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2期

精神病患者患糖尿病的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糖尿病精神病护理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重症患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但也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患者本身无主观明显的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查而得知。糖尿病是危机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个别地区糖尿病患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糖尿病 精神病 护理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其病理生理基础是胰岛素分泌或作用的缺陷,引起糖、蛋白质及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代谢紊乱[1]。临床主要表现为多尿、多饮、多食和消瘦。重症患者可伴有心、脑、肾等器官的并发症,但也有些病情较轻的患者,患者本身无主观明显的症状,通过实验室检查而得知。糖尿病是危机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近20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从不足1%增加到3.21%,个别地区糖尿病患病率超过3.5%[2]。精神病患者患糖尿病的人数也在逐年增加,如何来护理这类特殊群体,笔者认为,应根据这类人群的不同心理特征,给予合理的膳食,有规则地用药,适度地运动,良好的睡眠,以上措施可减少疾病的危害,给予有针对性的护理,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其寿命。

    1  精神病患者患糖尿病的护理

    护理包括:心理护理,安全护理,饮食护理,药物护理,睡眠护理,健康教育。

    1.1  心理护理  当精神病患者得知自己患了糖尿病,会出现烦躁、抑郁、紧张、焦虑、敌视的情绪,加重其精神症状。护理人员要及时与患者沟通,掌握患者的心理动态,解除其心理顾虑,鼓励患者说出内心的不悦,减轻精神压力,稳定患者情绪,告诉患者情绪,精神压力对疾病的影响。协助患者识别抑郁情绪,教育患者克服性格上的弱点,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充分建立起良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知道患者正确应对各种应激状况,引导患者用合理的想法替代负性想法,用健康的态度,观念替代错误的认知,从而建立健康的心理和行为模式。对患者积极的配合和进步,给予一定的表扬与肯定,使其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1.2  安全护理  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早发现危险因素。发现患者言语、行为、情绪等有异常时要及时交班记录,加强巡视、看护。有自杀、自伤、兴奋躁动的患者及时给予保护性约束。加强医院教育工作,强化医护人员健康意识,不断提高护士的知识水平[3]。加强护士的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使其在工作中具有高度的慎独精神。

    1.3  饮食护理  合理调配饮食。饮食治疗是治疗糖尿病最基本的方法,是糖尿病自然病程中任何阶段必不可少的措施[4,5]。给予患者低糖、高蛋白、丰富维生素、适量脂肪的饮食。糖尿病患者的进餐应该定时定量,通常将每天的热量按1/5、2/5、2/5分配至早、中、晚三餐中,每日热量的计算:按患者的性别、年龄、身高查表或计算理想体重[理想体重(kg)=身高(cm)-105],然后参照理想体重和每日体力活动量计算每日所需总热量[6]。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情况下适当吃些水果,可补充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降低血脂,预防便秘。

    1.4  药物护理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通过降低血糖来减缓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7]。嘱患者正确服药,告之药物的作用及注意事项,每次都要等到患者服下药物后方可离开。监测血糖、尿糖,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的知识,加强遵医行为,使其正确对待疾病,主动配合各项医疗护理工作。

    1.5  睡眠护理  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避免睡前兴奋,不看刺激性的电视。适当减少日间睡眠时间,放松心情,同时工作人员加强巡视观察。

    1.6  健康教育  根据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文化程度、接受能力、自我管理水平和心理特点,与患者共同制定适合个体的健康教育,选择有效的教育方式和沟通技巧,采取护患相对固定的一对一的健康教育,增加与患者充分交流时间[8]。向患者说明各种治疗护理措施的目的和意义。低血糖大多出现在餐前和夜间,多数是无症状的[9]。指导患者预防低血糖的发生及发生后的自救方法(立即饮糖水或进食含糖食物),督促及协助患者料理个人卫生,避免局部感染,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勤洗澡,勤换内衣裤。对于没有严重并发症的2型糖尿病患者,运动治疗是必须强调的。运动可以通过减少患者肠道的血流量,降低消化吸收作用,增加肌肉对葡萄糖的摄取,增加机体的热量消耗。一般认为运动应该安排在餐后30 min,强度应该因人而异,循序渐进。运动时心率不应超过(170-年龄)/min[10]。可选择散步,做广播操,打羽毛球等运动方式。健康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患者建立健康的行为,提高其我管理能力[11]。

    2  小结

    糖尿病是行为性的慢性终身性疾病。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饮食行为的改变,DM患病率呈逐年增加,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可引起多种并发症和残疾,以及过早死亡[12]。近年来研究认为糖尿病与某些行为有关。精神疾病是在理化、生物、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下,导致大脑功能紊乱,产生认知、情感、意志行为等精神活动障碍的疾病[13]。因此,患者遵医性差,自知力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对于糖尿病伴精神病的这类患者,护理人员应加强巡视监护,提前对这些患者可能出现的一些合并症进行早期干预,提高认识,评估患者有无糖尿病并发症,对存在的危险因素要尽早识别,告之医生,尽早处理。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从而提高他们的整体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陈淑英,阮洪,程云.现代实用护理学.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605.

2 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810.

3 樊学翠,张培芳,侯元华,等.健康体检人群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调查.护理学杂志,2007,22(19):15.

4 陈明道,李荣英.糖尿病饮食治疗的若干不同观点.中华内科杂志,2005,44(10):791.

5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3-74.

6 姚景鹏.内科护理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2,281.

7 徐瑜,刘超.血糖波动与糖尿病慢性血管并发症.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11):639.

8 朱美玉,梁仁瑞,吕水燕,等.糖尿病患者参与治疗目标的设定与实施对其血糖的影响.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1):32.

9 郑晓萍,邵莹,邹朝春,等.动态血糖监测系统在儿童1型糖尿病中的应用和护理,中华护理杂志,2008,43(3):236.

10 曾龙驿,穆攀伟.餐后高血糖的治疗策略.国际内科学杂志,2007,34(9):498.

11 林娟,李红,王小芳,等.糖尿病俱乐部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中华护理杂志,2008,43(4):370.

12 WILSONE.Diabetes Education:an Asian perspective.Diabetmed,1993,10(2):177-180.

13 陈彦方.精神科护理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83.


作者单位:200240 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

作者: 许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