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浅谈对疼痛患者心理状态的分析和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疼痛。心理状态。护理疼痛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有害因素侵袭机体的一个信号,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产生疼痛的病理因素很多,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方法,而忽略了产生疼痛的心理因素,故而有时不能获得最佳效果。...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疼痛;心理状态;护理

疼痛是一种临床最常见的症状,是有害因素侵袭机体的一个信号,直接影响着疾病的发生、发展和转归[1]。产生疼痛的病理因素很多,临床上最常用的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对症治疗方法,而忽略了产生疼痛的心理因素,故而有时不能获得最佳效果。在责任制护理中,我们探索了对疼痛患者心理特征的分析和护理,现归纳如下。

    1  疼痛的心理因素及特征

    1.1  疼痛与社会家庭教育的关系  一个人在对疼痛的认识过程中,社会家庭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一个刺激会不会引起疼痛,以致引起疼痛的程度,往往与认识过程中所接受的教育有关。例如有家庭出于对子女的溺爱,擦破点皮就大惊小怪,这样易引起孩子产生错觉,以为自己身体发生了严重问题,加剧了疼痛。也有些家庭认为有点外伤出点血关系不大,上药包扎一下就会好的,这就使孩子从心理上减轻了负担,提高了对疼痛的耐受性。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疼痛是通过学习得来的。

    1.2  疼痛与注意力的关系[2]  个体对疼痛的注意或分心,使发生疼痛的程度有所不同。例如战士在激烈的战斗中受伤时,当时并未感觉疼痛,往往在战斗结束看到流血时才突感疼痛剧烈。在球赛中,运动员对一般的碰擦伤往往也无感觉,一旦比赛结束,注意力一转移,疼痛马上出现了。由此可见,疼痛与注意力有很大关系。对刺激的注意力加强则疼痛加重,分散其注意力则疼痛减轻,当注意力集中于一点时,其他方面(包括疼痛)都受到抑制。

    1.3  疼痛与性格的关系  个体的性格对疼痛有深远的影响,疼痛程度的表达方式往往因性格不同而异。性格脆弱和过于敏感的人,较弱的刺激就能产生强烈的痛反应。如妇女分娩,性格脆弱者常常以哭喊的方式以期引起外界的注意,同情和帮助。自尊心较强者常强忍疼痛不愿意麻烦医务人员。而老年人,由于各种生理功能衰退,一生经历的痛苦多,对疼痛的耐受力增强及敏感性降低,易造成误诊、漏诊,延误治疗时机,故应高度重视。

    1.4  疼痛与情绪的关系  情绪紧张,心理状态不佳,愤怒、悲痛等常伴随着生理功能的剧烈改变,引起局部血管收缩或扩张而产生疼痛。例如消化性溃疡伴大出血的患者,病理变化说明出血后应该是疼痛减轻,但往往由于患者恐惧、紧张,仍然面色苍白,夸大疼痛程度。故疼痛常伴有情绪活动,而情绪反应又可直接改变疼痛的敏感性。

    2  对疼痛患者的心理护理

    2.1  给予同情、体贴安慰和鼓励  护士的同情、体贴、安慰和鼓励是减轻心理压力,使心理护理得以见效的首要条件。我们知道,无论什么原因引起的疼痛都是真实的,单纯的心理性疼痛与单纯的器质性疼痛一样是少见的,多数疼痛是心理因素与机体刺激的综合反应。护士应以同情、安慰和鼓励的语言与行为使患者疼痛的程度真实地反映出来,倾诉其内心的痛苦,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这样,一方面患者对护士的信任态度和良好的配合可使疼痛减轻,另一方面患者精神情绪的放松,可以增强对疼痛的耐受性[3]。

    2.2  知识宣教  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护士应恰当地将疾病的有关知识,疼痛的病因机制告诉患者,并证明疼痛是可以避免的。例如消化性溃疡的患者,饮食不节,过食生冷、饮酒等均会诱发胃痛,当消除这些因素后,可减少疼痛的发生。又如长期卧床的患者,我们向患者说明,及时更换体位、卧式,保持床铺清洁,可以避免皮肤受压及擦伤所致疼痛。患者理解后,主动配合护士翻身,乐意温水擦浴,有效地避免及减轻了疼痛。

    2.3  转移注意力  注意力转移可以减少疼痛的感受强度。转移注意力即将患者原集中于一点的注意力分散或使注意力的焦点离开痛苦的心境。例如有节奏的呼吸,轻松愉快的谈话,听音乐及看报纸、杂志、优秀的文艺作品等,均可消除患者的寂寞感及紧张的心境,使其精神放松,肌肉松弛,疼痛减轻。

    2.4  暗示疗法  在治疗护理上配合应用暗示疗法,有时可达到止痛效果。如一些长期依赖药物止痛的患者,往往对止痛药的耐受性越来越强。需求量越来越大,易成瘾和出现毒性反应。我们使用一些对机体无害的非止痛药物,同时给患者以足够的暗示。

    2.5  要正确观察和判断患者的疼痛程度  疼痛程度的表现常因个体不同而异。呻吟的强度与疼痛强度不一定呈正比。我们应该细心观察。从患者的面色,是否出冷汗,肌肉紧张度,血压的变化,有无坐卧不安等去判断疼痛的程度。例如1例肝癌患者,平时很少用止痛剂,在一次自述疼痛给其肌注“强痛定”和“安定”后,以为可以止痛,但后来发现患者面色苍白,出冷汗,恶心欲吐,血压下降,疼痛已导致休克[4]。当即采取了急救措施,才使病情得以缓解。所以,我们应根据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观察和护理,准确地把握疼痛的发展与变化,达到既有效地控制症状又不延误治疗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殷磊.护理学基础,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16.

2 乔志恒,华桂茹.理疗学.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28.

3 石美鑫.实用外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65-2073.

4 李漓,刘雪琴.选择适合患者的疼痛强度评估工具.实用护理杂志,2003,19(6):50-51.

(本文编辑:江 宇)


作者单位:136100 吉林,公主岭市第一荣军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