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7期

肌肉注射并发症的处理及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肌肉注射。并发症。护理肌肉注射是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一种注射方法。同时,肌注给药能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可引起疼痛及其他并发症,主要有局部硬块、局部感染、出血、断针、周围神经损伤、晕厥等,引起因素有注射深度、部位不规范,消毒不严格,注射器质量差,操作......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肌肉注射;并发症;处理;护理

肌肉注射是临床常见的给药途径,是将一定量的药液注入肌肉组织的一种注射方法。同时,肌注给药能造成组织一定程度的损伤,可引起疼痛及其他并发症,主要有局部硬块、局部感染、出血、断针、周围神经损伤、晕厥等,引起因素有注射深度、部位不规范,消毒不严格,注射器质量差,操作护士技术水平差,患者心理素质差等。我科注射室2008年6月至12月共肌注1 220例患者,发生各类并发症共46例,经过及时处理,重视心理护理,完善疾病护理,各例并发症均痊愈,取得满意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科2008年6月至12月共肌注1 220 例患者,年龄2个月~86岁,平均年龄43.1岁,发生各类并发症共46例,其中局部硬块28例,感染2例,出血、断针10例,周围神经损伤1例,晕厥5例。

  2 护理

  2.1 心理护理 (1)对于一般患者,护士应以温和的态度,得体的语言与患者交流,以优雅的举止,大方的行为取得患者的好感,主动与患者交谈,分散其注意力,使患者消除紧张心理。(2)对于小儿患者,能配合者应面带笑容,以和蔼的态度去接触患儿,亲切称呼其名字,与患儿共同选择部位和姿势,注射完毕予肯定和赞扬。若为不配合的小儿,只能强制执行时,应协助家属妥善固定住患儿肢体,用熟练的技术进行注射,过后予必要的爱抚,鼓励和解释。(3)对于老年患者,应以平和缓慢的语言多亲近患者,耐心与患者沟通,赢得其信任。

  2.2 疾病护理

  2.2.1 局部硬块、局部感染 加强无菌操作,粉剂的药溶解完全。一旦发生皮下硬结,可用土豆片或硫酸镁敷患处,必要时用红外线照射。发生局部感

  染者积极结合全身使用抗生素。

  2.2.2 出血、断针 选择质量保证的注射器,注射时注意避开浅表静脉,进针后回抽这一步非常关键。一旦发生穿刺针眼处出血,可用消毒棉签压迫局部2~3 min,一般可止血。若针筒里回抽出血液,立即拔出针头并按压至出血停止。发生断针时,使患者保持安静,用手固定断针处皮肤,用止血钳拔出断针。

  2.2.3 周围神经损伤 主要是注射时选位不正确,也可能是局部神经走向异常引起。一旦发生应行红外线或电磁波,照射按摩理疗等处理,全身使用营养神经的药物。

  2.2.4 晕厥 发生晕厥立即使患者平卧,解开衣领,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若为过敏引起,立即报告医生,根据病情做相应处理并做好记录。

  3 体会

  3.1 加强注射室管理 保持室内安静清洁,做到通风良好,空气清新,积极改善患者治疗环境。

  3.2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 做到动作准确、轻柔,注射过程中灵活运用无痛注射技术,做到三快一慢,减少疼痛刺激。

  3.3 重视心理护理,减轻患者心理负担;给予舒适体位,提高疼痛的阈值[1] 患者在注射前心理负担往往很重,害怕注射时的疼痛,护理人员和蔼亲切的态度,耐心的解释,轻柔娴熟的动作增加患者的安全感,提高对疼痛的耐受性。

  3.4 及时报告医生,按医嘱使用药物 一旦出现并发症,报告医生并按医嘱及时正确的给药,把不良反应的危害性降低到最小。

【参考文献】
    1 杨霞.肌肉注射体位与疼痛的临床观察.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02,16(5):52-53.

   (本文编辑:丁 平)


作者单位:314503 浙江,桐乡屠甸卫生院

作者: 蒋惠芳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