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3期

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行IRRT治疗及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IRRT在剧烈运动后致急性肾衰中的运用及护理。方法2例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急性肾衰竭行IRRT治疗。结论IRRT治疗能有效纠正剧烈运动后急性肾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关键词】剧烈运动急性肾IRRT护理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exerciseinducedacuterenalfailure,EIARF)患......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IRRT在剧烈运动后致急性肾衰中的运用及护理。方法 2例患者在剧烈运动后出现急性肾衰竭行IRRT治疗。结果 2例患者的肾功能、尿量均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结论 IRRT治疗能有效纠正剧烈运动后急性肾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

【关键词】  剧烈运动 急性肾 IRRT 护理

  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exercise induced acute renal failure,EIARF)患者大多平时体健,多发生在剧烈运动后,起病急,病情重,代谢状况及血流动力学极不稳定,如抢救不及时会导致永久性肾衰竭甚至有生命危险。本中心接诊2例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患者采用间歇性肾脏替代治疗(intermittent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IRRT)取得了一定的效果。IRRT治疗是以缓慢的血流速度,通过对流和吸附的原理进行溶质交换和水分清除的一种肾脏替代治疗技术,具有血流动力学稳定,有效清除炎症介质和控制液体、氮质血症及电解质酸碱平衡,改善心脑肾等重要脏器的血流灌注等优点[1]。2例患者经积极的治疗和护理后,肾功能恢复正常,康复出院。现将IRRT治疗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2例,均为男性,年龄33~38岁,平时体健,为剧烈运动后1~2天出现急性肾衰竭,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尿少(300~1 200 ml/24 h),轻中度水肿,血气分析均有明显的酸中毒,BUN 18.75~20.89 mmol/L,Scr 623~982 μmol/L,K+3.25~4.9 mmol/L。尿常规蛋白尿(+)~(++)。

    1.2  治疗方法  (1)常规对症治疗:利尿、纠正酸中毒、营养支持和保护肾功能。(2)IRRT治疗方法:应用Fresenius F60s、AV600s高通量透析器,Accura、Fresenius4008s透析机。每次治疗时间6~12 h,每例2次IRRT治疗,血流量200~250 ml/min,置换量4 000~6 000 ml/h,抗凝剂采用低分子肝素,血管通路为右侧股静脉临时置管。

    2  结果

    2例患者共行4次IRRT,经过顺利,住院10~15天,肾功能、尿量恢复正常后出院。

    3  护理

    3.1  心理护理[2]  患者起病急,病情重,往往有紧张及恐惧心理。向患者耐心介绍治疗目的和重要性,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适以及如何配合治疗,帮助其树立信心。

    3.2  置换液的配制和管理  本中心置换液的配制由专人负责,GambroAK-超200机器密闭式自动灌制入无菌3 L营养袋内,置换液配方遵医嘱根据病人情况设定,营养袋外注明各成份的浓度及配制时间,24 h内有效,定期浓度测定和细菌培养。

    3.3  治疗前护理  (1)认真做好三查七对,全面了解病情。根据生命体征、体重、中心静脉压、前一天尿量制订合适的脱水方案。患者在少尿期、多尿期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电解质紊乱,及时了解血钾、钠,备好合适的置换液。(2)根据医嘱选择治疗模式,预冲透析器管路,设定各项治疗参数:治疗时间、抗凝剂维持量、置换量、脱水量等。

    3.4  治疗中的护理

    3.4.1  密切观察生命体征  根据病情30 min评估一次。由于治疗时间长,过程中注意观察尿量变化,治疗中的尿量和补液量在实际脱水时要考虑到,单位时间内脱水量根据补液速度结合血压来调整,以免人为导致水电解质紊乱。

    3.4.2  IRRT参数的监测  治疗由年资较高经验丰富的护士担任,能熟练掌握机器的性能及操作程序。每小时记录各治疗参数,机器报警及时查找原因有效处理,保证机器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监测透析器管路有无变黑发花,有无高静脉压和高跨膜压,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免凝血导致治疗中断。本组采用低分子肝素抗凝,治疗过程顺利无明显透析器管路凝血。

    3.4.3  补液的管理  少尿期要控制液体摄入,许多治疗所需的液本都安排在IRRT中输入,因此要合理安排输液速度及顺序:一般遵循晶体—胶体—晶体的原则,抗生素在治疗结束前用,液体输完及时更换以免空气进入管路。多尿期要及时补充水分以免引起脱水。

    3.4.4  并发症的观察与预防

    3.4.4.1  低血压  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发生在治疗后期。主要原因为患者少尿、无尿,体内积聚了大量水,短时间内脱水过多,组织中的水分不能及时进入血液中而引起的容量性低血压。针对高度水肿的患者采用延长时间治疗,治疗开始30 min后补充胶体,治疗过程中定时补充高渗液体。

    3.4.4.2  低血钙  由于本中心置换液采用低钙配方,治疗中观察病人有无抽搐等低钙表现,每1 000 ml置换液加10%葡萄糖酸钙3 ml,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低钙抽搐。

    3.4.4.3  预防导管感染和交叉感染  整个治疗严格无菌。本中心有严格的消毒隔离制度,医务人员进入治疗区要更换鞋子、戴口罩帽子,操作时戴无菌手套,拒绝家属进入治疗区,治疗室治疗前后用紫外线消毒,床单被套采用一人一换制。透析器管路一次性使用后统一回收销毁,机器表用施康稀释液消毒。

    3.5  治疗后护理  血泵以50 ml/min速回血以免短时间内回心血量增加发生容量性心衰。妥善固定透析导管,防止扭曲,折叠。正确统计进出量,做好治疗记录。

    3.6  宣教工作  与患者多沟通,及时了解治疗间期的饮食、用药、情绪波动。少尿期要避免含钾高的食物如橘子、香蕉、红枣等,控制水分的摄入。多尿期则相反。透析治疗期间要注意营养的补充,正确记录尿量。

    4  讨论

    剧烈运动致急性肾衰竭发生的原因:(1)剧烈运动时机体耗能过多,组织细胞相对缺氧,较多的酸性物质进入血液循环。(2)剧烈运动时,身体交感神经极度兴奋、血压升高。(3)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使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反射性地促进抗利尿激素摄放,促进肾小管对水的重吸收使尿液减少。IRRT通过透析器能有效清除血液中的水电解质及部分酸性产物,同时输入置换液,快速纠正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本组2例患者诊断明确,经过及时的IRRT治疗后顺利度过少尿期,避免了肾功能的进一步恶化。近年来,肾脏替代治疗技术日趋成熟,在复杂性急性肾衰竭中的运用已达到共识[3]。掌握IRRT技术及护理能更好地运用于危重患者的抢救。

【参考文献】
  1 姜虹,陈江华.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新进展.国外医学:移植与血液净化分册,2005,3(1):13-15.

2 温利平,徐武敏,叶美素,等.血液透析患者家属焦虑状态的调查分析及对策.护理与康复,2007,6(8):513-514.

3 季大玺,龚德华.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在危重病中的应用.中华肾脏病杂志,2007,23(8):486-488.


作者单位:310003 浙江杭州,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肾脏病中心

作者: 汪敏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