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7期

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术围术期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以关节病变为主,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的慢性疾病。不仅带来了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关键词】类风湿性关节炎。髋膝关节置换术我院2000年至2008年共收治了类风湿性双膝双髋关节强直行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例,术后收到良好效果,患者......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全身性、以关节病变为主,发病原因尚不清楚的慢性疾病。本病以关节滑膜病变为主,以后逐步侵袭关节囊、韧带、肌肉、肌腱等结缔组织,后期以软骨和骨均受累。其特征为多发性、对称性关节疼痛、肿胀、急性发作和自行缓解。在后期出现关节强直和畸形。不仅带来了痛苦而且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和工作。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髋膝关节置换术


    我院2000年至2008年共收治了类风湿性双膝双髋关节强直行全髋关节、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4例,术后收到良好效果,患者不仅能生活自如,并能很好的回归社会,重返工作岗位。现将围术期的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本组4例,男3例,女1例,年龄30~55岁,平均47岁,病程15~35年,均未接受过正规治疗,经临床、血清学及病理检查均已确诊为类风湿性关节炎。临床症状为:双髋、双膝关节疼痛,伴活动受限,髋部压痛,不能坐蹲,可屈膝。X线显示:双膝双髋股关节炎。

    2手术方法及结果

    手术在连硬麻醉下进行,平卧位,取膝关节正中切口切开,股骨钻孔开髓定位,胫骨钻孔开髓定位,截骨。试模安装后,分别植入71mm×8 mm胫骨及股骨假体。再取对侧卧位,逐层切至髋关节,切断股骨颈,植入假体及内衬,试模复位活动后装入一3.5头,伤口内各置硅球引流一根,逐层缝合。硅球放置24~72 h后拔除。抗生素应用10~12天,术后14天拆线,伤口甲级愈合,拆线后扶拐下地行走,术后3~4周行另一侧髋膝关节置换术,手术方法同前,术后均穿丁字鞋,主动股四头肌锻炼,运用CPM机行被动髋膝关节伸屈练习。2~3周在医护人员指导下下床负重,练习行走,平均住院50天,出院后临床症状好转,功能明显改善。

    3围术期护理

    3.1术前护理

    3.1.1心理护理类风湿性关节炎病程长,患者行动不便,关节疼痛,反复治疗效果不理想,影响到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使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1]。尤其是同时进行一侧的髋关节膝关节置换,患者容易产生恐惧、焦虑的心理,担心术后效果,针对这种心理,护士应该多与患者交流,耐心的向患者解释手术的必要性和术后的康复知识,使其认识到术后积极的功能锻炼,及良好的心理状态对疾病恢复的重要性。再者由于对手术知识的欠缺,以及家庭、社会环境、文化程度的不同,患者对手术的心理反应也不一样,护理人员在跟患者的交流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运用不同的交流方式与患者交流,影响患者的感受认识,改变其心理状态和行为。

    3.1.2术前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床上大小便,练习正确更换体位以及术后患肢如何摆放,如何锻炼肌力。重点是如何锻炼肌力,这对术后康复和早期活动很有帮助,同时还可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手术的成功率。指导患者在特制的多功能床上双手拉吊环抬臀,做深呼吸和有效咳嗽,以适应术后长期卧床需要。调整好饮食结构,因类风湿疾病是一类消耗性慢性疾病,病程长,全身情况较差,对手术的耐受差,因此术前要加强全身营养。并且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多喝水,多吃新鲜的瓜果蔬菜,保持大便通畅,防止泌尿系统感染。

    3.1.3术前准备完善各项检查,评估全身情况,做好手术野皮肤准备,术前一日做青霉素皮试,通知患者沐浴更衣,指导正确穿手术衣裤,告知麻醉方式、术中体位及注意事项,通知术晨禁食。

    3.2术后护理

    3.2.1术后病情观察术后患者常规使用心电监护仪,每小时测量血压、脉搏、呼吸一次,4 h测量体温一次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3.2.2术后心理护理患者良好的心理反应能有效降低痛阈。由于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长年受疼痛折磨,对疼痛的耐受性差,且术后的体位限制,习惯改变,也常使患者产生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反应,感觉伤口疼痛,肌肉紧张,这些都直接影响到生命体征的改变,如心率加快,血压升高等。这时要采取有效的手段对患者进行良好的心理疏导。告知患者疼痛的必然性,指导其缓解疼痛的方法,如鼓励患者多与家属、病友交流,转移注意力,听喜欢的音乐,可跟随音乐小声哼唱,可有效的降低疼痛的程度,同时配合使用止痛剂,使患者的疼痛降到最低。

    术后担心手术是否成功也是每个患者存在的心理反应。对此首先要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增加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其次多与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术后恢复的过程,科学的指导功能锻炼,给予患者心理上最大的安慰、鼓励,增加其战胜疾病的信心。

    3.2.3术后引流管的护理术后观察并记录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及伤口渗血情况,定时挤压引流管,防止凝血条堵住引流管,保持负压引流通畅,避免关节内积血,术后1 h内若引流液200 ml,且呈鲜红色,即表示有活动性出血,术后24 h出血量超过1 000 ml应及时报告医生处理[2]。2~3天内引流液少于50 ml即可拔管[3]。

    保持导尿管通畅,麻醉过后即开始指导患者开关导尿管,训练膀胱括约肌的功能,及时放出尿袋中的尿液,更换体位时合理安置导尿管,防止尿液回流。每日两次会阴擦洗,每周两次更换尿袋。

    3.2.4观察患肢的血液循环情况注意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肿胀情况,及有无异常感觉、有无被动牵拉足趾痛等,及时发现血栓形成的迹象。

    3.2.5术后感染的预防预防感染是手术成功的关键,要保持床单位的整洁,保持伤口的清洁干燥,有渗液要及时更换敷料。注意观察局部有无红、肿、热、痛的急性炎症表现,活动时加剧,观察体温变化,如体温持续升高,3天后切口疼痛未减轻反而有加重趋势,提示有感染的可能,应及时查明原因进行处理。指导患者增加营养及热量,增强体力。

    3.2.6功能锻炼的指导我科提倡术后早期功能锻炼,术后6 h即可协助患者更换体位,平卧位与健侧卧位相交替。平卧位时穿丁字鞋,患肢外展10°~15°,两腿中间夹一梯形枕[4]。侧卧位时,指导患者卧于健侧,翻身时两腿间的夹枕不去除,嘱患者屈曲健侧膝关节,安置好两根硅球,分别做好标记,可在患者后背放一软枕,增加舒适度。

    术后当天麻醉过后,即可进行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及踝关节、足趾关节的主动被动伸屈练习。每次5~10 s,10次为一组,每日10组。

    术后第二天借助CPM机,进行膝关节、髋关节的伸屈练习,以患者耐受为限,本组患者均从0°~30°开始,每次增加5°~10°,1周内达到90°,2周内达120°。每日两次,每次30 min。早期活动髋、膝关节可有效防止关节粘连,缓解关节肿胀。但要根据病情循序渐进,若患者感觉关节疼痛明显,可暂时减少活动度数及次数,或维持原状,切勿操之过急,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术后2周先在床边站立20 min,若无不适可扶拐下地行走练习,要求患者尽量用上肢的支撑力去缓解下肢的负重。患者由于多年的类风湿性关节炎影响,已经适应了异常的步态,因此在康复训练时要指导患者从心理上克服以前的步态习惯,行走时不要刻意的追求速度和距离,要注意正确的行走模式,正确的使用拐杖或助步器。

    4出院指导

    术后3个月避免坐矮凳,避免翘“二郎腿”或在床上屈膝而坐[4],避免下蹲取物,继续利用拐杖练习下地行走,保持正确的姿势,告知随访的时间:术后3个月、6个月、1年,以后每年1~2次,摄X线片[5]了解关节假体位置、稳定性及功能恢复情况,如果出现关节红肿疼痛以及意外损伤关节的情况,要及时到医院检查。

    5小结

    经过对4例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同侧髋膝关节置换手术的围术期护理,我们体会到针对患者的心理反应进行分析,采取积极的心理疏导对减轻患者的紧张、焦虑或恐惧心理,起到了积极的治疗作用,同时及时准确地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使患者主动配合并积极参与到疾病的康复锻炼中,有效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参考文献】
  1苟三怀,林亚君.类风湿性关节炎.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592.

2刘潘,周振宇,董红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内固定与人工关节置换.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4(9):305.

3朱春华,张敏.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双膝关节置换术为手术期护理.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2):1932.

4严燕,杨杰.双侧同期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的康复指导.医学文选,2006,25(1):107.

5朱文清,程赣中,赖光松.双侧同期全髋关节置换术10例,赣南医学院学报,2007,27(6):937.


作者单位:213003 江苏常州,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骨二科

作者: 王倩,路丽芬,张茹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