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6期

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健康教育方法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健康教育为了适应护理模式的发展,满足山区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于2003年我院全面实施整体护理。但受地理环境、信息来源、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制约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2005年1月以来,对健康教育......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民族地区;基层医院;健康教育

    为了适应护理模式的发展,满足山区人民对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强患者自我保健的能力,提高健康水平,于2003年我院全面实施整体护理。但受地理环境、信息来源、经济条件、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健康教育的效果很不理想,严重制约了整体护理质量的提高。为此,我们抓住问题的关键,2005年1月以来,对健康教育的实施方法进行了新的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1  方法

    1.1  改革护理记录

    1.1.1  简化护理记录  将大部分护理病历项目制成表格的形式,或将固定的内容进行印刷,避免重复书写,从而节省时间。

    1.1.2  增加突出专科特点的护嘱单  由护士长或整体护理质量管理组长根据患者实际需要开出护嘱,当班护士具体实施后签名。

    1.2  常规教育方式的运用

    1.2.1  书面教育  制定通俗易懂的健康教育手册、知识小卡片、健康教育指导卡、社区服务卡。每月一期黑板报进行宣传。

    1.2.2  口头教育  由负责护士对所负责的患者,按入院、住院、出院3个阶段进行一般常识的健康教育,包括入院须知、医院环境、规章制度、各种检查、治疗、护理、康复等指导。

    1.2.3  进行示范教育  护士亲自向患者或家属演示一些功能锻炼方法、某些器具使用、手术的配合方式、各种体位训练、深呼吸和咳嗽排痰的方法、切口的保护等。因直观、易于掌握,从而保证患者准确执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1.2.4  小组讨论  定期组织患者进行分组讨论,对医院环境、规章制度、治疗、护理等提出疑问和改进措施。

    1.3  因人而异实施健康教育

    1.3.1  健康教育方式  针对住院患者文化水平不等、生活习惯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对疾病认识程度不同,采取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1]。首先要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不能强硬执行,根据接受程度、耐受时间的长短,对文化程度低者给予简明扼要、通俗易懂的语言教育方式,如主动示范、图谱、电视录像、广播电教、耐心倾听为主,耐心解释;对文化程度高者提供科普资料、健康报、简单易懂的医学及生理常识等,并告知健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行为干预,使其能充分理解和配合治疗。

    1.3.2  反复性教育  对知识缺乏及老年性患者,在做宣教时,尽量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多举例,反复讲解,内容具体化,使医学术语变为通俗语言,如低盐低脂饮食,要指出具体是哪些食物。护士随时抽查所授知识,直到患者能复述或模仿为止。

    1.3.3  做好院外教育  因不少患者受交通不便、经济困难的困扰而提前出院,不能在院内获得较系统的健康教育。对此,我们在做好详细的出院指导的同时,发放了健康教育指导卡,还为患者建立了社区服务卡,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家庭关系、疾病名称、治疗情况、出院时状况等。对有电话的患者经常保持联系,随时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对无电话的患者,则采取社区卫生服务的方式定期下乡进行宣传教育,满足了患者的健康需求。

    1.4  加强对健康教育的质量控制

    1.4.1  各科室建立健康教育登记本  详细记录患者的姓名、入院时间、手术或特殊检查时间、治疗时间及宣教日期等,实行患者和护士双签名。

    1.4.2  各级护理管理者严格督查  科室质量管理小组长和护士长每日定期检查,了解护士是否将健康教育融入每项护理服务中,以及帮助患者培养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效果,即重点检查患者对自身疾病与康复知识的了解程度和功能锻炼、所取体位、饮食等的掌握程度,并按好、良、一般、差4个等级做出评价;护理部每日抽查,每周总检查。所有检查均有记录可查,反馈到人,在晨会或科周会上进行质量讲评,提出改进措施,并做好书面总结层层上报。

    2  效果

    共发放意见征询表2 000份,回收2 000份,回收率100%。结果表明:通过切实有效的健康教育,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率达91%,能自觉地配合治疗、护理、病房管理等,自我护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对医护工作的满意度达到98%。

    3  讨论

    因地制宜宣教,切实履行护理职能。我们处在西北地区偏远贫困的山区,服务对象主要以回族群众为主,他们因受信息、地理环境、民族习俗、经济条件、受教育机会等的影响,个体差异很大,缺乏基本的自我保健和防护能力,尤其是交通不便直接导致患者就医困难,使回族同胞的健康受到较大影响。而健康教育是一门研究传播保健知识和技术影响个体和群体行为,消除危险因素,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科学。对民族地区人民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能力,提高健康水平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也是护理的一项重要职能[2]。

【参考文献】
  1 赵芳,郭虹,孙秋英.民族地区健康教育实施中的问题分析与应对.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6,2:135.

2 艾溪涛.民族地区健康教育的特点与多样性.中国健康教育,2007,9:706.


作者单位:756300 宁夏隆德,宁夏隆德县医院内二科

作者: 王富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