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8期

静脉炎防治方法的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输液。静脉炎。防治方法静脉输液是一种普遍性的技术性的和专业性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本文针对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或及早愈合[1]。...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输液;静脉炎;防治方法


    静脉输液是一种普遍性的技术性的和专业性的治疗方式,是直接地大量地将药液输入血管内,所以对输入药液的质量、所用器具以及输液时的操作都必须严格要求。如果输入被细菌、致热原、微粒污染的液体,其危害可立即显现。本文针对静脉输液所致静脉炎的防治方法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减少静脉炎的发生或及早愈合[1]。

    1  静脉炎防治方法

    1.1  硫酸镁湿敷  方法:静脉输液针眼处用碘伏消毒后用无菌输液贴保护,针眼上2 cm处沿静脉走向将用50%硫酸镁浸湿的纱布敷在静脉炎处,纱布需3~4层,用保鲜膜包绕。每天更换硫酸镁纱布及保鲜膜2次。原理:因硫酸镁高渗透性作用,能迅速消除局部组织炎性水肿,具有镇静和改善毛细血管及小动脉的痉挛,消除黏膜水肿,扩张局部血管,增强血液循环,改善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结果:根据对74例静脉炎患者的治疗观察,直接应用50%硫酸镁湿敷的患者的显效率为43.2%,有效率为37.8%,无效率为18.9%。而采用保鲜膜包绕硫酸镁湿纱布的患者的显效率为81.1%,有效率为18.9%,无效率为0[2]。

    1.2  马铃薯外敷  方法:采用新鲜马铃薯洗净后切成厚0.1~0.2 cm薄片,覆盖于患处,30~60 min更换一次。原理:马铃薯主要成分为胡萝卜素、维生素B等,具有和胃调中、益气健脾、强身益肾、活血、消肿等功能。结果:根据对37例静脉炎患者治疗观察,有效率可达95.65%[3]。

    1.3  海带湿敷  方法:将食用干海带用清水浸泡20 min,清洗干净后用纱布将其表面水分吸干,将静脉穿刺处针眼用碘伏消毒,并用无菌输液贴保护,按照静脉炎的范围选择海带覆盖,海带上可用湿保鲜膜覆盖,防止水分丢失。原理:海带含有丰富的营养,具有祛湿解毒,软坚散结,消肿止痛,利水作用。结果:根据对46例静脉炎患者的治疗,显效率为93.3%,有效率为6.7%,总有效率为100%[4]。

    1.4  新鲜芦荟外敷  方法:芦荟外敷每天2次,每次30 min。原理:芦荟中的芦荟酊是抗菌性很强的物质,具有直接杀菌作用。芦荟中的异柠檬酸钙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软化血管、扩张毛细血管、使血液畅通作用。结果:根据对13例2周左右可使9例2度静脉炎患者静脉条索状改变基本消失,3周后可使2例3度静脉炎患者硬结基本消失,1例3度静脉炎患者的病情较重,出现局部坏死,轻度影响功能[5]。

    1.5  金黄散外敷  方法:将大黄、黄柏、姜黄、白芷各250 g,生南星、陈皮、苍术、甘草各100 g,天花粉500 g共研细末,使用时适量用蜂蜜调成糊状外敷于患处。中药金黄散药方中,大黄:泻火解毒;黄柏:清热燥湿;姜黄: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生南星:散结,消肿,止痛;苍术:燥湿清热;共粉:清肿排脓;陈皮:行气散结止痰;加上辛温的白芷:辛而行气,能络散结,消肿以泻毒。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除湿化浊,行气散瘀,活血消肿的功效。而蜂蜜可缓急止痛,并有减少炎性渗出的作用,二者调和外敷,可消除静脉及局部组织的炎症反应。金黄散最短可在2天内起效。结果:根据对52例静脉炎患者分组治疗观察,使用硫酸镁外敷1天和3天的总有效率为53%和80%,使用中药外敷的患者1天和3天的总有效率为73%和100%[6]。

    1.6  中药外敷  方法:生地,大黄,乳香,没药,丹皮,冰片,香油调制,将中药膏涂于患处,厚度1 cm,以透明膜覆盖,保持24 h,次日以清水冲洗,重复上述操作。原理:生地:清热凉血,生津润燥;大黄:止血解毒,活血去痰;乳香:活血行气止痛,消肿生肌;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丹皮: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冰片:散热止痛,解毒生肌。结果:根据对145例输液外漏和红肿型静脉炎患者的治疗率分别为100%和80.5%[7]。

    1.7  麝香壮骨膏敷贴(输液过程中应用)  方法:将麝香壮骨膏剪成2 cm×5 cm的小敷料贴,在穿刺的近心端沿血管走向贴好,每小时更换1次。原理:麝香壮骨膏有活血化瘀、镇痛消炎、作用。可使局部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减少高渗性药物在局部血管沉积的机会,从而减少药物对局部血管壁的刺激,预防静脉损伤的发生。结果:根据对78例静脉输液患者分组进行观察,使用麝香壮骨膏敷贴的患者出现血管损伤情况的比例为23.1%,不使用麝香壮骨膏敷贴的患者出现血管损伤情况的比例为38.5%[8]。

    1.8  乙醇加维生素B12湿敷(输液过程中应用)  方法:在输注药物时用75%乙醇20 ml加维生素B12 500 μg,2 ml浸湿的纱布(以不滴液为宜)湿敷注射部位上方,湿敷纱布须从注射部位开始向心端沿静脉走行10 cm以上,厚度为5层,时间从静脉输液开始至结束后30   min。原理:乙醇具有催眠消毒和防腐作用,兼有局部麻醉及止痛功效,并可扩张局部血管,改善血液循环及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维生素B12则可促进受损皮肤黏膜上皮细胞及血管内皮细胞的修复、再生,加快新生组织生长。结果:根据对80例输液患者进行分级观察,采用湿敷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17.5%。未采用湿敷的患者,静脉炎的发生率为82.5%[9]。

    2  讨论

    2.1  静脉炎产生的原因  (1)输液操作时,局部消毒不严,操作中针头被污染或由侧管加注其他药物时污染。(2)注入碱性液体,因pH值过高或过低而刺激血管壁。(3)输注氨基酸类制剂等高渗性液体。(4)输液中有玻璃屑、橡皮屑及其结晶物质等各种微粒。(5)输注的药液刺激性大。

    2.2  静脉炎的临床表现  输液所致静脉炎分两种,即血栓性静脉炎和机械性血栓静脉炎,临床可分4种类型。(1)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2)硬结型:沿给药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硬,触之有条索感。(3)坏死型:咽血管周围有较大范围肿胀形成瘀斑至皮肌层。(4)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渐形成机化。

    2.3  静脉炎的分级  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级:输液部位有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级:输液部位有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4级:输液部位有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及条索状的静脉>2.5 cm,有脓液渗出。

    2.4  静脉炎的预防  静脉输液时最好选用上肢静脉,因为下肢静脉血流缓慢,容易发生血栓和炎症。一般情况下,应避免在瘫痪肢体作静脉穿刺和输液。穿刺局部消毒要严密,穿刺针固定要牢固,以防针头摆动引起静脉损伤。切忌在同一部位的一条血管上反复多次穿刺;长期静脉输液者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选择合适的穿刺管及穿刺针,太粗对血管损伤大,推药速度难以控制。对浓度高、刺激性较大的药物,建议选用中心静脉导管。输注非生理性pH药液,应适当加入缓冲剂,使pH尽量接近7.4为宜;严格控制药物浓度,尤其是刺。严格控制各种微粒通过输液进入静脉。

   

【参考文献】
  1 钟华荪.静脉输液治疗护理学.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7.

2 林虹,贺彩芳.两硫酸镁湿敷方法的比较研究.护理研究,2008,22(3):814.

3 王素梅,白艳凌.马铃薯外敷治疗静脉输液渗漏性损伤.护理学杂志,2004,19(23):25.

4 史祥平,王晓翠.海带湿敷治疗静脉炎的临床观察.中华护理杂志,2005,40(2):146.

5 唐永梅.化疗性静脉炎的护理体会.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7,2(5):448-449.

6 单晓梅,马小琴.金黄散治疗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所致静脉炎的疗效观察.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7,4(21):1951-1952.

7 张荔,李燕.治疗化学性药物外漏和静脉炎的临床研究.国际护理学杂志,2008,27(4):409-410.

8 邵红娟.麝香壮骨膏预防静脉损伤延长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的方法.实用护理杂志,2002,18(5):53.

9 姚晚侠,姚聪.乙醇加维生素B12湿敷对静脉滴注化疗药物所致静脉炎的防护作用观察.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4):723-724.


作者单位:100071 北京,北京丰台医院

作者: 马云倩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