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2期

床边双人核对对静脉输液的应用效果观察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床边双人核对。静脉输液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无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因输错液、解释不到位而发生纠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原有的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增加输液前查对签字环节、穿刺前中后的解释进行了规范,应用新的操作服务流程规范对护士进行......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床边双人核对; 静脉输液

静脉输液治疗是临床护理最常见、使用频率最高的一项无菌技术,在临床实践中常常遇到因输错液、解释不到位而发生纠纷的现象,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对原有的静脉输液流程进行了改进,主要是对增加输液前查对签字环节、穿刺前中后的解释进行了规范,应用新的操作服务流程规范对护士进行培训后,收到了很好的效果,现将方法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8年7月至2009年4月,在本科住院的输液患者285例,男174例,女111例,年龄8~90岁,平均26岁。一般输液5~10天。文化程度小学至大学。职业:普通农民、工人、学生和个体经商户。其中有86%患者为首次住院输液。

    1.2  方法  改进静脉输液流程,每日早上执行长期输液医嘱,严格无菌操作进行配药。由责任护士在床边先挂第一瓶液体,排气,并在输液卡上签名,根据挂卡内容向患者说明用药情况、总共有几组液体及输液大致所需时间、输液前患者应做的准备工作,使患者享有知情权,同时可以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由治疗护士再次在输液前查对,穿刺,再查对,然后签字,操作完毕后交代注意事项,详细向患者说明输液的目的、输注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全天输液总量、用药次序,整个过程大约需要的时限,每一种药物的最佳输注速度等。加好药的液体袋封口处应用胶布固定,消毒棉签持续消毒[1]。责任护士定时巡视病房,当输液剩下半瓶时再把第2瓶挂在患者床头输液架上并核对签名,接瓶时再除下消毒棉签及胶布,并按正规操作再次消毒封口处,再次核对患者并签名。每次接瓶时都向患者说明所输注药物的名称、药物的主要作用和不良反应等。

    2  效果与体会

    通过改进静脉输液流程,在临床科室对静脉输液实施床边双人核对制度极大地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避免因输错液体而引起护理差错的发生,明显提高了输液患者对疾病治疗、护理的知识和方法的了解程度,改善了护患关系,同时促进了健康教育的开展,从而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在大多数医院里,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护理工作任务繁重,对于一些工作责任心和敬业精神较差的护士在输液过程中如果没有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很容易造成输错液体的护理差错的发生。现阶段静脉输液比静脉输血在临床应用上要少多,实行床边双人核对的执行率比较低[2],笔者通过以上改进的静脉输液流程与普通静脉输液流程相比较,得出护士在输液过程中用时无明显差异。静脉输液中实施床边双人核对制度能使每一位护士在输液治疗过程中,熟悉患者病情,更好地掌握用药知识,从而减少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的护理缺陷,同时能有效缓解首次输液患者患者输液前紧张的心理,使患者获得更安全的治疗和护理。

【参考文献】
  1 刘玲玲,丛丽娜.静脉输液中的几处操作改进.中华现代中西医杂志,2003,1(8):760.

2 广东省卫生厅.护理工作管理规范.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05,41.

(本文编辑:乔 雨)


作者单位:523451 广东,东莞市东坑医院外一科

作者: 2009-8-24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