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乳腺癌改良根治手术的护理及健康指导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护理。做好其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1999年至2006年商河县人民医院对41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改良根治手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患者41例,均为女性,年龄29~70岁,31~40岁11例,占26。...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乳房切除术,改良根治性;护理;健康指导

乳腺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近年来已跃居女性恶性肿瘤的首位。做好其护理工作,对于提高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有着极为重要的 意义。1999年至2006年商河县人民医院对41例Ⅰ~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了改良根治手术,取得了较满意效果,现总结护理体会如下。

    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41例,均为女性,年龄29~70岁,31~40岁11例,占26.8%,41~50岁13例,占31.7%,Ⅰ期4例(9.75%),Ⅱ期15例(36.59%),Ⅲ期22例(53.66%)。手术方式全部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观察此手术方法患者痛苦少,恢复较快,平均住院天数11天,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局部复发1例,转移2例。

    2  护理

    2.1  术前护理

    2.1.1  心理护理  多数患者思想负担重,既害怕手术效果不理想,家庭经济负担重,又害怕术后影响美观。因此,我们护士应用良好的沟通技巧,关爱之心,与患者进行交流,消除了思想顾虑,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也做好家庭成员的思想工作,给予患者有力的家庭支持。

    2.1.2  做好手术前的常规检查  检查患者心、肺、肾等各重要脏器功能,对伴随疾病积极治疗,同时加强术前营养,以提高机体对手术的耐受力。

    2.1.3  妊娠期或哺乳期措施  患者如果处在妊娠期或哺乳期,应劝告立即终止妊娠或停止哺乳,以抑制乳癌的发展。

    2.1.4  术前准备  做好手术区域的皮肤准备,特别是腋窝部位,操作应认真仔细,避免划伤。

    2.2  术后护理

    2.2.1  术后体位  麻醉未清醒前应去枕平卧,头偏向一侧,清醒后血压平稳,可改半卧位,在患者肩下及肘部可各垫一软枕头。采取半卧既有利于创口引流,防止积液导致的皮瓣坏死和切口感染,又有利于深呼吸有效咳嗽,预防肺不张和肺炎。

    2.2.2  病情观察  严密观察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伤口敷料情况,引出液的性质及引流量等。

    2.2.3  引流管的护理  多数患者分别的胸骨旁及腋下各放置引流管一根,接负压吸引器,操作时要注意管道的密封性,并妥善固定,以防气体进入皮下,影响愈合。同时要保持引流畅通,防止管道受压、折叠、扭曲、脱出,经常自近端向远端挤压引流管,防止血凝块堵塞管道,负压吸引有助于创面渗液的减少,使皮瓣紧贴胸壁,负压不宜过大。要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量,术后1~2天可引出血性液约50~100 ml/d,以后逐渐减少,引流液少于10~20 ml/d,可拔除胸骨旁引流管,6~10天拔除腋窝引流管。

    2.3  术后并发症护理

    2.3.1  皮下积液  术后3天,若发现皮瓣积血,积液,应协助大夫用注射器抽吸并加压包扎。

    2.3.2  上肢淋巴性水肿  乳癌根治术后,因腋窝淋巴结清扫,淋巴回流受阻,可造成患侧上肢水肿,应避免术侧上肢长时间下垂或用力,避免在患肢注射、采血、测血压,并可适当进行患肢向心性按摩。

    3  健康指导

    3.1  加强患肢的功能锻炼  术后3天主要锻炼手指和腕部的功能,可嘱患者做伸指、握拳、屈腕等活动,术后第4天开始可在小范围内活动肩关节,但避免外展运动,术后7天开始肩关节向各个方面锻炼,术后10天重点进行肩关节外展活动,可嘱患者做梳头动作,爬墙动作等。

    3.2  术后自查预防复发  术后每月自查乳房一次,每年X线摄影检查健侧乳房一次,以便早发现复发征象,检查时间应每月定期,避免月经前期及月经期。

    3.3  出院指导  出院后嘱患者定期进行化疗、放射、激素治疗。由于化疗时间长、化疗反应重,激素治疗常引起男性化表现等等,患者常有放弃继续治疗的念头,所以我们护士及时了解患者的心态,继续做心理护理,鼓励患者坚持治疗,也可找类似病例,进行现身说教。术后5年内避免妊娠,以防肿瘤复发。

    (本文编辑:陆  华)


作者单位:251600 山东,商河县人民医院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