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3期

静脉留置针穿刺部位的选择与探讨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关键词】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的导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尤其同延长管和三通相连接,方便了给药,给危重患者抢救和休克患者输血补液提供了有效治疗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患者带来极大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点击显示 收起

【关键词】  静脉留置针;穿刺;护理

留置针又称套管针,它的导管柔软,管径粗,易于操作和固定。当患者躁动或变换体位时,套管针不易滑脱和损伤血管。尤其同延长管和三通相连接,方便了给药,给危重患者抢救和休克患者输血补液提供了有效治疗通道,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患者反复穿刺的痛苦,为患者带来极大方便,已广泛应用于临床。然而,留置针应如何选择穿刺部位临床却少有报道,本文就留置针的穿刺部位进行了研究,现将研究过程与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在我院普外科住院的500例患者使用了静脉留置针,男300例,女200例,年龄18~80岁。输液时间7~15天,甚至更长。500例随机分成A、B、C、D、E 5组各100例;输液成分主要为葡萄糖液、生理盐水、抗生素、能量合剂、脂肪乳、血制品等。

  1.2 方法

  1.2.1 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 由资深护士按标准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进行。先选择好血管,消毒穿刺部位,待干后,旋转松动留置针针芯,连接输液管并排尽留置针内的空气后将其夹闭,以15°~30°角行静脉穿刺,进针速度要准要快,减少患者痛苦,直接刺破血管,采用边退针芯边置入外套管法,见回血后沿血管平行置入外套管针直至外套管针尖端全部进入血管,左手固定针柄要稳,右手取出针芯,并松开止血带,无菌透明贴固定,并注明穿刺日期及时间。

  1.2.2 静脉留置针的选择 选择BD公司生产的22#留置针。

  1.2.3 静脉留置针的封管方法 输液完毕,用注射器抽取肝素钠稀释液3~5 ml,常规消毒肝素帽,将注射器针头刺入肝素帽内,缓慢推注,边推边退,推注余0.5~1 ml即全部拔出针头,完成封管。

  1.2.4 穿刺血管的选择 A组选择手背静脉,B组选择腕部头静脉,C组选择肘窝静脉,D组选择前臂掌侧静脉,E组选择下肢内踝大隐静脉。均选择粗、直、弹性好的浅静脉。

  2 结果

  各组穿刺结果比较见表1。

  3 讨论

  手背静脉丰富,表浅易见,但因患者的活动,手背皮肤易于出汗而造成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因而不利于固定,最终造成留置针脱出,渗漏,甚至穿刺处感染。因此不易于保留。但穿刺成功率高是它的优点。且符合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使用血管的原则。适用于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的输液患者。因此,选择在手背静脉进行留置针穿刺时,应注意向患者作好解释工作,妥善固定,发现敷贴卷边、敷贴内汽水形成时应及时予以更换敷贴。

  腕部头静脉粗、直、弹性好,而被很多护士所选择,但桡神经约在肱桡关节下3 cm之间的范围内,桡神经分为浅支和深支。桡神经浅支在前臂上部初表1 各组穿刺结果比较行于桡动脉的外侧,两者有相当距离,但在前臂上部两者逐渐接近,并在桡骨茎突上7 cm浅出。桡神经浅支浅出后与头静脉紧密伴行,桡神经浅支在其浅出处至桡骨茎突段多位于头静脉的外侧,至桡骨茎突附近,桡神经浅支经头静脉的深面与其交叉,而后行于头静脉的内侧[1]。因此,在临床中当选择桡骨茎突部位进行头静脉穿刺时,如果操作不当或失误,极易碰触桡神经浅支,并由此引发相应的症状,患者会立即感到针刺或电击样疼痛,并向手背拇指、食指、虎口等处放射,可能伴有不自主抽搐或颤抖等症状。因此,穿刺者应熟练掌握静脉穿刺技术,了解与静脉相伴行的神经的解剖。进行头静脉注射时,以桡骨茎突为界,如在桡骨茎突上方选择进针点,应在头静脉的内侧进针;如在桡骨茎突下方选择进针点,应在头静脉的外侧进针;一般不选择在桡骨茎突正上方做穿刺点[2]。此部位适用于手背静脉穿刺困难,输入普通药物且输液时间短的输液患者。在穿刺过程中,应注意当患者主诉有症状时,应立即停止穿刺,安慰患者消除紧张情绪,积极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肘窝静脉含有头静脉、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是可见的静脉里面最粗,易固定,最易穿刺的,但它位于肘关节处,不利于患者活动易致患者关节僵硬,且不符合由远心端到近心端使用血管的原则,故不推荐常规使用。但在患者病情危重,需要抢救时,应首选肘部静脉,以便迅速建立起给药的通道。而不应浪费时间找小血管,或盲目等待医生进行中心静脉置管。

  前臂掌侧静脉表浅易于固定,且不影响患者活动,因此保留时间较长。但此处皮肤薄,皮下脂肪少,血管表浅,易致液体及血液自针眼处渗而形成淤青肿胀。只要注意日常护理和观察,此部位的血管可作为输液时间较长的患者首选。

  近年来,有相关报道下肢大隐静脉留置针造成的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有增加趋势,因此,对长期卧床的患者应尽量避免在下肢远端静脉应用留置针,保留时间不宜过长,且应经常更换注射部位,避免在同一部位反复多次注射,同时,加强肢体的运动,预防静脉炎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适用于在抢救且上肢静脉穿刺困难的患者。

  进行静脉针留置期间,应合理安排输入药液的顺序,有刺激性的液体及黏度大的液体应安排在顺序中间,且宜相互间隔,避免对血管刺激较大引起液体外渗。此外,护士应加强巡视,观察输液是否顺畅,输液管等各处连接有无松动,局部有无肿胀、渗液等。

  总之,在临床护理实践中,静脉留置针的使用日益广泛。它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独特的弹性功能,大大减少了输液外渗的几率,对于急危重患者的抢救非常有利,赢得了第一时间。穿刺者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年龄,活动、输液周期来选择合适部位的血管,最大限度地发挥留置针的作用,使用静脉针留置不仅减少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减轻了护理工作量,节省了时间,便于管理和应急抢救,使护理工作者能够转移精力来更多致力于观察病情及总结经验,也便于同仁们更好地把护理行为实施于患者。

【参考文献】
    1 郭世绂.临床骨科解剖学.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508-509.

  2 沙淑艳.低位头静脉注射引起桡神经浅支损伤原因分析与对策.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6):75-76.

  

作者: 吴柳春,李慧南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