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9年第6卷第24期

1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巨大上臂血肿的护理体会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总结1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巨大上臂血肿的护理经验。血肿形成24h后采用硫酸镁溶液局部湿热敷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关键词】维持性血液透析。血肿。...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总结1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巨大上臂血肿的护理经验。血肿形成24 h后采用硫酸镁溶液局部湿热敷的护理措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血肿;硫酸镁;湿热敷;护理

随着科学的进步,生活条件的改善,人们的寿命日益延长,而社会人口的老龄化和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发病率的不断升高,造成老年终末期肾脏病(end stage renal disease,ESRD)患者日渐增多。我中心60岁以上的老年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占透析病人总数的30%。

    老年静脉内膜的变化表现为中层的弹力纤维减少,胶原纤维增加,内膜变厚和静脉瓣萎缩致使静脉弹性降低、硬化[1],所以老年人的血管细,易滑动,血管弹性差、管壁脆且修复较慢,加之透析需要经常穿刺,易导致穿刺失败后形成血肿,影响患者正常的透析治疗。我科对1例高龄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巨大上臂血肿采用硫酸镁湿热敷的方法进行治疗,效果满意,现介绍其护理经验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病例资料 

  患者男,87岁,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无尿。2006年1月开始采用左上肢血管造瘘行血液透析治疗,2007年3月因“左上臂血肿1周”由外院转入。入院时神志清,精神尚可,轻度贫血貌,思维清晰,能与之交流,血压153/80 mm Hg,脉搏74次/min。护理查体:患者左侧动静脉内瘘有轻度扩张,触之有震颤,皮肤完整无破溃。但左侧上臂大片淤血肿胀,触之有热感,自觉疼痛,皮肤呈深紫色,淤血面积大约7 cm×12 cm,且肿胀处皮下有淤血机化已经形成硬块,硬块面积5 cm×10 cm。

  1.2  治疗方法 

  入院后,我科对该患者采用20%硫酸镁局部湿热敷法。(1)硫酸镁配制方法:将硫酸镁晶体20 g溶于41 ℃~48 ℃温开水100 ml中,可搅拌或震荡以加速其溶解,配制成20%硫酸镁溶液。(2)使用方法:将4层无菌纱块浸于41 ℃~45 ℃ 20%硫酸镁溶液中,纱块以浸湿透、但不滴液为宜,自上而下覆盖在皮肤淤血硬块处,超过淤血边缘2 cm,为避免浸湿床单、衣服,可用保鲜膜包裹在纱布外面,再用50 ℃左右的热水毛巾敷在保鲜膜上面,可使硫酸镁纱布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每日热敷2次,每次热敷15~20 min,直至淤血硬块完全消退。

  2  结果

    该患者局部用硫酸镁湿热敷4天后,皮肤淤血深紫减轻,肿胀处硬块边缘变软;10天后皮肤淤血范围减小,皮肤颜色变成青紫色,无热感,疼痛减轻,肿胀处硬块缩小至3 cm×7 cm,硬块触之较前变软,疼痛消失;15天后淤血处皮肤青紫色变淡,硬块面积缩小至2 cm×3 cm;23天后皮肤淤血完全消散,硬块消失,未出现局部组织感染,恢复良好。

  3  护理

  3.1  密切观察局部血肿情况 

  老年人静脉管壁脆且修复较慢,加之透析中要使用抗凝剂,所以凝血较慢。在血肿形成24 h以内,要密切观察血肿的大小变化,预防继续出血。

  3.2  硫酸镁湿热敷时应注意 

  血肿形成24 h后才可以用20%的硫酸镁湿热敷,促进血肿的吸收和消散。外敷热毛巾要经常更换,保持温度。老年人皮肤对温度感觉不灵敏,容易发生烫伤,因此温度要控制在50 ℃左右,避免温度过高而发生烫伤。

  3.3  患肢的体位和运动
 
  患者平卧时患肢要抬高,注意保暖,可以轻柔血肿部位,增强血液循环,利于血肿吸收和消散。

  3.4  协助生活护理 

  高龄老年人自控能力较弱,手臂会不自主的活动,因此要经常巡视患者,观察管路的固定情况,必要时可使用约束带固定穿刺的手臂,防止穿刺针的滑出和脱落,形成血肿。意识不清的患者可以有家属陪护。透析结束后,按压止血的位置要准确,老年患者对止血按压有困难的,应帮助其按压止血。

  3.5  避免再次发生血肿 

  (1)选择合适的穿刺部位:穿刺血管要尽量选择容易固定的部位,避开关节、弯曲处,并加强穿刺针的固定。(2)最好选择由穿刺技术较熟练的护士完成,且相对定人穿刺,以保证一次成功,减少血管损伤[2]。每次动、静脉穿刺点要更换部位,每个穿刺点间距离1~2 cm,不宜在同一穿刺点反复穿刺。(3)穿刺针一旦滑出血管,应及时发现并有效按压止血,同时将冰袋置于血肿周围冷敷,减少出血。

  4  小结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穿刺形成血肿是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了患者血管的正常使用和透析治疗。热敷疗法可使局部血管扩张,纠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水分吸收。由于微循环的改善,增加了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功能,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了消炎、止痛、消肿的目的[3]。目前认为,硫酸镁外敷对局部有收敛作用[4]。硫酸镁的Mg2+、SO-24均为强极性物质,具有良好的穿透性,可以通过皮肤渗入皮下组织及血管,并直接使血管扩张,增加血液循环;同时Mg2+还通过阻滞细胞外Ca2+内流使血管扩张,局部血流加快,从而改善局部循环,促进药物的吸收达到消炎退肿的作用[5]。另外Mg2+还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止痛的作用[6]。

    因此,对于因血管穿刺而形成血肿的患者,采用硫酸镁局部湿热敷,可以有效起到消炎止痛、消肿逐瘀的作用。本方法使用方便、经济实用,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薛付玲.老年病人静脉特点及穿刺方法的探讨.家庭护士,2008,6(2):511.

  2 翟从芳.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穿刺针眼渗血的防护对策.当代护士,2007,6(5):77.

  3 杨世明.高渗硫酸镁溶液湿热敷治疗新生儿硬肿症100例观察.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0,28(4):245-246.

  4 林波,唐勇.硫酸镁冷湿敷治疗动脉穿刺后肿胀172例分析.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6(9):44-49.

  5 汪明性.新编实用药物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0,129.

  6 孙景春,李冬梅.静注甘露醇致血管痉挛配合硫酸镁湿敷减轻其症状的临床观察.河北医学,2003,9(7):620-622.

作者: 吴斯倩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