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期

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与管理技巧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护理管理不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康复室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转型,技术服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就......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护理管理不但是医院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康复室管理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护士长是护理管理的主体,提高护士长的素质是改善护理管理的保证,充分利用护理管理技巧是完成高质量护理管理的必要手段。随着我国计划生育工作的转型,技术服务在计划生育工作中的作用就更加不可忽视,护士长的素质培养和提高同样更加重要。本文从转变观念、适应角色,具备多元意识,具备较强的非权力影响力,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和业务能力,注重情商培养,注重人性化管理,注重绩效评价,注重下属业务素质的提高,重视质控管理等方面就护士长在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应具备的素质及护理管理技巧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素质;护理管理;技巧;角色;情商

 计划生育技术服务是随着计划生育工作发展应运而生的一门新型学科,护理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和管理技巧更加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护理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是护理管理者为了实现管理目标,采用一定的组织形式和方法指挥、协调和控制被管理者完成预定护理目标的一种活动过程,在管理学中,管理者、被管理者和作用对象构成管理活动的三要素。护士长作为管理者,即科室和病房管理的主体,如何提高护士长的素质和管理能力,改善工作质量是当前医院管理者的重要课题[1]。笔者从1991年我站建站以来,一直从事护理管理工作,并注重从以下几个方面不断提升、修养自己。

    1  提升护理管理素质

    1.1  转变观念,适应护士长角色  “角色”是社会学、心理学中的术语,是描述一个人在某位置或状况下被他人期望的行为总和。护士长角色的期望主要有:医院和科室要求护士长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岗位职责,满足服务对象的需求,树立良好的护理专业价值观,满足护士群体利益的需要,加强与护理相关科室人员的有效沟通与合作等。

    1.2  富有人格魅力,具备较强的指挥和驾驭能力  管理理论对领导一词的解释,传统理论与现代理论存在着差异,前者注重指挥过程,后者强调影响过程,按现代管理理论,可以认为护士长自身的行为是护士的模板或范本,护士长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娴熟的护理技能等无不影响着护士。护士长的职务和地位也会使护士服从,资格、经历以及人们的传统观念也是护士长行使权力的有利条件,这些权力性的影响力,对护士的心理和行为都会有一定的影响。但护士长作为护理管理的基层管理者,要带好一班人,单靠行使上级赋予的权力是不够的,要不断加强自己的品德、才能、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培养,在护士中树立自己的威信,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使下属从心理上信服、遵从护士长的领导。

    1.3  注重情商培养,提高管理技能,创造出色的管理艺术  心理学研究表明,对一位成功的管理者来说,智商的影响只占20%,而情商因素则占80%。情商这一概念早在7年前由美国耶鲁大学和新罕布什大学的两位学者提出,他们认为:所谓情商乃是一个人感受、理解、控制、运用和表达自己及他人情感的能力,它是事业成功的关键,是构建现代护理管理者形象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一位优秀的护理管理者,应注重培养情商,关心、爱护、尊重、理解护士,对自己的下属以诚相待,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做护士的贴心人。学会运用娴熟的管理技能,善于抓住重点,用简练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意图,善于做思想工作,善于交往,能够与各种不同意见的人沟通,善于明辨是非,具有敏捷的思维和准确的判断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应付自如,做出正确的决策,创造出色的管理艺术。

    1.4  具备多元意识  护士长作为基层科室的管理者,在科室的动态运行中起领导、决策、指挥、监督等作用,护士长的管理素质直接影响着人、财、物、时间、信息等资源的利用程度,因此,护士长只有具备高水准的管理能力,具有竞争意识、创新意识、经营意识、服务意识、质量意识、公关意识、集体意识等等,才能适应现代的管理要求。

    1.5  具备良好的综合文化修养及业务能力  作一个新时代合格的护士长,不但必须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管理知识,同时要拓宽知识面,学习广博的人文社会知识,学习护理政策与法规、外语、计算机、人际沟通与交往,不断学习先进的护理理论和理念,了解本专业的新进展,善于学习掌握应用于临床的一系列新的检查诊断、治疗和护理方法及新设备、新技术的应用,并带领护士加强护理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的学习。

    2  护理管理技巧

    2.1  注重人性化管理  在一切管理活动中,应围绕人的积极性、自觉性、创造性行为,让在实现组织目标的同时,自身得到全面发展。作为护理管理者,在布置安排工作时,要注意事物的可操作性,广泛听取医护人员的意见,及时纠正工作中的失误和偏差,让护士参与管理,增强护理人员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归属感,增强科室凝聚力,在日常工作中,应注意保持组织中人的情绪氛围积极向上,允许下属合情合理的发牢骚,让下属知道,护士长不仅愿意倾听你的意见,还会在适合的时候帮助你解决问题,在护士出现缺点、错误时,应捕捉适当的时机进行启示、诱导、教育,使下属产生安全感,要提倡换位思考,达到相互理解,促进团结。

    2.2  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作为管理人员,护士长在工作中一定要公平、公正,不能厚此薄彼,要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范围和协作方式,避免感情用事、滥用职权,因为这样最易引起护士与护士,护士与护士长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越大,离心力就越大,护理工作质量势必受到影响,护士长应尽可能让护士知道你对工作的设想、思路。让护士参与讨论与他们切身利益有关的计划和决策,增加透明度,强化群体意识、整体观点,运用行为科学、领导学、管理学、人际关系学等有关理论通过满足护士的需要,合理设置目标,强化动机等激励手段,激发每一位护士的工作热情、事业心、责任感,充分调动护士的主观能动性。

    2.3  开展绩效评价,创造严宽结合的工作环境  工作上必须严格要求,才能提高护理质量,造就护理人才,但在生活上应尽力为护士排忧解难,让她们感受到科室的温暖,众多护士性格各异,优缺点各异,对事物的认识看法不同,护士长要辩证的看问题,切忌将不稳定的情绪带入工作中,应建立绩效评价标准,及时准确的评价,以合适的方式、合适的措辞传递给护士,多表扬、少批评,讲究语言艺术,切忌伤及护士的自尊心。

    2.4  注重护士业务水平及素质的提高  要提高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识,加强基础护理基本理论的学习和基本功的训练,提高护理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解决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在平常的工作中,加强理论学习,开展技术比武,通过护理查房、病案讨论、操作训练等方式,帮助护士熟悉和掌握专科护理方法,更好地为住站对象服务。要经常组织新业务、新技术、新知识的学习,鼓励护士业余时间多浏览社会、自然科学方面的书,拓宽知识面,提高自身素质。

    2.5  重视护理质量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工作计划  高质量的服务水平都是以不断满足服务对象的要求为目标,而护理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是客观存在的,护理管理应首先从实际出发,群策群力,制定出本科室的具体工作计划,然后以严格的质量控制为根本,着眼于各要素质量,统筹全局,具体抓环节质量,重视终末质量,进行质量的反馈控制,把评价结果进行分析并反馈给护士,肯定成绩,表扬优秀,对差的提出纠正方案,达到提高改进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曹荣桂,林菊英.医院管理学:护理管理分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03-126.


作者单位:湖南浏阳,浏阳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