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1期

肾穿刺活检术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肾穿刺活检术护理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肾穿刺活检术 护理

    经皮肾穿刺活检术(简称肾穿刺)是用肾穿针经背部皮肤,选定穿刺点刺入肾下极取材,是目前国内外普及的肾活检方法,对原发性疾病、继发或遗传性肾脏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而肾穿刺术的护理对于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术后并发症起着关键的作用。2008年1月至2008年3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对51例肾穿刺术患者进行护理,均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51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7例,女24例,年龄19~52岁。临床诊断肾病综合征13例,慢性肾炎15例,血尿、蛋白尿原因待查10例,过敏性紫癜6例,狼疮性肾炎4例,乙肝相关性肾炎3例。全部患者均无肾活检禁忌证。

    1.2  结果  51例肾穿刺患者均取得满意疗效,术后第二天均可下床活动,穿刺术成功率100%,无出血、肾周血肿等并发症发生。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肾穿刺术是一种新的诊断方法,患者及家属对穿刺术会有一定的顾虑,对穿刺能否成功表示怀疑,对术后并发症不了解。因此必须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穿刺的必要性,穿刺的优点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并讲述同类疾病的穿刺效果,减轻患者对穿刺的紧张和焦虑情绪。

    2.1.2  术前准备  (1)询问患者病史,特别是注意有无出血性疾病。全面的体检,排除出血性疾病、全身感染性疾病及心脏疾病,检查是否有肾下垂。(2)检查出凝血时间及肝、肾功能情况。(3)行B超声检查肾脏大小、位置及活动情况。(4)让患者练习屏气及卧床排尿,可指导患者进行骨盆底部肌肉的锻炼,具体方法:取卧位(因肾穿刺术后患者均平卧于床上),先收紧盆底肌肉,再放松,每次10 s左右,连续10遍,穿刺前3日进行训练。

    2.2  术中配合  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患者取平卧位,腹下垫10 cm的枕头。消毒穿刺部位。随时观察患者反应及意识情况,主动询问患者有无疼痛感。当针尖达肾包膜时,告知患者进行屏气,安抚患者保持稳定情绪。

    2.3  术后护理  (1)术后绝对卧床24 h,卧床期间嘱病人安静休息,减少躯体移动,避免引起伤口出血,同时应仔细观察病人的伤口敷料有无渗血。(2)严密观察T、P、R、BP变化,30 min测血压一次,连测6次,平稳后停止。(3)嘱患者多饮水,术后3 h内每小时饮水300 ml,以保证每小时有尿标本,并常规送检3次,便于观察有无出血,及起到冲洗尿道的作用。(4)术后卧床期间,护理人员应主动协助做好患者进食、饮水及大小便等生活护理。有的患者术后不习惯卧床排便,导致术后膀胱充盈,思想紧张,不能自行排尿,可采取腹部热敷,或听流水声刺激排尿等方法。(5)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及止血药三次,以预防感染和出血。(6)术后注意观察病情,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警惕有脏器损伤的可能。注意有无尿频、尿急、尿痛等情况,防止术后感染。患者术后有轻度腰酸腰痛,一般无须处理,一周后可自行消失。有绞痛时应立即行B超检查,以防止肾包膜下血肿的发生。(7)术后24 h后可起床活动,但应避免剧烈活动。术后3天内不能淋浴或盆浴以避免伤口感染。

    3  小结

    肾活检是一项有创检查,可发生多种并发症,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同时,护理人员应加强与病人的沟通,取得良好的配合,而提高肾穿刺活检的成功率。

  


作者单位:250012 山东济南,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东二病房

作者: 张伟娜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