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急诊护士心理压力源及应对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医疗行业中,护士的工作相对较辛苦,而报酬却相对较低,其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其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护士工作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必将会给她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失衡的现象会极大地削弱护士的积极心理因素,而表现出对患者和工作失去热情,......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心理压力;急诊科;护士

   医疗行业中,护士的工作相对较辛苦,而报酬却相对较低,其劳动的付出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其价值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在马斯洛关于人的五种需要中最重要的是精神需要,包括自尊和受人尊敬的需要。护士工作如果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公正的评价,必将会给她们带来沉重的心理压力,这种心理失衡的现象会极大地削弱护士的积极心理因素,而表现出对患者和工作失去热情,护士所面临的各种社会问题、心理问题等都不是一个孤立现象,而是与护士的生活环境、工作压力、社会支持等有着密切的关系。

    1  心理压力源

    1.1  应激性强  由于急诊科是医院的综合窗口,工作繁忙,急、危、重症患者多,突发事件多,各种大型抢救多,抢救设备及抢救技术操作难度大,患者配合差,工作压力大,对急诊护士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1.2  护患沟通难度大  急诊科护患关系的特点:建立时间短、要求高、矛盾多、患者发病急。患者及家属表现惊慌、紧张、焦虑,到急诊后都认为自己的病情最重,期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并积极地进行治疗护理。如果这时护理人员不能对患者及家属的情况做出反应并给予充分的理解,常引起患者对护理服务态度不满意。患者往往会把不满意情绪发泄到护士头上,从而对护患关系产生不利的影响,导致护理人员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

    1.3  职业危险因素多  急诊科的工作性质决定了护士的日常工作环境是处在一个有毒物质的包围之中。各种化学药物的接触,各种异味和有毒气体的污染,频繁接触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意外的针刺感染等,多项职业危险因素的存在,加之护理人员工作繁忙,使护理人员的心理压力很大。

    1.4  人力资源不足  目前护理人员不足成为影响护理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目前国内护士严重缺编,导致护士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尤其急诊护士既要完成繁重的护理工作,又要担心患者发生意外,使护士长期处于精神高度集中的紧张状态。

    2  对策

    2.1  应激知识的培训  护理管理人员要鼓励急诊科护理人员,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在职继续教育,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积极参加各类不同的学习班,优化急诊护理人员知识结构。可针对工作中出现的应急事件进行讨论总结。并列举急诊常见应急事件和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方法,以利提高自己的处理水平。

    2.2  提高护患沟通技能  沟通是传递与交流信息的润滑剂。良好的护患沟通是协调护患关系的重要措施之一。亲切的语言、热情的态度,会使患者产生信任感。而患者满意是护患沟通的最高目标。

    2.3  做好自我防范  护理管理人员要教育急诊护士,树立安全防范意识,规范执行操作规程,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加强被血液、体液污染的管理,严密封存,集中焚烧处理。只有严格执行隔离防护措施,控制减少职业危害的发生,加强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才是防止疾病传播的最有效方法,从而将医护人员的伤害降到最低。

    3  小结

    通过对急诊护理人员的科学管理,改善急诊护理工作环境,使急诊护士转变观念,减轻了心理压力并保持积极的心态,形成了一种学业务、强技能的良好氛围,融洽了护患关系,提高了急诊科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作者单位:322118 浙江东阳,东阳市横店集团医院急诊科

作者: 王俊英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