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4期

睡眠障碍的护理干预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睡眠障碍干预护理睡眠障碍(失眠)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在逐步增多。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人需要用休息和睡眠来调节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必要保证。如果长期睡眠不正常,出现失眠人们便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睡眠障碍 干预 护理


    睡眠障碍(失眠)近几年由于各种因素在逐步增多。睡眠质量的好坏,对于人的健康非常重要。人需要用休息和睡眠来调节及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充足的睡眠是保持良好健康状态的必要保证。如果长期睡眠不正常,出现失眠人们便会出现不同程度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恐惧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正常生活和工作,不但会消耗体力和精神,而且还降低机体抵抗力,甚至出现各种疾病的发病。为了能够更好地帮助失眠患者减缓症状达到防止失眠的目的。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我们对患者的情况进行分析加以护理,指导进行合理治疗,同时再进一步进行出院指导。通过几年以来的观察,总结出病人确实受到一定的效果,而且也有了如下几方面的体会。

    1  睡眠障碍的相关因素

    近几年来由于现代化的社会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生活节奏加快,人际关系紧张,工作压力增加,自然环境的变化和人类疾病的改变。有的患者对暂时性的睡眠不好及其影响过分担心,老是想着没有睡好,一到晚上就担心、发愁,生怕又要睡不着觉处于一种睡眠恐惧症状,越是致力于入睡,结果适得其反,大脑越兴奋越睡不着,心理学上把这种现象称为预期焦虑。

    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晚上习惯1点后入睡以至于白天要靠喝咖啡提神形成一种不良睡眠卫生习惯。另外,个人生活压力的增大,许多人心理承受能力越来越差,特别是一些女性,由于天生弱性体质,容易在睡觉前考虑生活中出现的不如意,如离异、丧失亲人、地域差异、生活环境改变等。

    有疾病一起的疼痛或担心、紧张、恐惧或神经官能症、更年期、心悸、老年人情绪波动等都会造成失眠。

    2  治疗干预工作

    根据不同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全面了解各种类型的失眠患者。暂时性的失眠我们给予心理调节和心理的支持和情感。帮助患者清除紧张和疑虑,使之在思想上应该有足够的信心和应对各种现象的精神准备,分担和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帮助及鼓励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有长期和较严重的失眠患者安眠药是必要的,但应合理用药,切不可滥用,而且安眠药的使用原则是小剂量开始,不同药物交替使用。同时积极治疗引起睡眠障碍的其他疾病,如咳嗽、咳痰、呕吐、气促、心慌、尿频、疼痛、腹泻等。除了积极治疗原发病外,对症处理以上影响睡眠的各种症状。年老、肾虚引起的失眠用六味地黄丸治疗有很好的效果。

    3  饮食调整干预

    根据中医辨证论治,通过合理的饮食调养来改善睡眠,失眠多汗患者可用猪脑、猪心煮食。心神不宁,特别是高血压引起心中烦热、口干、失眠可用莲子煮粥服用;补心益脾、养血定神、神经衰弱引起的失眠可用莴笋带皮切片煮热喝热汤,能起到安神、镇静及催眠作用,特别在睡前服用效果更甚。更年期妇女,心神不宁,失眠多梦可用大枣去皮煮汤饮用;同时注意睡前晚餐要适量,不宜过饱或饥饿下入睡。睡前不宜饮用咖啡及浓茶等可引起大脑兴奋的饮料。

    4  出院指导护理干预

    指导患者一定要合理安排好作息时间,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睡觉的环境应尽量避免声音、强光等干扰。早晨按时起床,适当进行户外活动。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白天应进行适当的娱乐活动或体育锻炼,但避免在睡前参与使大脑兴奋或情绪激动的活动。如听节奏强烈的音乐,看紧张刺激的书籍和影视。对有焦虑的患者进行有氧锻炼能够减缓失眠病人的焦虑状态,提高他们的睡眠质量。建议老年人少参加影响情绪的活动。通过随访我们了解到通过治疗、指导后使其睡眠得到改善。有些患者还减少了用药。

    5  小结

    随着近几年住院或在外出院后的失眠患者,护理方面我们还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对失眠患者进行全面的指导和正确认识,积极配合治疗合理的进行饮食、心理、运动等几方面的调养护理是目前医护人员的重要工作。逐步提高护理人员对睡眠护理的认知度和参与度,全面进行睡眠知识的健康教育以普及睡眠学发展知识。

     (本文编辑:李倩倩)

 


作者单位:214000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

作者: 陆小洁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