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年第5卷第19期

青霉素皮试的观察与判断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青霉素皮试。观察。判断青霉素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使用前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通称皮试,皮试结果阴性者可用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类药物。...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青霉素皮试;观察;判断青霉素

药物是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抗生素。因它价廉效高,相对其他抗生素毒副作用小。自问世以来,拯救了数亿万计患者的生命,为全人类的康复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故深受广大医患者的青睐。它的发明者英国细菌学家弗莱明也因此而获得了诺贝尔医学奖。以后在此基础上派生出氨苄西林钠、苯唑西林钠、哌拉西林钠等族类药物。然而它的最大的不足之处是有3%~6%[1]的患者易发生过敏反应乃至过敏性休克,如不及时抢救,可危及生命。为了安全使用,正确发挥药效,防止过敏反应发生。使用前需做青霉素皮肤过敏试验,通称“皮试”,皮试结果阴性者可用青霉素类药物,皮试结果阳性者禁用青霉素类药物。怎样才能准确判断皮试结果,给临床使用青霉素类药物提供可靠依据,主要靠掌握皮试的正规操作和皮试结果仔细观察与准确判断。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可致敏性药物中,除青霉素类外,还有头孢菌素类、链霉素、普鲁卡因等药物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标准,都是以青霉素过敏试验结果的判断为标准[2]。这就更加说明青霉素皮试的观察与判断的权威性。故只有理论知识与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相结合,提高皮试的观察与判断准确性。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提供最佳的使用可致敏性药物的依据。

    1皮试液的浓度与用量

    1.1皮试液的浓度查阅1979年至2008年期间,中、高等护理专业教材《护理学基础》规定,青霉素皮试药液为每1 ml含青霉素200~500 u的生理盐水溶液为标准,注入剂量为每0.1 ml溶液中含20~50 u。

    1.2皮试液用量按规定皮试时将0.1 ml皮试溶液注入皮内,20 min后观察结果。皮丘无改变或缩小,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则为阴性反应。如果出现皮丘隆起,局部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 cm,周围可有伪足伴局部痒感,则为阳性反应。笔者根据近30年的临床实践,观察到当皮试液注入0.1 ml时,皮丘直径可达到0.8~0.9 cm,老年或瘦型者可达0.9~1.0 cm,这样真假阳性难于鉴别,易发生误判。所以多年来,笔者都按0.1 cm皮试液含青霉素40~50 u,用量为0.05~0.07 ml,既达到用药浓度,又易于正确判断,防止假阳性率过高,效果良好。多年实践证明,数据是可靠可行的,见表1。表1皮试液用量与皮丘直径关系表

    2皮试方法

    (1)选用无菌的1 ml注射器和4~5号针头。(2)在患者前臂掌侧下段,绷紧内侧皮肤,针尖斜面向上与皮肤呈约5°,刺入皮内约0.2 cm。(3)刺入后,放松皮肤,注入皮试液0.05~0.07 ml,使局部隆起成半球状皮丘,皮丘皮肤变白,并显露毛孔,勿按摩。

    3皮试结果判断

    (1)皮丘无变化或缩小,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判断定为阴性。(2)皮丘无变化,局部出现红晕,皮丘直径在1 cm以内,无自觉症状可判定为弱阳性,可在对侧前臂作对照。(3)皮丘隆起,局部出现红晕,直径大于1 cm,周围可有伪足,伴有局部痒感,判断为阳性。(4)皮试局部阳性反应,伴有全身症状: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判断为强阳性。

    当然在临床上,正确判断远不止上述四点,具体情况还要复杂得多。

    4皮试观察

    对不同年龄,不同类型患者皮试的观察。

    4.1老年和瘦型患者此类患者,由于皮下组织疏松,脂肪少,肌肉松弛,表面角化变薄。皮试时,皮丘不能形成半球形,即使形成消失也快,到20 min观察时,皮丘已扁平,缩小,但若红晕范围超过1 cm,应判断为阳性,不应视为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而判断为假阳性。有的患者皮试时,皮丘隆起成半球形,20 min后,观察皮丘变得扁平,直径可达1 cm,但皮丘不发红,应判断为阴性,这是因为皮试液向周围组织扩散的结果。

    4.2胖型与肌肉发达的中青年患者20 min观察皮丘变化不大,直径不超过1 cm,应判断为阴性,因为皮下脂肪多,肌肉发达,药液不易扩散。如果皮丘缩小,周围皮肤发红,无全身反应,应判断为阴性。这是局部循环丰富,皮丘接近血管或皮肤较白嫩局部受刺激而使皮肤发红,也可以慎重起见作一对照。

    4.3小儿患者小儿皮肤白嫩,细腻,可因物理或化学刺激而使皮肤发红。如:小儿衣袖长,皮试时家长常用力牵引,或衣袖过紧压迫局部等原因,使皮丘正常发展受到影响而难以判断,根据这些特点,首先应排除假阳性,因小儿皮试假阳性率高,应注意识别:(1)皮试进针处有红点或出血,但皮丘不发红,应判断为阴性。这是针尖对皮肤的刺激,不是过敏反应。(2)皮丘缩小,周围皮肤发红,但无全身反应,应判断为阴性。(3)局部皮丘消失,皮肤呈弥漫性潮红,与正常皮肤无明显界限应判断为阴性。这是因为消毒液对皮肤的刺激,往往多见于白嫩皮肤的小儿。但如潮红范围内有疹子或发痒,则应判断为阳性。(4)如果衣袖过紧,压迫局部或牵拉引起发红,应延长5 min再行观察。在皮试过程中,如患者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冷汗、四肢厥冷、发绀、脉搏细弱,血压下降甚至测不到,意识丧失,大小便失禁,抽搐等症状,应判断为过敏性休克。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

    总之,近30年来笔者临床观察发现青霉素药物过敏,往往成人多于儿童,女性多于男性,饭前多于饭后,夏季多于冬季,坐位多于卧位,也有在连续使用的过程中出现过敏。鉴于这些经验的总结,经常和单位同事们交流,也得到她们在实践中的认同,大大提高了青霉素皮试判断的准确性。使更多的适应青霉素类治疗的患者得到了有效的治疗。为此笔者不揣简陋,愿予之奉献,能与广大同行分享交流,使更多的患者不失去有效的用药机会而作出一点微不足道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甘兰君.护理学基础.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177.

2景钦华,安秋月.护理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288-292.


作者单位:625100 四川名山,名山县中医院

作者: 高瑞莲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