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6期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高血压。心理。护理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除遗传因素外,肥胖,高盐摄入,饮酒,缺乏运动及社会心理应激等是其重要的易患因素。...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高血压;心理;护理

    高血压引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研究表明高血压是多因素疾病。除遗传因素外,肥胖,高盐摄入,饮酒,缺乏运动及社会心理应激等是其重要的易患因素。其中心理因素有重要的影响,心理因素包括各种不良的心理应激反应,如经常性紧张情绪和各种负性的精神状态(焦虑、恐惧、愤怒、抑郁),以及某些不良性格特征等。因此对高血压患者采取心理护理进行心理疏导和生活习惯的修正,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能使患者对高血压的认识和自我控制力加强,以预防急性事件的发生。

    1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特征

    1.1  情绪不稳定,苦闷压抑  经常处于压抑状态的人的血液中的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比正常人高30%。同样环境的改变(移民,调换工作)以及不同的工作环境和性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紧张,这些因素也不容忽视。

    1.2  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烦躁心理  有部分患者对病情过分担忧常担心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和致残。这些不良心理状态易引起血压的波动,如果长期受不良心理状态的支配,身体更易产生应激反应,如交感神经兴奋内分泌紊乱,血管收缩,使得血压升高,血液黏滞性增高,其结果必然影响药物治疗的效果,甚至可诱发加重病情。

    2  心理护理

    2.1  以诚相待解除恐惧  焦虑心理从患者入院开始,所以我们对待患者如亲人般诚恳,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第一印象,耐心听取他们的主述,给予充分的同情和理解,尽可能满足他们的合理需求,使患者从入院就产生一种亲切感、安全感。在取得他们信任的前提下,尽快解除他们的恐惧、焦虑心理,使他们的心理障碍得以解决,增强他们战胜疾病的信心。

    2.2  稳定情绪  当病人情绪上受到刺激时,血压则升高,相反,血压则降低。在护理过程中要注意及时调节患者的情绪,高血压患者一般对自己的血压数值非常敏感,一旦发现自己的血压升高要吃药时,情绪往往不稳定,但病人情绪直接影响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各个环节。病人愉快乐观药物则易发挥治疗效果。烦躁、不思饮食、难以入睡,必然影响药物疗效,使血压难以下降。

    2.3  环境的调节  建立安静舒适的病室环境,做好晨晚间护理,保持病床单位的整洁,使病人处于安静舒适的状态,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紧张的刺激。环境和自身的调节对积极抵御消极心理和稳定血压能产生良好的效果。

    2.4  做好健康教育  如坚持低盐低脂饮食,多食含钙高的食物。生活规律,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适当体育活动。避免情绪激动及紧张工作,戒烟酒。保持大便通畅,注意防寒防感染。

    2.5  指导患者按医嘱服降压药  不可擅自加量,也不能擅自停药和增减药量。尤其对初次使用降压药的患者,应警惕出现急性低血压反应。要提醒患者注意,如果治疗过程中出现一些不适的情况,应尽早和医生取得联系。

    2.6  运用放松疗法  (1)坐在椅子上进入幻想世界。可以幻想你在温暖的春天,静坐在水平如镜、碧波不兴的湖边。青翠的树林,鲜艳的花朵,嫩绿的小草,蔚蓝的天空,变幻的白云,除了小鸟清脆的叫声,周围都静悄悄的,你安静地欣赏这大自然的美景,心旷神怡。(2)患者处在安静的环境中,舒适地躺在沙发或床上,安静休息10~15 min,排除杂念,身心保持松弛状态,每次训练30 min,每日1~2次,最好安排在中午或晚间睡眠前,做完放松训练后很自然就进入完全放松的睡眠状态,醒来头脑清醒,精力充沛。一般15~20次为1个疗程,只要坚持训练必将收到良好的疗效。(3)日常生活中的放松疗法有聊天、钓鱼、养花、下棋、绘画、书法、太极、气功等,听音乐轻松优美休闲的音乐旋律也有降压作用。3  小结

    高血压是一种典型的身心疾病,对其进行心理护理与药物治疗同等重要。我们在护理工作中,应细致观察患者不同的心理,在病情许可的条件下投其所好,教会患者进行自我心理调适,帮助指导建立健全的人格与正常的情绪的反应,生活规律,以便早日康复。


作者单位:214002 江苏无锡,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内十五病区

作者: 章琳慧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