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1期

妇产科术后血栓性静脉炎的临床分析与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血栓性静脉炎分析护理在机体的静脉内,血液凝固成固体质块的血栓妨碍或阻塞血流的通过,这一过程称为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静脉壁炎症的血栓形成,称为血栓性静脉炎。盆腔及下肢静脉的血栓形成是剖宫产及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延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认识、发现并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血栓性静脉炎 分析 护理

    在机体的静脉内,血液凝固成固体质块的血栓妨碍或阻塞血流的通过,这一过程称为静脉血栓形成。继发于静脉壁炎症的血栓形成,称为血栓性静脉炎。盆腔及下肢静脉的血栓形成是剖宫产及妇科手术后常见的延期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术后患者的康复,甚至危及生命,如能早期认识、发现并及时施以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降低后遗症,促进患者康复意义重大。

    1  病例资料

    例1,患者,女,40岁,肥胖,全子宫切除术后,第2日自觉左下肢疼痛,第3日测量左右腓肠肌中部周径相差2.0 cm,大腿中部周径1.0 cm,术后第11日B超显示,左下肢静脉血栓形成。体温:术后第1、2、3日共有4次体温在37.5 ℃,以后均在37 ℃以下。治疗:肝素100 mg 共12日,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共14日,继之用尿激酶3万u共6日,口服肠溶阿司匹林500 mg,每日3次。共住院31天,临床症状、体征消失,临床治愈出院。

    例2,患者,女,30岁,术后第3日左臀部及腹股沟区疼痛,未引起重视,如期拆线出院,出院后疼痛加剧,伴发热,体温达38℃以上,术后第16日转入我院,左下肢水肿,皮肤发亮,压痛明显,左右大腿中部周径相差 10 cm,左右腓肠肌中部相差8 cm,B超声显示,左下肢静脉壁毛糙,血流充盈不良,治疗:尿激酶3万u,共用14天,临床症状好转出院,患者有下肢沉重感。

    例3,患者,女,50岁,全子宫切除术后第4日,自感小腿不适,走路时疼痛,未告诉医生,未引起重视,如期拆线出院,术后第21日,因左下肢疼痛,水肿4天收入院,左右腓肠肌中部周径相差2.5 cm,大腿中部周径相差3.0 cm,B超声显示,左下肢静脉壁毛糙,血流充盈不良。治疗:尿激酶3万u共14日,维脑路通400 mg,低分子右旋糖酐500 ml共16天,消炎治疗12天,临床症状消失,好转出院,共住25天。

    2  病因分析

    2.1  血液性质的改变  产科及妇科手术后均可引起血液凝固性增高及血管内红细胞聚集倾向,这是引起血栓形成的基本因素。

    2.2  血管内膜的损伤  这是促使静脉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产科及妇科某些情况下常可引起骨盆静脉的内膜上皮损伤,如胎体及巨大肿瘤的压迫等。由于血流淤滞,盆腔淤血引起静脉壁营养性障碍及渗透性改变或红细胞的聚集均可使内膜上皮表面发生改变而使血小板易于黏附在病变的内膜上,结果发展成血栓。

    2.3  血流状态的改变  血流减慢是促成静脉血栓形成的诱因。据统计,发生在静脉内的血栓比动脉内多4倍,而下肢静脉的血栓又比上肢静脉多3倍,左侧下肢血栓形成的发生率又高于右侧,这主要是由于下腔静脉在脊柱的右侧,左下肢静脉的回流途径较右侧既长且曲折,加之左髂静脉有许多动脉在其上方与之交叉走行,更能增加左侧下肢静脉回流的阻力。加之手术后患者长期卧床、伤口疼痛使呼吸减慢,以致盆腔静脉负压减弱和肠胀气,更使静脉回流困难,而易发生血栓。

    3  病情观察

    (1)静脉血栓形成,一般在术后7~9天发生,如小腿深层有静脉血栓形成,可有腓肠肌部及足底部疼痛和压痛。髂、股静脉血栓形成则与之相反,起病急骤,疼痛较为严重,整个下肢高度肿胀,皮肤发白,后随水肿消退,肢体浅静脉日益扩张。(2)血栓性静脉炎,除有疼痛、肢体水肿外,尚有皮肤温度升高,全身感染症状。

    4  护理

    (1)绝对卧床休息,直至血块机化脱离危险期;抬高患肢,有利于静脉的回流,减轻疼痛;局部应用温热敷,可缓解血管痉挛,减轻疼痛;协助侧支循环建立,促进炎症吸收。(2)待疼痛消失,体温、脉搏恢复正常后方可活动,可先进行被动活动及按摩,然后适量下地活动,逐渐增加活动量,鼓励患者,使其充满信心。(3)防止血液凝固性增加及血管损伤。在手术中应做到操作轻柔细致,防止不必要的组织损伤,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减少出血。(4)避免血流减慢。术后即应督促患者进行深呼吸,每小时12~15次,增加横膈运动,减少胸腔压力,帮助血液回流。卧床期间在可能范围内鼓励患者床上活动,如翻身或屈伸膝、踝、趾关节,指导患者早期下床活动。

    5  讨论

    本文病例均在术后第2、3、4日起有下肢不适及疼痛史,其中2例因重视不够,延误了早期治疗,预后不甚良好。由此看出,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由于机化和血管的再通,连累静脉瓣膜损坏,绝大多数患者遗有不同程度的静脉功能不全现象,患肢可出现疼痛、沉重感、易疲劳及皮肤病变等。极少数患者历经1~2年后肢体无水肿恢复正常劳动力。为减轻患者疾痛,防患于未然,我们可在术后第1、2、3日内预防性应用抗凝疗法,如应用低分子右旋糖酐静滴,具有高危因素者可口服肠溶阿司匹林、潘生丁。除此之外,整体护理工作也不容忽视,护理人员应加强病房巡视,细心听取患者的主诉,做好床边护理,避免静脉血栓形成的不利因素。


作者单位: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妇幼保健院

作者: 魏林香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