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7期

未婚先孕中期引产患者的心理护理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未婚先孕。心理特点。心理护理未婚先孕的年轻人因受到家庭、社会、传统习俗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行人工终止妊娠时,直接影响到引产者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对引产者实施正确的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引产者产后身体、心理与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的关系恢复。...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未婚先孕;心理特点;心理护理

未婚先孕的年轻人因受到家庭、社会、传统习俗等客观因素的影响需行人工终止妊娠时,直接影响到引产者的身心健康、学习和工作。对引产者实施正确的护理,给予适宜的心理疏导及健康教育,从而保证引产者产后身体、心理与家庭成员或社会群体的关系恢复。

    1  临床资料

  2008年1月至11月我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收入院未婚先孕行中期引产患者8例。年龄18~22岁。平均20岁。

    2  患者的心理反应

    2.1  紧张焦虑  未婚先孕终止妊娠者,一般处于多重心理应激中,主要表现为焦虑、抑郁。体现出对周围的事物漠不关心;少言寡语;极力掩饰自己的孕情;对前途丧失信心等。动机可能是害怕家人朋友知道,又期望他们的关心和注意,担心以后生活中出现问题,对引产的胎儿抱歉和产生好奇感。

    2.2  自卑自责  这是未婚先孕者共同的心理,明白自己不论在家庭、社会都会受到指责和嘲讽,故陷于顾虑重重或极度懊悔之中。表现出愁眉不展、敏感,渴望寻求能使自己确认绝对安全与放心的保证及许诺,但往往又担心引产术后是否会造成不孕,目前的恋爱关系如不能维持今后怎么办等;担心医护人员态度冷漠,嘲笑自己。使她们得到心理支持少,自尊心受挫,自卑感增强,更加沮丧、消沉。

    2.3  恐惧  相关研究指出,即将进行各种手术的患者中约70%的个体将会出现焦虑性反应,临近手术前夕约50%左右会有暂时的恐惧感。恐惧来源有以下几个方面:(1)不了解手术过程;(2)怕疼;(3)怕永远不能生育;(4)怕医生技术水平不高;(5)怕失去爱情;(6)其他患者的呻吟。

    2.4  疼痛及精神紧张  在引产手术过程中,主诉最多的是手术的疼痛及精神紧张,其中以疼痛是患者在生产过程中最艰难的时刻。而对未婚先孕者来讲,对疼痛的恐惧心理明显高于已婚者。

    3  心理护理措施

    3.1  入院时心理护理  (1)当接收患者入院时,护士应以热情、文雅得体的态度接待患者,问好后亲自带到病房,做好自我介绍及主管医师、科室有关规定的介绍,取得患者的合作。尽快通知医生给患者体检,护士尽可能陪伴在患者左右。这样会使刚到陌生环境的患者倍感亲切,消除护患之间的陌生感,缩短护患距离,为下一步与患者沟通奠定基础。(2)为这类患者安排病床时,应尽量安排人员流动少的房间,如经济条件允许可安排单人房留陪人,以免碰到熟人,给其增加压力。(3)询问病史时,应尽量避免第三者在场,尊重患者的隐私。护士仪表要端庄,严肃认真,态度和蔼,语言温和。这时护士应做到:聚精会神地倾听,不要随便打断患者的话题保持耐心,问完病史后不要与别人交头接耳,以免引起患者的误解。

    3.2  术前心理护理  手术前要用肯定、温和的语言向患者介绍手术室的环境,手术的安全性,手术过程需要配合的事项,以及时行手术对自己、家庭和社会的好处,不失时机地对其进行卫生宣教和正面引导,建立真挚的护患关系,取得患者信任。

    3.3  术中心理护理  当患者将要分娩时,由助产士送入产房,给予陪伴。上产床后助产士要关心、体贴患者,态度要和蔼,解释、指导需有耐心。注意培养产妇的毅力,分散注意力,提高分娩痛阈,密切观察产程进展,解释每一阶段情况,要守护在产妇旁边抚摸腰部、腹部,挽住产妇的手,充分利用抚触疗法使产妇能最大限度调动自己的主动观能动性,使其顺利分娩。注意保护会阴,将产时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3.4  术后心理护理  待产妇情况稳定,可转到病房,尽可能将产妇安排在原来的单人房间。护士应特别关注产妇的失落、自责、痛苦的心理,评估产妇生理及心理的特殊需求,给予适当护理及指导。执行护理操作或检查时,动作应轻柔、细致,并讲解目的,取得合作。沟通过程中要讲究语言的艺术性,以免损害患者的自尊心。

    3.5  健康教育  做好宣教工作,向患者介绍女性生殖保健常识及避孕措施,同时也要说明未婚先孕对社会、家庭及本人的危害,树立重新生活的信心,教育她们建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正确对待恋爱、婚姻关系。

    4  小结

  近年来未婚先孕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未婚先孕给未婚者的身心和生殖健康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护理人员应充当护理者和教育者的角色,给予这类求医者及时正确的护理和教育,使她们尽快恢复健康,树立信心,重新回到健康的生活中。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114200 辽宁,海城市计划生育服务中心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