场、定车辆、确保参试过程中不出任何意外;参试时,专人陪同学员前往,解决学员的午餐、休息及交通等问题。这些都保证和促进了提高通过率的工作成果。

    做好心理疏导,变压力为动力。由于我院2003年参加考试的人员有近三分之一没有通过,使后面的参考人员有了一定的压力;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学员从思想上认识到考试的难度;医院将对没有通过执业资格考试的人员实施解除试用期聘用合同,以上因素都使学员充分意识到通过考试的重要意义。我们积极与学员进行思想交流,教育大家正确对待压力,变压力为动力,增强信心。由此,使所有参考的学员明确了学习的目标,加强了认识,以积极的态度参加考试。

    较高的考试通过率体现了考前辅导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对以后的培训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本文编辑:李  敏)

 


作者单位:100101 北京,解放军第306医院

作者: 韩卓琳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