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1期

对护士几种排班情况的比较与分析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通过护理部对全院的护士长排班的弹性化指导和支持,科护士长根据科室收治患者的情况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并合理的制订相应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得到满足,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关键词】护理管理。排班法。人力资源合理排班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通过护理部对全院的护士长排班的弹性化指导和支持,科护士长根据科室收治患者的情况以及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问题,并合理的制订相应管理措施,使护理人员得到满足,保证临床护理工作质量的不断提升。

【关键词】  护理管理;排班法;人力资源

合理排班是护理管理工作中一项很重要的内容。如何在护理人员缺少、低年资护士较多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有人力资源,结合病房特点,在保证工作的效率和效能的前提下进行合理排班,是护理管理者面临的挑战。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质量管理的要求,以人为本,满足患者的需求已成为医院服务宗旨和奋斗目标。笔者对2009年3月至8月我科护士的几种排班方法进行分析和比较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外科ICU室成立于2009年3月,开放床位9张,实际应用5张,护理人员10名。其中主管护师1名,护师1名,护士3名,招聘护士5名;工作满10年以上2人,3~5年级护士3人,0~2年级5人;持有护士执业证有6人,无护士执业证4人。科室根据医院无执业证上岗必须有携带制度和现有的人力资源,进行了排班:(1)中晚班-夜班-休,连续上3周,再上1周早班和1周办公班(正常班),每班上8 h,1周上班40 h,上夜班2~3次;(2)早班-中晚班-夜班-休,连续上4周,再上1周办公班,每班8 h,1周上班40 h,上夜班1~2次;(3)早班-夜班-休休,连续上4周,再上1周办公班,每班11~13 h,1周上班48 h,上夜班1~2次。

  2 结果

  见表1。

  表1 三种不同排班方法比较

  排班方法 排班方式 夜班次数/每周 上班时间/每周 交接患者及交接物品 护士自我感觉

  方法1 中晚班—夜班—休 每周2~3天,下夜班休1天 40 h 1天3次 夜班较频繁,在家休息时间少,睡眠时间较多。

  方法2 早班—中晚班—夜班—休 每周1~2天,下夜班休1天 40 h 1天3次 下夜班休1天,体力恢复欠佳,影响第2天上班。

  方法3 早班—夜班—休休 每周1~2天,下夜班休2天 48 h 1天2次 虽然上班时间较长,但可以很好的休息恢复体力。

  从表1可以看出,护士上夜班次数方法2和方法3均为1~2次,1周上班时间方法1和方法2为40 h,下夜班休息时间均1天,1周休2天,方法3下夜班可以连休2天,1周可休息3天,在交接物品和患者上,只有两班进行交接,减少中间环节,预防因交接次数过多而造成漏交或交接不清,而延误患者治疗和护理。结果显示护士对方法3较满意。

  3 讨论

  针对科室现有人力资源以及护士职称情况来看,工作经验3年以上占50%,0~2年工作经验占50%,时间在3年以上工作能力熟悉的护士每人携带一名0~2年工作经验的护士,进行专业知识的培训。

  科室可根据患者需求等方面,护士长对护士可以进行有效的弹性排班,进一步加强护理管理和对患者及时有效的护理,防止在患者多、病情重的情况下出现医疗差。

  弹性班使工作量的分配更趋于分平、合理,从而提高了护理人员工作的效率和积极性。另一方面,护士长组织召开护士会议,主动征求护士对几种排班方法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对护理骨干的培养和要求,使排班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使科室的护理管理、护理质量不断得到提高。

  总之,排班是护理管理工作中的一项很重要内容。护理管理者应针对现有的人力资源的特点,结合本病房的特点合理排班。只有合理有效的使用人力资源,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潜能,提高工作效率和效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作者: 王金萍,陈 虹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