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terature
首页医源资料库在线期刊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10年第7卷第1期

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浅议

来源: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
摘要:【摘要】目的总结5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方法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脐带牵拉组,分别观察各组脐部护理的出血率、局部潮湿率、肉芽形成及愈合天数,比较分析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脐带牵拉组出血率及脐部潮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脐部愈合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不论是采用何种脐部护理方法,应注......

点击显示 收起

【摘要】  目的 总结580例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方法。方法 将新生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脐带牵拉组,分别观察各组脐部护理的出血率、局部潮湿率、肉芽形成及愈合天数,比较分析两组病例之间的差异。结果 脐带牵拉组出血率及脐部潮湿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脐部愈合天数比对照组明显缩短。结论 不论是采用何种脐部护理方法,应注意脐带根部结扎及暴露残端促进其干燥。

【关键词】  新生儿;脐部;护理

新生儿脐部护理是新生儿护理工作的重点,脐部是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特殊门户,若脐部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局部感染和出血,严重者可导致新生儿败血症的发生,危及新生儿的生命[1]。目前主张脐带根部结扎,可缩短脱脐时间,减少脐部感染和促进脐部愈合。如何能安全有效的促进脐带脱落和脐部愈合,减少患儿的不良刺激,提高护理工作效率,我科采用了脐带牵拉法的脐部护理方法,并与常规护理方法对照,对其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0月至2009年9月在我院住院1周以上的新生儿580例,入院时脐带未脱落,日龄≤1天。其中早产儿42例,足月儿368例;新生儿窒息30例,病理性黄疸85例,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55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脐带牵拉组。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采用脐带根部结扎,即在脐轮上方0.1 cm处用气门芯或丝线结扎,然后在结扎部位上0.5 cm处剪断脐带,挤除残血,再用2%碘伏消毒脐带残端,用无菌纱布包扎,脐绷带固定[2]。

  对照组:每天按常规做脐部护理,75%酒精应用脐部护理效果较好。每天擦洗、清洁皮肤后做脐部护理(不能让宝宝泡在浴盆里洗澡。可以先洗上半身,擦干后再洗下半身),拆除脐部的纱布、绷带,用棉签蘸75%的酒精,一只手轻轻提起脐带的结扎线,另一只手用酒精棉签仔细在脐窝和脐带根部细细擦拭,使脐带不再与脐窝黏连。随后,再用新的酒精棉签从脐窝中心向外转圈擦拭,保持肚脐干燥。清洁后把提过的结扎线、残端也用酒精消毒,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固定。

  脐带牵拉组:出生第2天起,每日脐部护理前,提起脐带残端,使脐根部突出脐轮,分别向腹部上、下、左、右不同方向牵拉后并旋转2周,然后按常规做脐部护理,护理结束后不再用无菌敷料包扎,嘱家属保持脐部干燥,避免小便和水污染。

  2 结果

  脐部愈合标准为局部干燥,无红肿,无异味,残端为上皮覆盖。两组脐部护理方法脐部情况比较,脐带牵拉组出血率显著低于对照组。脐部愈合天数:脐带牵拉组为4~7天,比对照组(5~14天)均明显缩短。脐部潮湿率牵拉组比对照组显著降低。

  3 讨论

  脐带自然脱落需1周左右,创口在10~14天才完全愈合,脐带牵拉法是促使脐部坏死组织与正常组织分离,不易损伤血管及正常组织[3],比对照组让其自然干燥脱落效果好。因此,在临床工作中,不论是采用何种脐部护理方法,注意脐带根部结扎及暴露残端的清洁和干燥,是新生儿脐部护理的关键。

【参考文献】
   1 陈秋兰,李坚彦,佘宝钻.影响新生儿脐带脱落的相关因素.中华现代临床护理学杂志,2006,1(5):34.

  2 叶彩眉,马冬梅.新生儿脐部护理效果分析与对策.中华护理学杂志,2000,35(8):481-482.

  3 黄德珉,陈俭红.新生儿疾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354-355.

  

作者: 周龙仙 2011-6-29
医学百科App—中西医基础知识学习工具
  • 相关内容
  • 近期更新
  • 热文榜
  • 医学百科App—健康测试工具