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2期

43例脑疝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脑疝护理体会。方法对43例脑疝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论65%的脑疝患者在入院后治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获得了较好治疗结果,症状迅速得到改善。护理体会脑疝是颅脑损伤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组织通过某些间隙向压力较低部位转移的结果,从而使神经血管受压产生一......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脑疝护理体会。方法 对43例脑疝患者的急救护理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43例中抢救成功28例。结论 65%的脑疝患者在入院后治疗并配合良好的护理获得了较好治疗结果,症状迅速得到改善。

【关键词】  脑疝;护理体会

脑疝是颅脑损伤较常见的并发症,是在颅内压增高的情况下,脑组织通过某些间隙向压力较低部位转移的结果,从而使神经血管受压产生一系列严重临床表现[1]。此类患者病情危重,如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则危及患者生命,病死率和致残率极高,护理工作则直接影响到患者的预后。2008年2月至2009年2月泰兴市人民医院收治脑疝患者43例,治愈28例,占65.1%,死亡15例,占34.9%。现将临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共43例,男31例,女12例,平均年龄41岁,其中颅脑损伤25例,自发性脑内血肿14例,脑挫裂伤4例。其中小脑幕切迹疝19例,枕骨大孔疝24例。

  1.2 方法与结果 43例中经手术治疗35例,保守治疗8例。出院时GCS评定结果,良好19例,中残5例,重残1例,植物状态3例,死亡15例。

  2 护理

  2.1 术前准备 患者入院后迅速配合医生,做好急救与术前准备工作。昏迷患者立即取平卧位,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引起窒息。快速静脉滴注甘露醇,以降低颅内压,改善脑水肿,控制脑疝的进程。及时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呕吐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对呼吸骤停者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和给氧,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辅助呼吸。积极做好术前各项准备:剃头,交叉配血,留置导尿,并向患者和家属说明手术治疗的必要性及配合要点。

  2.2 术后观察 术后患者置于重症监护室内,术后48 h是颅内继发出血最常发生的时间,术后需持续心电监护,严密观察神志、瞳孔、生命体征变化(血压、呼吸、脉搏、体温)及肢体活动情况、肢体肌力,注意新出现的神经系统症状,并做好记录。记录24 h出入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术后血压持续升高,脉搏缓慢,呼吸深慢,常提示有继发颅内高压。观察瞳孔变化,警惕术后颅内血肿的发生。如一侧瞳孔进行性散大,对光反射消失,伴意识障碍加重,则提示有继发颅内血肿发生,应及时通知医生。意识状态是衡量颅内压力增高程度及病情好转与恶化的重要指标[2]。观察意识变化时可定时呼唤患者的名字,轻拍或轻捏患者的皮肤,以及压迫或针刺眶上神经等,以了解患者意识障碍程度及清醒的时间,并观察肢体活动是否得到改善。

  2.3 护理措施

  2.3.1 体位 术后6 h内去枕平卧,头偏向健侧,去骨瓣处向上,头部垫枕抬高15°~30°,以利颅内静脉回流。每2 h更换体位1次。术后72 h内,取头高位半坡卧位,头部保持中位,避免前屈、过伸、侧转,以免影响脑部静脉回流,尽量避免过度刺激和连续性护理操作。昏迷患者头偏向一侧,以防止舌后坠及呼吸道分泌物增多,造成患者窒息。

  2.3.2 呼吸道管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更换体位,按时翻身叩背,促进痰液排出,及时清除口、鼻腔及气道内分泌物或血液。防止呼吸道感染。术后常规持续氧气吸入3~5天,氧流量2~4 L/min,以供给脑细胞充足的氧。进行动脉血气监测,指导呼吸管理。加强人工气道管理,做好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及呼吸机的护理。加强气道湿化与促进排痰。给予雾化吸入,气管内滴药等。定期痰培养,并做药敏试验,选用有效抗生素。加强营养,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探视,避免外来呼吸道疾病的传播引起交叉感染。

  2.3.3 引流管的护理 要注意保持引流通畅,详细记录引流液的性质、颜色、量,避免引流管扭曲受压。留置脑室引流管的患者严格掌握引流管的高度和流量,引流管高于穿刺点15 cm为宜,密切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并做好记录[3]。

  2.3.4 严格控制输液量及输液速度 一般20~30滴/min为宜,成人每日补液1 500~2 000 ml,应用高渗药液如20%甘露醇250 ml,应在20~30 min内滴完,注意药液勿漏出血管,以免造成局部组织坏死。严格记录出入量,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2.3.5 控制体温 术后2~3日吸收热过后,如患者体温超过38.5 ℃,应警惕颅内感染和肺内感染。根据药敏应用有效的抗生素,及时采取降温措施,部分患者因丘脑下部受损,体温调节中枢失控,出现中枢性高热,我们对这类患者尽早应用人工冬眠疗法,以减轻脑组织的耗氧量,防止脑水肿。在冬眠期间,应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体温不可降得过快,体温控制在32 ℃~34 ℃为宜,并避免皮肤冻伤。

  2.3.6 饮食护理 脑疝患者因昏迷不能进食,气管切开后体液消耗大,导致患者营养障碍。除静脉输液外,根据病情给予鼻饲,可鼻饲牛奶、鸡蛋、果汁等流质,以保证热量及营养的供给。清醒患者术后第2天均鼓励进食。

  2.3.7 做好患者家属的安慰工作,减少家属陪护 多数患者家属表现焦虑、悲伤,有时不理解对患者的各种治疗和护理。所以应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告诉他们患者的恢复需要较长过程,要有心理准备。同时要树立配合医护人员治疗信心,这对我们的工作、患者的转归都有积极意义。

  2.4 积极预防,减少并发症 (1)加强翻身拍背,注意皮肤护理,预防褥疮发生。术后6 h患者如血压平稳即可轻翻身,以后每2 h一次,保持床铺干燥,经常按摩受压部位。并在受压部位垫一海绵垫或气圈,减少局部皮肤受压状况。(2)及时吸痰,保持呼吸道通畅,同时观察痰液性状、量、颜色,必要时做细菌培养,以防治肺部感染。(3)颅脑损伤后能反射性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导致出血,早期应用制酸药物,并留置胃管,一般伤后24 h内禁食,24 h后可给易消化流质饮食,密切观察胃液颜色及排便情况,以及时发现消化道溃疡出血而及时处理。(4)准确记录24 h出入量。对神志障碍者尽早留置导尿,每日更换1次引流袋,每日用稀碘伏棉球擦洗会阴部2次,男患者可利用接尿器接尿,以减少泌尿系感染机会。(5)加强肢体活动及功能锻炼。病情稳定后开始做简单的上下肢功能锻炼,如掌指伸展,病情允许后再做大幅度运动,如肢体伸展,内外展逐渐到坐立、行走。

  虽然脑疝患者病情危重。但如能尽快解除脑受压,脑疝复位,患者也能恢复良好。因此我们应竭尽全力进行抢救,而不应轻易放弃。脑疝患者即使生命得救,也有可能遗留不同程度的神经缺损,因此对颅脑损伤患者必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争取在脑疝未形成或脑疝早期做出判断和处理。同时加强健康教育,使患者和家属了解时间对患者的重要性,以争取抢救患者的最佳时机,从而减少病残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护理工作中,护士应熟练掌握本病临床特点及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加强责任心,细心观察,仔细护理,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汇报,及时处理,才能做好脑疝的护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汪海关,戴荣权.高血压脑出血规范化外科治疗的探讨.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5,21(11):658.

  2 王维治.神经病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50.

  3 王忠诚.神经外科学.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6.

   

作者: 叶继琴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