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17期

护理层级全责排班在病区中的应用与效果评价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层级排班在病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通过调整岗位职责,按层级进行排班,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高级责任护士带领本组的护士负责18~22张病床患者的护理计划,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电脑医嘱的处理等工作,2个月为一周期。结果保证了......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探讨护理层级排班在病区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 通过调整岗位职责,按层级进行排班,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高级责任护士带领本组的护士负责18~22张病床患者的护理计划,完成本组患者的治疗,护理,健康教育,电脑医嘱的处理等工作,2个月为一周期。结果 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减少护理缺陷,提高了患者满意度,提升了护理质量。结论 合理,科学的排班不仅能充分利用现有的人力资源,更能充分体现层级管理。

【关键词】  层级管理;排班;评价

层级全责护理模式是指在组织结构和内容上由不同层次的护理人员组成,对一组患者实施整体护理[1],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以及医学模式的改变,护士的工作量越来越大。由于各种原因,目前各级医院普遍存在护士缺编问题[2],我科在同等的人力资源下,2008年采用调整排班方式,重新制定岗位职责等方法,在合理利用人力资源上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方法

  1.1 建立护士层级管理模式 根据护理人员不同的资力和能力水平为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护士、助理护士,实施护士长高级责任护士初级责任助理护士的层级管理。

  1.2 明确岗位职责 原来的职责有责任班,护理班,治疗班等,现通过竞争上岗选出2名高级责任护士,根据高级责任护士和初级的特点为其搭配分组,每位责任护士负责照顾一组(18~20张床)要求对所管患者负全责,负责制定并实施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护理计划,包括电脑医嘱的处理,并运用护理程序指导本组初级责任护士开展护理活动。

  1.3 改变排班方法 我科开展床位有40张,另有4张日间病床,现有护士13名(含护长1名),其中主管护士3名,有护师资格9名。排班方法是:将护士分为两组,第一组负责1~22床,第二组负责23~40床(其中有4张抢救病房),分别由一名高级护士带领2名初级护士进行护理工作。高级责任护士每隔两个月轮换一次,上日班的初级责任护士固定一个星期,其他轮夜班的护士除N班外基本上都是固定在一个组,白天及P班都是分组工作,每班设有组长,负责护理质量的控制,主要由护师以上的护士来承担。层级护理排班时间见表1。表1 层级护理排班时间安排

  2 效果

  2.1 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见表2。表2 实施前后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由表2可看出,改革排班后,患者的满意度有很大的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见表3。表3 实施前后护理质量得分比较

  3 讨论

  3.1 体现了层级护理的优越性 传统的整体护理模式是责任护士分组,而辅助护士是不分组的,责任护士负责整个病区的治疗护理,这样难免使一些治疗护理措施得不到保证,使整体护理流于形式。实施层级专责排班后,每一组都有高级责任护士及初级责任护士,在高级责任护士的指导下,共同完成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全程护理计划,有利于促进护患的交流和全面了解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健康教育等护理措施落实到位,护理书写连贯性从而保证了护理工作的连贯性,体现了整体护理的实施和内涵。

  3.2 护理质量得到了飞跃性的提高 以前的排班模式只显示各班职责,职责无法体现一个质控的内容,而作为护理工作的质控,一直认为是护理管理者的一个主要职责,而层次管理的排班中,每个班次都设有组长,因本科人力资源有限,N班设一名护士当值,另外还设一名二线护士,组长及二线护士多由高年资护士和具有工作经验的护理骨干组成,组长主要负责当班的护理质控,二线护士主要负责抢救的协助及疑难问题的解决。通过组长及二线护士的设置,既提高了护理质量,又在一定程度上锻炼了护士的管理能力,体现了按层级上岗的指导思想。

  3.3 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护士的责任心得到了加强,传统的责任制护理模式,只有责任护士是相对固定的,其他班次是不固定的,患者感觉除了责任护士外,其他护士都不管,什么问题都要找责任护士,引起了患者的不满,实施了层级排班后,初级责任护士的责任心也增强了,有责任去协助高级责任护士解决患者的问题。患者的问题能及时解决,满意度也得到了提高。另外,同事合作性加强了,责任护士也有更多的时间在病房掌握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患者的其他信息,及时做好宣教工作,并能与医生做好沟通工作,随时解决患者的问题。另外,分两组护士处理电脑医嘱,执行医嘱的时间加快了,办理出院手续也快捷多了,患者自然就满意了。

  3.4 加强了护士的合作精神,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 以前的排班方法有功能性护理的性质,职责不明确,护士的合作性差,造成各班次忙闲不均的局面,而初级护士无很好地协助高级责任护士,造成了责任护士工作压力大。通过层级排班,每天各组的工作由高级责任护士做好统筹、计划,合理安排工作,职责分明,使每组的护士能团结一起,共同完成本组的各项护理工作,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组员能积极讨论并解决。另外,实施层级全责护理,所有的高级责任护士都是通过竞选出来的,激发了护士的积极性,素质得到了提高。而由高级责任护士指导下级护士的工作,增加了护士的成就感,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

  3.5 减少了医疗纠纷 据报道,医疗费用增加的原因包括人群综合素质的提高,对医疗行为监控能力增强,医疗收费误差,护士操作方法不正确,护理人员自律不严等[3~4]。我院收费管理科对每个科进行监控,并实施奖惩制度。实施层级护理后,医嘱的处理分两组执行,处理医嘱的速度快了,并且要求两组护士下午互相核对电子医嘱,护长每周总核一次,多收费、少收费的现象减少了。

  总之,层级护理模式的应用改变了传统的管理观念,工作方式和习惯方式,使护患关系得到了改善。排班是护长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内容,管理者要根据现有的人力资源情况进行合理的排班,只有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才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人力的智力和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

【参考文献】
    1 李美华,谭惠仪,黄雪仪,等.层级全责护理模式对护患关系影响的探讨.现代临床护理,2006,5(3):3-5.

  2 彭红.刍议基层医院三级负责制下的护士长工作.护理学杂志,2005,21(20):56-57.

  3 梁玉玲.医疗费用纠纷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南方护理学报,2004,11(3):62.

  4 钟小红,李亚洁,刘立捷,等.信息管理系统中错误医疗信息情况分析及对策.护理管理杂志,2006,6(1):37-38.

  5 吴慧仅.有限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用护理杂志,2003,19(3):67.

  (本文编辑:李晓言)


作者单位:510080 广东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肺科

作者: 雷丽婵,潘锡珊,黄敏清 2010-1-13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