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实训中心在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某医学院2004级31名护理本科生在模拟病房环境下开展内科护理操作训练,设置单病种模拟护理病例,模拟临床工作分工。开始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实践能力评价和焦虑程度测量,并与该医学院2003级护理本科生同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操作能力、临床决策能力、沟通能力实训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交往焦虑程度实训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应用护理实训中心可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改善护生的临床焦虑程度,使她们具备更好的临床观察和交往能力。
【关键词】 护理实训中心;内科护理学;临床决策能力
内科护理学是护理专业本科生培养计划中一门重要的主干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护理本科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内科护理学》教学,不仅应该掌握扎实的内科护理学理论知识,还应该掌握可以胜任临床需求的内科护理综合能力,如:护理技术操作能力、独立临床实践能力和护理职业要求的情感等。目前,由于《护士管理办法》对护士职业资格的要求和病人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渐增强,使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的临床实践教学处于尴尬地位,影响理论知识的深入领会和内科护理综合能力的培养。为此,我们在《内科护理学》教学过程中充分开发和利用护理实训中心的功能,以提高护理学生临床综合工作能力为核心,注重护理职业知识、技能、态度、行为能力的培养,为课堂教学与临床实践之间建立的纽带,帮助学生更好地将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运用到以病人为中心的高质量临床护理实践。
1 对象与方法
1.1 教学对象 某医学院2004级31名护理本科生,《内科护理学》教材使用人民卫生出版社第3版,教学总学时138学时,理论教学118学时,医院临床见习20学时,理论教学以课堂教学和实训中心训练为主。教学依据为某医学院提供的《内科护理学》教学大纲,师资符合护理本科生教学要求。
1.2 实训设施 护理实训中心为一座模拟小型医院,设开放式护士站1处,模拟内科标准病室3间,床位18张,模拟人18个,模拟ICU病房1间,Emergency Care Simulator多功能仿真模拟人1个。配备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注射泵、除颤仪、吸引器、中心供氧、氧气瓶、胸腔闭施引流装置、喉镜、急救车。护理实训中心设置多媒体示教室,配备全方位监控探头和录像设备,以实时演示和回放操作,演示多媒体课件。
1.3 实训形式
1.3.1 模拟临床实践环境,培养实用的护理操作技能 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能是护理人员的基本功,也是评价内科护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娴熟的护理操作能力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及时的反馈才能获得。对于涉及到服务对象,甚至对服务对象有侵害性的操作,必须在示教室反复演练达到一定的熟练程度,才可以应用于服务对象。
1.3.1.1 模拟病房环境下开展护理操作训练,消除环境陌生感 通过护理实训中心,最大限度的缩小教学环境与临床环境之间的差异,利用内科模拟病房进行内科常用护理操作技术训练,在接近真实的环境下开展护理操作的教学和演练使护理操作技能的训练过程更加生动、效果更加确实,利于课堂教学与临床实习之间的过渡。
1.3.1.2 联合应用多种教学媒体,改善教学效果 内科护理操作是技术性很强的一类学习内容,学习贯穿于操作的各个环节。多媒体示教室安装全方位检测探头,使教师操作示教过程同步在大屏幕上显示,重点环节和细小动作近镜头演示,配合多媒体课件,提高护理操作演示的直观性。安排学生示教和操作练习,将操作过程录像回放,增加反馈的真实性,改善护理操作教学的效果。
1.3.2 模拟临床实践程度,培养学生高层次的临床认知能力 学生在校学习的各学科理论知识为临床实践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内科护理临床实践中有许多有待解决的真实问题,获得解决这些临床问题的能力是内科护理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实训中心帮助学生将内科护理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并在实践中巩固和验证这些知识。
1.3.2.1 设置单病种模拟护理病例,培养学生临床决策能力 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我们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以人体各系统为单位,在结束理论授课后,设置1~2例不同严重程度、不同病变程度的单病种模拟护理病例。单病种模拟护理病例的模拟患者,就医形式为急诊或非急诊,入院方式为步行、扶行、轮椅或平车推入病室,按照某一种疾病的病程,从接受病人入院开始,一直到模拟病人出院或死亡。以开放性实验室的方式,组织学生在课内和课外以护理工作小组的形式,对该模拟病人进行模拟护理决策。模拟护理实践过程形成完整的护理记录,定期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运用经验学习法,训练学生通过全面、系统的护理评估,准确地陈述护理问题,提出并判断多种护理措施的可能效果,最终形成临床决策。通过建立共同参与和主动探究的学习氛围,帮助学生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融会贯通,形成严谨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准确的临床决策能力。
1.3.2.2 模拟临床工作分工,培养学生组织管理能力 在临床实践中,护士每天要面对大量的护理工作任务,并要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要将这些任务排列好优先顺序,并井井有条地完成,需要具备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这项能力也是评价护理本科生临床工作能力的一项重要标准。我们在单病种模拟护理病例的临床决策过程中,按照临床护理工作日程对学习小组的学生进行角色分工,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模拟工任务。在模拟工作中安排本科生自主组织工作流程,使她们在未来复杂的工作环境中有效地、称职地完成护理工作任务。
1.3.3 模拟临床实践情感气氛,培养坚定的职业信念和积极的专业价值观 专业信念、价值观、人道主义和专业伦理道德是引导护理人员实施专业行为的重要心理保证。护理专业本科生在学习活动中形成了关于护理专业、护士角色等抽象的概念,这些概念需要在实践中不断的修正。我们在实训中心以录像、角色扮演和模拟临床真实情景等方式,让学生对内科护理工作环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使学生逐步解除真实的临床情感气氛,体验护理人员的角色和实际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挫折和压力,巩固和发展更明确、真实的职业理念,建立更成熟的专业意志品质。
1.4 评价标准 2004级护理本科学生开始临床实习前进行护理实践能力评价和焦虑程度测量,并与该医学院2003级护理本科生同期调查结果进行比较。
护理实践能力包括:(1)操作能力:临床环境下考核密闭式静脉输液、肌肉注射、铺床法。(2)临床决策能力:护理评估、护理诊断和护理措施的准确性。(3)沟通能力:病人健康教育的有效性。
焦虑程度测量采用交往焦虑量表(IAS),它用于评定独立于行为之处的主观社交焦虑体验的倾向。IAS含有15条自陈条目总分从15(社交焦虑程度最低)到75(社交焦虑程度最高)。
2 结果
2.1 两组学生临床实习前护理实践能力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学生临床实习前护理实践能力比较差 注:*P<0.05,**P<0.01
2.2 两组学生临床实习前交往焦虑程度比较 2003级学生临床实习交往焦虑程度为46.25±11.5,2004级学生临床实习前交往焦虑程度为30.21±9.6,两组比较P<0.05。
3 讨论
护理教育必须通过严格的临床训练并保证足够的临床实践机会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护士[1],但由于国民自我保护意识的逐步增强,以及相关医疗法律的不断完善[2],护理学生的临床实践机会日趋受到限制。因此,传统的内科护理教学模式已不适应现代的要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3.1 应用护理实训中心可以提高护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护理实训中心采用医学模拟教学的方法,使护理学生在尽可能贴近临床实践环境中进行《内科护理学》的学习和训练,在相对无医患关系的环境中更好地实现教与学的互动,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教学效果。我们对护理学生临床实习前在临床环境下操作能力、沟通能力、临床决策能力进行考评,实践结果表明,在《内科护理教学》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护理实训中心,可以显著的提高实训组学生的护理实践能力。在三项评价指标中,沟通能力的提高较其他两项更显著,提示我们实训教学方法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师生之间、学生和模拟病人之间的双向交流,改善学生的沟通技巧,锻炼学生主动沟通意识和敏感性,使她们具备更好地临床观察和交往能力。
3.2 应用护理实训中心可以改善护生的临床焦虑程度 护生实习前面临随着踏入成人社会,复杂的人际关系和陌生的临床环境可能让她们产生不同程度的焦虑。传统的护理操作示教室的教学环境与临床真实环境之间差异较大,学生在临床实习开始早期可能会因不适应陌生的环境,产生过分的焦虑等不良心理,使学生无法顺利实施护理操作。
护理实训中心以小型医院的形式,为学生提供在“医院”中工作的感受,在模拟病房内和模拟病床旁进行专业知识学习和训练,在培养学生临床思维和工作能力的同时,可以显著减轻交往焦虑程度。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训组护生开始临床实习前的焦虑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
4 小结
护理实训中心的应用,显著提高了《内科护理学》的教学效果,为护生进入临床实习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环节,如教学计划的修订、师资培养、模拟程度的真实性等,制约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入开展,这些将使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继续研究的主要内容。
【参考文献】
1 赵凤霞.利用护理实训中心进行妇产科护理教学.护理学杂志,2005,20(14):11-13.
2 张伟,朱琼,张建中.临床模拟实训中心的建立与利用.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7,26(5):93-94.
作者单位:辽宁沈阳,沈阳医学院护理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